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多芬被稱為「樂聖」,同時也被稱為「交響樂之王」,這是因為他對於古典音樂的重大貢獻,也是因為他對奏鳴曲式和交響曲套曲結構的發展和創新。除了貝多芬之外,「音樂神童」莫扎特、「鋼琴詩人」肖邦、「歌曲之王」舒伯特、「交響樂之父」海頓、「西方現代音樂之父」巴赫、「旋律大師」柴可夫斯基等人也在音樂史中佔有重要的地位。

1.莫扎特(被稱為「音樂神童」)

樂派:古典樂派

民族:奧地利人

代表作:《奏鳴曲》《協奏曲》《安魂曲》等

莫扎特被稱為「音樂神童」是因為他早年對於音樂表現出了驚人的天賦。

4歲開始學習作曲。7歲開始跟隨父親在歐洲各國進行旅行演出。14歲時,他在教堂里聽了一首經文歌的演唱,就能憑著記憶把它一個音一個音地默寫下來。在短短的35年內,他完成了41部交響曲、22部歌劇、42部協奏曲的創作,而且他在創作這些作品時,從來不打草稿,不會像其他作曲家一樣反覆塗抹修改,而是行雲流水、渾然天成。

2.肖邦(被稱為「鋼琴詩人」)

樂派:浪漫樂派

民族:波蘭人

代表作:《鋼琴協奏曲》《敘事曲》《夜曲》《革命練習曲》等

「鋼琴詩人」肖邦的作品以波蘭民間歌舞為基礎,同時又受到巴赫較深的影響,作品多以鋼琴曲為主。

他在音樂里強烈地表達著自我內心的情感,融入了對祖國的熱愛,可謂「詩情」。他的作品風格有著濃郁的情緒感染力,旋律大多柔美,讓人能夠在音樂中聯想到月光、河流、星空等極美的事物,可謂「詩意」。他的音樂和聲豐富多彩,結構靈活自如,純粹而空靈,可謂「詩性」。鋼琴的聲音在他的心中不僅是樂曲,還是能夠寫意抒情的優雅的詩。

3. 舒伯特(被稱為「歌曲之王」)

樂派:浪漫樂派

民族:日耳曼人

代表作:《魔王》《鱒魚》《菩提樹》《美麗的磨坊少女》等

很多音樂家把舒伯特的歌曲改編成器樂曲和鋼琴曲。他的許多歌曲也被編入到音樂院校以及中小學音樂教材當中。除此之外,可以說每一位採用美聲唱法的歌唱家都會去唱舒伯特的藝術歌曲,並通過唱舒伯特的歌曲來衡量自己演唱水平的高低。正是因為舒伯特的歌曲被廣泛應用和流傳,所以他被稱作「歌曲之王」。

舒伯特創作的600多首歌曲中,歌詞選自歌德的詩有67首,選自席勒的詩有41首,並且所選擇的詩詞內容十分廣泛。他選擇用小巧的歌曲形式來抒發出自己最深沉的情感體驗。

4.海頓(被稱為「交響樂之父」)

樂派:古典樂派

民族:奧地利人

代表作:《驚愕交響曲》《告別交響曲》《小夜曲》《吉普賽迴旋曲》等

海頓是維也納古典樂派的第一位代表人物,是一位極具有創造精神的作曲家,是交響樂之父,「海頓爸爸」。

海頓的音樂風格是幽默的、明快的,伴隨著宗教式的超脫。他將奏鳴曲式從鋼琴發展到弦樂重奏上,是器樂主調的創始人。他完全同化了傳統對位法的獨立聲部,並將主題發展自行展開。後來,他的音樂當中產生了旋律優美的抒情色彩,出現了類似巴洛克的風格。他創造了兩種新型的和聲演奏形式,分別將鋼琴與管風琴用弦樂四重奏和管弦樂來替代。

5.巴赫(被稱為「西方現代音樂之父」)

樂派:巴洛克

民族:德意志人

代表作:《勃蘭登堡協奏曲》《馬太受難曲》《b小調彌撒曲》《D大調奏鳴曲》等

學鋼琴的人都會熟悉巴赫,因為彈巴赫會鍛煉指法。

巴赫之所以被稱為「西方現代音樂之父」是因為他集義大利、法國和德國傳統音樂中的精華,把西歐不同民族的音樂風格融為一體。他把音樂從以聲樂為主體,發展為以器樂為主體,並將器樂演奏技巧發展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峰。他另一個富有創造性的成就是,在作曲上最初應用了十二平均率音階,使轉調非常自由。

6.柴可夫斯基(被稱為「旋律大師」)

樂派:浪漫樂派

民族:俄羅斯人

代表作:悲愴交響曲、四部協奏曲、芭蕾舞《天鵝湖》、《胡桃夾子》等

「旋律大師」柴可夫斯基以旋律優美見長,民族色彩濃厚。他很好地結合了高度的專業創作技巧和俄羅斯民族音樂傳統,並富於獨創性地有機地融合了清晰而感人的旋律、強烈的戲劇性衝突和濃郁的民族風格在他的作品當中。

他在他的音樂作品裡流淌出時而熱情奔放、時而細膩婉轉的情感,具有強烈的感染力,充滿激情。柴可夫斯基作品的樂章抒情而又華麗,並具有強烈的管弦樂風格。


除了以上這些音樂家,還有「圓舞曲之王」約翰`·施特勞斯、「鋼琴之王」李斯特等,他們都是漫長的音樂史當中一顆顆偉大且璀璨的明珠。


西方音樂史上有無數非常優秀的音樂大師,他們基本都有一個別稱,一方面表明自己在這個領域的地位和貢獻,另一方面也是後人對其音樂成就的認可。

第一,肖邦:鋼琴詩人

肖邦是波蘭非常著名的音樂家,因為他對祖國的熱愛與留戀,及那一句:我死後,請將我的心臟帶回波蘭,我要長眠在祖國的地下,獲得了後人的稱讚。肖邦的音樂屬於浪漫主義樂派,而且又因當時波蘭正在遭受沙皇俄國的侵略,人民生活在苦難之中,肖邦也被迫流亡國外,因此他的音樂具有強烈的民族氣息。

同時,肖邦擅長演奏鋼琴曲,他的音樂不僅旋律優美,節奏有規律,而且能讓聽眾聽出一種弦外之音,能接收到肖邦所書法的情感,就好像一個詩人藉助自己的詩詞來表達情感一樣,所以,他被稱為」鋼琴詩人」。他最著名的音樂比如《夜曲》,周杰倫的歌詞里也有提到:為你彈奏肖邦的夜曲。

第二,李斯特:鋼琴之王

李斯特是音樂史極其有名的天才,可以說是「正統」的一脈相承。當年李斯特在十幾歲的年紀遇到了晚年的貝多芬,貝多芬誇讚他未來一定能譽滿歐洲,而貝多芬在十六歲時也是獲得了成名的莫扎特類似的評價,莫扎特在十幾歲時也是獲得了海頓類似的評價,他們四個又都是古典音樂歷史上極其重要的音樂家,具有一脈相承的音樂體系。

李斯特被稱為鋼琴之王是因為其鋼琴彈奏技法被稱為」炫技派「,看名字就可以想像,李斯特在現場彈奏鋼琴時是如何的」龍飛鳳舞「、」神采飛揚「,又是多麼的「出神入化」。所以,也因為這項技能,李斯特每次在歐洲巡演都獲得了大量的讚譽,人們都喜歡看李斯特的現場演奏,具有極佳的觀賞性。

第三,小約翰·施特勞斯:圓舞曲之王

不管你是否會跳舞,或者喜歡跳舞,你都一定聽過《藍色多瑙河》這首經典的圓舞曲,而它正是施特勞斯所創作的,也因為這曲骨灰級的作品,奠定了他圓舞曲之王的地位。施特勞斯出生音樂世家,父親、兄弟三人都是音樂家,而是施特勞斯所生活的年代,資本主義制度基本穩定,民風趨向於開放,音樂也充滿活力,所以施特勞斯的作品都以圓舞曲系列為主,非常適合在聚會時聆聽。

當然,還有很多偉大的音樂家,他們也具有自己的別稱,比如音樂神童莫扎特、音樂之父巴赫等等,他們為音樂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成就。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