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西靖西縣城南的5公里處,有一座鵝山,山腳有一村名鵝泉村念安屯,屯裏有一泉,名鵝泉,已有七百多年的歷史,與大理蝴蝶泉、桂平西山乳泉並稱爲西南地區三大名泉,自古乃靖西八景之一。

這樣說,鵝泉似乎並無奇特之處,不妨換一個角度來介紹:鵝泉是亞洲第一大跨國瀑布——德天瀑布的源頭,爲中南地區母親河珠江的源頭之一。

鵝泉之所在爲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四周饅頭山林立,圍合成一個峯林谷地,谷地中央便是色如翡翠的鵝泉了。鵝泉屬於上升泉,面積達50餘畝,泉水從石灰岩縫隙中涌出後匯入深潭,然後繼續東流,形成鵝泉河。

關於“鵝泉”這個名字的由來,有一個很暖心的故事:相傳古時念安屯有—個名叫楊媼的老人,一天外出時撿到兩枚鵝蛋,用體溫將鵝孵出,因爲楊媼無兒無女,把小鵝當做子女養育,萬萬沒想到這是兩隻神鵝,鵝長大後爲了報答養育之恩,攪水成潭,灌溉良田,使得所有人都借了楊媼的光,從此豐家足食,安居樂業。

人們爲了感謝楊媼養鵝造泉之功,在潭中小島上立楊媼廟,廟前立有清代《鵝泉亭碑》等三塊巨大石碑,並把農曆三月三定爲鵝泉誕。

鵝泉景區並不大,但我們卻在這裏拍了大半天,實在是因爲她太美了。

3月中旬,鵝泉周邊的花海還沒有成氣候,不過絲毫不影響她的美,因爲鵝泉的精華在水。鵝泉之水頗有九寨之風韻,水色呈碧,但是移步換景,你會發現水色會跟着發生變化,從活潑的翠綠到帶着些鵝黃的嫩綠,從深沉的墨玉綠到跳脫的孔雀綠,簡直無所不包,似乎有一雙神手,躲在水上乾坤大挪移,不停地調和出各種色彩,來調戲人們的雙眼。

水上有“路”,是由一個一個的蓮花墩連起來的,人行其中,可以想象自己是那璧人一枚,步步生蓮花。

在泉眼附近,水變成了藍綠色,鵝泉的泉眼深度將近三十米,水質卻是清澈得不得了,遠遠不是深不可測的樣子,恰恰相反,那水純粹得彷彿豆蔻少女,簡直無暇。

都說水清則無魚,鵝泉偏偏反其道而行,此處有許多的羅非魚、青竹魚等,小魚在上層,大魚基本沉在底部,魚羣成陣,不斷地變化着陣列,恰似一支訓練有素的隊伍,異常有趣。

光看水,鵝泉像極了九寨溝,但是她又比九寨溝多了幾分江南的詩意秀美。

站在水邊,身畔是修竹叢叢,桃花朵朵開,遠一點爲水榭亭臺,再遠一點,就是喀斯特的饅頭山,層次分明,搭配妥當,非常的詩畫江南風。

再加上湖中一老闆,駕着竹排在撒網捕魚,好一幅山水田園!所謂世外桃源,想必就是這樣的了。

這是當天擔任我們導遊的藍衣壯妹子,壯族天生會唱歌,到了這麼美的地方,自然要高歌一曲,老鼠皇帝取出笛子,和姑娘一吹一唱,雖是初次相見從未彩排,居然搭得天衣無縫,大概是景能使人醉、醉中生文藝吧。

姑娘太美,再來一張,是單純本人了!

但是這麼美好的地方,居然幾乎沒有遊客,完全不用擔心會出現類似九寨溝、蝴蝶泉那種人山人海想拍個紀念照都要被逼跟很多陌生人同框的情形,實在是賺翻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