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曾有過這樣的總覺得咽喉又異物感,咳不出來又咽不下去,病人會非常的難受,影響睡眠也影響心情,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有很多,通常來說,人的咽喉部位有異物感都是由於慢性咽炎引起的,這種疾病非常難治療,但是對人的身體健康產生的不良影響不大,大家不需要太過擔心,但是實際上除了慢性咽炎之外,其他的一些疾病也會引起的咽喉異物感。

導致咽喉異物感的疾病

1.咽部疾病:各類咽炎、慢性扁桃體炎,扁桃體的結石、息肉、角化,囊腫、瘢痕及膿腫,懸雍垂過長。鼻咽、口咽及喉咽的異物、瘢痕、腫瘤,舌根部靜脈曲張、囊腫、腫瘤、莖突綜合征,咽部憩室等都可導致出現咽部異物感。

  莖突過長綜合症表現為一側固定的咽異感症,咽部檢查可發現扁桃體有可觸及的條索狀骨性突起。莖突長並非都需要手術,要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及檢查結果,決定治療方案。

2.鼻部疾病:如鼻部及鼻咽部疾病如鼻竇炎,鼻咽炎也可導致咽部異物感症。

3.喉部疾病:如喉上神經炎、風濕性環杓關節炎、會厭囊腫、會厭形態異常、喉軟骨膜炎、血管神經性喉水腫、環咽肌及咽下縮肌痙攣等。食管疾病如食管痙攣、憩室、賁門失弛緩症、早期惡性腫瘤、外傷性食管炎、反流性食管炎、賁門痙攣、橫膈裂孔等。

  癔球症(Globus,中醫稱為「梅核氣」)是指持續或間斷髮作的咽候部團塊感或異物感,癥狀為非疼痛性,進食常可緩解,與吞咽困難和吞咽痛無關,屬於功能性食管病的範疇。

  其咽候部的不適感通常位於甲狀軟骨和胸骨柄凹之間的中線位置,有20%的患者感覺位於中線旁。癔球症在人群中患病率較高,且癥狀持久,但我國尚未發布關於癔球症的診療標準。

  梅核氣病症主要表現,咽喉中有異物感,這種感覺就像一顆梅核堵在咽喉處,咳不出又咽不下,多因為生氣引起而得名。這些患者就診時的表述、神情可見,精神鬱悶、多疑,形體消瘦、睏倦、乏力、失眠。一般多為女性患者。診斷時,一是要排除咽喉及食道的腫物;二是與虛火喉痹相區別。

4.頸部疾病:如頸部腫塊、瘺管、淋巴結炎、甲舌囊腫、甲狀腺炎症、腫瘤及其他如牙病、耳病、舌咽神經痛、頸動脈炎等,均可引起咽部異物感。

  甲狀腺功能低下、甲狀腺腫大、各種甲狀腺炎都有可能出現喉嚨有異物感的臨床表現。

5.此外,精神因素也可引起本病,如情緒波動及長期過度緊張、疲勞等所引起。此類患者多由生氣、著急、抑鬱、悲痛、多疑等因素而患病。

  咽喉異物感是多種多樣的,異物感、腫脹感、壓迫感、堵塞感、乾燥感、浮球感等,癥狀時好時壞、時輕時重。這些癥狀,在咽唾液時更明顯,而咽食物無影響;在精神緊張、勞累。當咽喉出現異物感,我們要做檢查明確病因。

咽喉異物感的檢查診斷方法

(一)咽喉異物感的診斷

  主要是找尋病因,首先應詳細詢問病史,然後做全面、認真的檢查,從機理方面具體分析主要的致病因素。且不可首先考慮「咽異感症」的診斷,也不可不經過反覆細緻的檢查和觀察而輕易地下「慢性咽炎」的診斷。

(二)排除器質性病變

  在排除了明顯的器質性病變後,可按功能性疾病所致的咽喉異物感進行治療觀察。治療無效時應再進一步查找病因。

(三)局部及全身檢查

  1.耳鼻咽喉檢查。

  2.精神、神經科檢查。

  3.內科檢查。

  包括血壓、血、尿、糞常規檢查,基礎代謝率測定,上消化道造影,頸部正、側位片,纖維鼻鏡、咽喉、食管內鏡檢查,胃液分析等。

喉嚨有異物日常注意事項

  1.控制鼻部癥狀,避免張口呼吸。

  2.與專科醫師配合,耐心將鼻部及咽喉部感染治癒。

  3.主張清淡飲食,少吃刺激性食物,並經常維護口腔衛生。

  4.控制胃酸,睡前2小時避免進食,尤其流質食物。

  5.多喝水,清淡的溫開水是最佳的水分補充。

  6.避免講話太多,減少無謂的清喉嚨動作。注意休息,減少操勞,適當鍛煉身體。

  7.少煙少酒少熬夜,放鬆心情,規律生活,改善工作環境。

  8.保持居室內空氣濕潤清潔,室內不吸煙,不把有刺激氣味的物品放在室內。

  9.少食煎炒和有刺激性的食物。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