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跟你講個故事。

小藝和弟弟每頓都要喝一碗湯。有一天小藝覺得喝湯有點煩,趁媽媽不留意,偷偷把湯灑了,當媽媽拿著抹布擦洗桌面的時候,小藝有點沾沾自喜。弟弟見哥哥沒湯喝,把剩下的半碗讓給了哥哥。剛離開,小藝又把湯給弄翻了,沒想到這一次被媽媽看到了。

耍小聰明的孩子是高智商的孩子

耍小聰明的孩子,他們頭腦靈活、思維敏捷、想像力豐富,他們在面對事情時,大腦已經高速運轉,他們清楚知道如果按常規出牌處理事情會給自己帶來什麼後果,比如公然反抗父母讓收拾玩具或刷牙的命令,他們會被批評或受到懲罰,所以他們思索過後會給自己安排一個巧妙和合理的應對方法,既不委屈自己又不給自己惹來麻煩,並且這種應對是瞬間從他們腦海騰躍而出的。這種腦力活不是所有孩子都能隨意運籌,即不是所有小孩都能耍小聰明。

到底該如何應對孩子的小聰明?

我們回歸文章開頭的第一個故事,看看小藝媽媽是如何應對的,我們便能得出基本的思路:

小藝媽媽沒有批評孩子,而是跟兩個孩子說:「湯是最有營養的食物,能讓身體長高,還會預防身體不生病。但今天有小朋友把湯灑了,灑了一碗一餐不能喝湯,灑了兩碗兩餐不能喝湯。小藝哥哥今天灑了兩碗,那就兩餐不能喝了。」

小藝一開始很高興,他正希望這樣呢。晚上吃晚飯的時候,媽媽果然沒有給他盛湯,而是給弟弟盛了一碗。小藝覺得怪怪的,但不用喝湯,他還是有點高興。到了第二天午飯,媽媽還是沒給他盛湯,而弟弟一下子把湯喝了個精光,小藝有點按捺不住了,問弟弟「今天是什麼湯,好喝嗎」,當弟弟點頭說非常好喝,小藝不由自主地吞了下口水。到了第二天晚飯,媽媽終於給小藝盛來了一碗湯,孩子似乎非常珍惜這碗失而復得的湯,一下子把湯喝了個精光。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