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ore-a-film-music-documentary-poster-1-20170618-790x1171.jpg


你能想像沒有 John Williams 配樂的星際大戰, 侏羅紀, 大白鯊嗎?亦或是沒有 Hans Zimmer 配樂的神鬼奇航?少了配樂的敘事,這些電影還會是經典嗎

(這樣電影都不電影了啊!是否)

常常對於電影的選擇,都會先從配樂考量(?),常會因為某首想聽的配樂或是作曲家而去電影院的這種習慣,購買電影原聲帶,反覆把每首配樂聽到都存在腦海中,也許就是音樂的虛無,藉由音樂引領情緒讓我們更進入劇情,你一定也會聽到某段主旋律,影像畫面隨之浮現眼前,這即是音樂作為橋樑給予我們和影像產生連結的經驗與記憶。

影像用視覺敘事,而配樂則是運用聲音
作曲家掌握各種能發出聲響的人事物
用實驗與感知拼湊過往自身被影響的記憶
讓那段曾經私密的悸動有所延續
這種經驗傳承的方式很美是吧!

音樂,很特別的一種藝術形式!
從科學角度來說,是某種空氣分子結構的重組
產生了聲音,堆疊成美妙樂章

我們無法看見,也摸不著
只能用心感受的一股力量

#超暖的一部紀錄片
#作曲家與導演音樂視覺間的討論太趣味
#片後彩蛋整個催淚痾痾痾

誠摯推薦給喜愛電影配樂的朋友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