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都挺好》的人都說蘇大強是一個“作天作地”的爹,他到底有多“作”?下面這段對話就能告訴你……

  圖片來自網絡

  上面這段對話是網友的調侃之作,但也非常符合劇中人物的性格特徵。

  那麼,大家在調侃蘇大強的“作”時,有沒有想過,他爲什麼會變成這樣呢?

  蘇大強一輩子都活在強勢的妻子——趙美蘭的陰影之下,唯唯諾諾,毫無尊嚴。因此,生活中從來沒有自我、被壓制了一輩子的蘇大強,在妻子去世後,終於找到了重新掌握自己人生的希望。

  他開始放飛自我,開始變得“狂野”,分分鐘想釋放自己的天性。他開始變本加厲的折騰兒女,動輒便是“要喝手磨咖啡”、“去美國”、“買房”……正如豆瓣網友所言:《都挺好》可以改名爲《一個叫蘇大強的男人決定作死》。

  從前半生如履薄冰轉變到晚年“作天作地”的蘇大強告訴我們:人如果一生沒有充分享受過自我,就不會經營自己的感情;身爲父母如果生活中沒有自我,不僅自己活得痛苦,孩子也感受不到幸福。

  

  去年,一位年僅18歲的女生,騙走了父親300萬積蓄後,拉黑全家,從此再不聯繫。

  這個父親是一位退伍軍人,和妻子離婚後獨自撫養女兒長大。

  女兒長大後說想出國留學,因爲不清楚出國的花費和流程,這位父親二話不說便把全部的錢拿出來給了女兒。

  沒想到,女兒拿到錢後就拉黑了他,然後出國用父親辛苦積攢大半輩子的錢無度揮霍:抽菸喝酒、吃喝玩樂、購買奢侈品……

  而反觀這位老父親呢?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吃飯時,連落在桌上的一粒米都捨不得浪費。”

  經過微信、微博多方尋找聯繫到女兒後,這位父親依然期望能勸她迷途知返。但女兒卻冥頑不靈。失望到極致的父親說:“歸根溯源,我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對女兒太溺愛了。”

  因爲獨立撫養女兒長大,他把所有能給的都給了女兒。女兒想吃什麼,想穿什麼,想用什麼,想玩什麼,他從來都不會拒絕。

  這位父親滿心滿眼都是女兒,生活中從來不會想到自己。但就是這樣過度、無私的愛,才導致女兒變成了如今的白眼狼。

  孩子如果被父母愛得無微不至,就會對幸福熟視無睹。他們接受了太多的愛,就會覺得這一切都理所當然。父母即便完全捨棄了自我,也難以落下一點好。到頭來,孩子踏實啃老,父母無限心酸……

  

  其實,所有幸福的家庭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那就是——父母可以活出他們自己。父母只要做好自己的“分內之事”,就可以帶給孩子正向的激勵。

  電影《墊底辣妹》裏,一位男同學一直被律師父親逼迫考法學系,他很反感:“他憑什麼去幫我決定我的人生,他的職業有什麼了不起?”

  直到他親眼看到父親爲受害人洗脫了冤屈:“爸爸也在爲了別人的未來而拼命努力。”

  自此之後,男孩不再抱怨父親強迫自己,他開始自發的想要成爲父親那樣的人。這就是父親做好“分內之事”所煥發的力量。

  “哈哈大樂是一種能力,我媽教我的!”這是朋友Alice經常說的一句話。

  Alice的媽媽爲了保持身材,在懷着她的時候從來沒有停止過行走,每天兩小時的那種。因此,從懷孕一直到生產,她們母女一直健康平安。

  Alice媽媽除了運動,每天做的最多的事就是學習。

  懷孕的時候是看書;後來有了孩子,她便充分利用起所有可以利用的時間和方式:洗衣物的時候聽磁帶、餵奶的時候看視頻光盤、孩子睡了寫讀書筆記……

  因此,她再次返回工作崗位時,不但沒有和工作脫軌,專業技能反而得到了更大的提升。

  Alice上初中的時候,媽媽迷上了相聲。從此,Alice寫作業時,媽媽就坐在她旁邊寫相聲段子。Alice說:“媽媽專注的樣子搞得我都不好意思玩橡皮。”

  Alice談戀愛後,媽媽高興的不行,因爲打麻將終於不再三缺一了……

  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Alice成爲了朋友同事身邊最快樂的人。她的快樂可以讓人清晰的感受到她的獨立、堅強、樂觀和積極。

  只有當父母可以作爲一個獨立的個體去活着的時候,孩子纔可以活出他們自己。

  Professor說:

  “

  高曉鬆有段話流傳頗廣:“我好爲中國的父母悲哀,彷彿他們都沒有自己獨立的生活,彷彿都沒有自己獨立的人格,不配有自己的親密關係。

  因此,父母婚姻幸福,孩子就不會對婚姻毫無憧憬;父母家庭和睦,孩子便不會對成家充滿抗拒。

  父母對孩子最大的愛不是讓孩子活成父母期待的樣子,而是幫助他們活出他們想活出的人生。子女不是父母的續集,父母也不是子女的前傳。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