弗蘭茨 卡夫卡(Franz Kafka,1883-1924)在西方現代文學中有着特殊的地位。他生前在德語文壇上幾乎鮮爲人知,但死後卻引起了世人廣泛的注意,成爲美學上、哲學上、宗教和社會觀念上激烈爭論的焦點,被譽爲西方現代派文學的主要奠基人之一。

  論年齡和創作年代,卡夫卡屬於表現主義派一代,但他並沒有認同於表現主義。他生活在布拉格德語文學的孤島上,對歌德、克萊斯特、福樓拜、陽思妥耶夫斯基、易卜生、托馬斯 曼等名家的作品懷有濃厚的興趣。在特殊的文學氛圍裏,卡夫卡不斷吸收,不斷融化,形成了獨特的“卡夫卡風格”。他作品中別具一格甚至捉摸不透的東西就是那深深地蘊含於簡單平淡的語言之中的、多層次交織的藝術結構。他的一生、他的環境和他的文學偏愛全都網織進那“永恆的謎”裏。他幾乎用一個精神病患者的眼睛去看世界,在觀察自我,在懷疑自身的價值,因此他的現實觀和藝術顯現得更加複雜,更加深邃,甚至神祕莫測。

  出版社: 百花文藝出版社 出版年: 1991-3

  《卡夫卡書信日記選》收當錄了奧地利作家卡夫卡 1910-1923 年間的日記、旅遊日記和他致親朋好友的書信。

  作爲一種創作情緒的延續,卡夫卡那脆弱、孤獨、矛盾着的內心世界,在這裏暴露無遺。這其中流露了他對文學、創作的執著和獨特認識,以及對日常瑣事的煩惱;同時也顯示了他那既情緒化、又極富邏輯的異常的想像力。

  卡夫卡還用他那已是永恆了的筆,傾訴了自己的情感的矛盾:對愛的嚮往,對生活的恐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