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朋友給我推薦了一套讀本,讓我一定得瞅瞅,原來這是牛津大學出版社全新出品的分級閱讀 -Dragonfly Readers(蜻蜓讀物)。

  我一開始就覺得很奇怪,我們已經有牛津樹了,爲什麼牛津還要再搞一套分級閱讀呢?

  等後來翻完書才知道,這套分級閱讀是專門爲亞洲孩子打造的一套繪本,內容也是圍繞亞洲文化展開。出版社集結亞洲多個國家的語言教育專家以及牛津大學出版社的資深編輯,共同開發完成。

  這套分級閱讀繪本一共有9個等級,我們這次引入了前兩個等級。它對每個等級都有一套語言學習的標準。

  我們看上面這張表,第一行是Oxford Level,這個標準對應的是牛津分級體系等級,和牛津樹的級別是一一對應的。《蜻蜓讀物》的Level1對應Oxford Level的1-3級,而Level 2對應的是4~6級別。

  第二行的“Headwords per level”,指的是每本書所包含的詞彙量,從表格中可以看出,Level 1的詞彙量在50個左右,而Level 2的詞彙量在275個左右。這部分是基礎詞彙,一定要會讀會寫會背的!

  第三行是“New target words per level”,這個指的是每個級別的拓展閱讀詞彙量,都在225個左右,這部分是進階詞彙,需要能夠認識並朗讀出來。

  而第四行是“Length of each reading text”,這是每本書的擴展閱讀詞彙量,Level 1有55~120個單詞,而Level 2有120~180個單詞。

  所以你看,這是一個非常系統的體系,能夠增加孩子的閱讀量和單詞積累,與牛津樹也是無縫對接。

  這套讀本有四個非常突出的特點:

  非常系統的教學體系

  Fiction和Non-fiction的融合

  關聯三大標準:CEFR歐框標準、牛津分級體系等級和中國英語新課標

  濃濃的亞洲和中國元素

  除了上述幾點外, 這套書作爲牛津首次推出亞洲文化主題的分級讀物,它給予孩子的閱讀收穫是全新的。讀物中包含的文化和價值觀,是真正讓孩子用另一種語言去理解亞洲的本土文化,傳承和發揚傳統文化,弘揚和傳播亞洲傳統文化。

  因此我今天將這套分級閱讀繪本推薦給你們,也是牛津這套新書在中國市場的首發!

  1

  非常有體系的結構

  這套讀本不單單是爲了提升孩子的閱讀水平、語言能力,而是從結構、內容、文本類型上特別做設計,讓孩子在閱讀的同時,提高他們的思維和表達能力。

  每本書都是一個主題,而每個主題之下有3篇故事。每一本書的結構順序都是:故事文本、拓展閱讀、問題討論和單詞。

  我們用Level 1中的《My Family》來舉個例子。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中國古時候的兒童裝扮,這也是這套書的特色,濃濃的亞洲元素,中國風是其中之一。

  每本書的書名就是主題,《My Family》的主題就是家庭,裏面的3篇故事就圍繞家庭的主題展開。每個故事都分爲四大部分:

  閱讀內容

  拓展閱讀

  time to talk(問題討論)

  new words(生詞)

  我們取其中其中一篇《The Smallest Pear》來說,這個故事取自我們最耳熟能詳的《孔融讓梨》,整篇文章在55個單詞左右。

  1. 閱讀內容

  這是第一頁的內容。

  因爲是Level 1,所以文字都很簡單,基本都是以陳述句或者疑問句爲主,單句話呈現,也沒有從句、並列語句之類。

  而它的語言風格明顯是參照亞洲課本來設計,和我們英語入門所需要掌握的最基本英語用法完全相同。比如說“This is ...”、“He has ...”、“He likes ...”、“Please do sth.”等等。

  此外,還會引入一些語法,比如小學需要掌握的形容詞的比較級,你看下面這段話的“bigger”和“older than”。

  2. 拓展閱讀

  當上面的基礎閱讀結束之後,接下來就是拓展閱讀部分,這部分的閱讀量要求很高,一般是家長陪着共讀之用。

  下面這張圖就是孔融讓梨那個故事後面的拓展閱讀。

  這個閱讀講述的是餐桌上的禮儀,這部分內容的閱讀關鍵是幾個排比句“We can ...”:

  We can take the samller pieces of food.

  We can make less noise.

  We can wait for older people to eat first.

  ……

  我特別喜歡這部分的內容,一來它可以將前文的內容做擴展和引申,二來它教會孩子傳統的中華美德。特別是後者彌足珍貴,很少看見國外教英語的繪本能夠將中國傳統文化習俗融入進去,而這套牛津蜻蜓分級讀物做的就非常好!

  3. 問題討論

  下面這個部分也是我特別中意地方,這是Time to Talk(問題討論)。

  美國老師在教閱讀時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技能,就是多提問,用提問的方式幫助孩子增加閱讀理解,而提問問題的設計就非常有講究,太難了孩子沒法回答,太容易了鍛鍊效果不夠,如果將問題安排的恰到好處,還能覆蓋到閱讀的每一個細節,非常不容易!

  我們看這套繪本是怎麼設計的:

  上圖是孔融讓梨這個故事的問題環節,它一共提了7個問題讓家長和孩子交流。

  比如說第一個問題:“Why does Kong Rong give the bigger pears to his older brothers?”(爲什麼孔融將大梨給哥哥?)

  對於這個問題,書中並沒有很明顯地給出直接答案,只不過它是這樣寫的:

  Please take the bigger pears.

  You are older than me.

  因此,這其實是孔融讓給哥哥大梨的原因,我們在問到這個問題的時候,孩子就需要在前文中找到這句話,並且細細理解語句的意思,從而才能發現答案。

  所以做好這部分提問環節,對於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的提高是非常於幫助的!

  4. 生詞環節

  最後一部分就是New Words(生詞)環節,這裏列出了孩子必須要掌握的單詞。

  上面這張圖就是孔融讓梨中所需要掌握的所有生詞,有名詞“pear”、“brother”,有動詞“share”、“take”,也有形容詞“big”、“small”,更有比較級“older”、“younger”。

  這部分內容很重要,是這篇課文所需要掌握的精華詞彙,它們是一定要會讀、會寫、會背的!

  所以你看,這是一個非常有體系的結構,很適合學校或者家裏給孩子做英語啓蒙之用。

  2

  進一步看看高級別的內容體系

  我們接下來再簡單看一下Level 2的內容,結構和Level 1都完全一樣,只不過我們看看Level 2的內頁,可以方便你們掌握這個級別的難度。

  在Level 2裏,我選擇了《Healthy lives》這個主題下的一篇文章《Finding the skycycle》(尋找太空自行車車)。

  1. 閱讀內容

  首先看到這篇內容的名字,就可以看出難度的不簡單了,光是“skycycle”這個單詞就沒多少人認識。

  下面是內文,全文大約136個單詞,講述了一個騎着太空車歷險的故事。

  這個Level的文字閱讀難度陡然增加,每一頁不再像之前的Level是單句話,而是會有多個語句,語句裏也會加一些修飾詞讓整個語句更加飽滿。

  就比如看下面這一頁:

  裏面講的“Solar power isn't boring after all.”,這裏面的after all就是一個詞組,用來加強前面敘述的語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