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用一下地攤兒自媒體常見標題格式:原因其實很簡單。

假的!

對二戰了解越多,往往就越心疼德國,總說他是被義大利豬隊友給拖累死了,但你仔細看看,這個日本充其量也就是個狗隊友,比義大利強點有限。偷襲珍珠港又狠狠的坑了德國一筆。

美國參戰以前,德國跟英國打,跟蘇聯打。他非常期望日本這個盟友能幫一下。日本幫德國有兩個路線,陸軍北上,從西伯利亞方向打進蘇聯內地。結果由於諾門坎被修理的太慘,日本人到死也沒敢惹蘇聯。

德國人想你不敢北上那你就南下。當時德國主要的敵人是英國,是英國死纏爛打跟德國較勁。德國不想征服英國,只希望能和英國簽署和平協議,英國承認德國佔領的地盤。希特勒開出的條件是德國可以保衛大英帝國。但是英國不認可,他們不希望歐洲出現個統一的霸主。所以就一直的在打。

這時候的英國也是拼了老命跟德國干,生死的決鬥都是在一線之間。所以德國希望日本海軍南下,對已經很虛弱的英國下手。這樣德日兩面夾擊,就可以逼英國停戰了。日本海軍要是在亞太切斷英國的海上通道,甚至向大西洋開進,對英國的打擊也是相當的致命。

結果日軍也確實南下了,只不過他們哐哐哐打了還沒參戰的美國。一下子把美國名正言順的拉進了戰爭。

美國當時的國力遠超歐亞各國,早就是世界第一的經濟強國,戰爭潛力不可限量。日本把美國拉入戰爭的那一刻起,勝負已分。偷襲珍珠港,美國參戰,最高興的是丘吉爾、斯大林和蔣介石。最鬱悶的就是希特勒了。

1941年12月日本偷襲珍珠港,同時的德國在幹什麼?正被困在莫斯科城外的冰天雪地里。在德國最艱難的時刻,日本把美國打了,美國對德國、日本宣戰。你說德國人能拍手叫好嗎?而且美國參戰以後確定的原則是先歐後亞,先打德國再打日本。

本來是日本先挑事打美國,結果是美國往死了打德國。你說德國冤不冤?

義大利在歐洲、非洲惹事,然後挨揍,德國去給他擦屁股。日本更狠,在亞洲惹美國,直接給德國牽來一頭大象級對手,還是在德國筋疲力盡的時候。所以日本偷襲珍珠港,希特勒一票人的反應是惱火、懵逼。

如果按照德國的設想,日本對英國下手,以當時日本海軍的實力,把英國驅逐出亞洲殖民的還是小菜一碟。英國自身沒什麼資源,戰爭都是依靠殖民地的資源通過海路源源不斷的運到本土來維持的。如果日本能切斷英國的補給線,無疑是掐住了他的大動脈,刨了英國的戰爭潛力。再加上兩線作戰,英國最終恐怕只能選擇停戰,接受希特勒的條件了。

珍珠港以前,美國人奉行的還是孤立主義,美國的老百姓認為亞洲、歐洲的戰爭跟他們沒關係。並沒有太大的熱情參戰。美國政府做事還得參考著民意,老百姓不願意打,就很難參戰。羅斯福那些人想參戰,但這需要個理由。如果沒有珍珠港事件,羅斯福還得慢慢找茬,最起碼還得再拖幾個月。再拖幾個月,英國能不能挺住就是問題了。就算羅斯福找了參戰的理由,這個理由硬不硬,經不經得住推敲都是問題。這個理由說服力不大,老百姓的參戰熱情還受影響。到時候你準備開戰,老百姓一頓示威遊行,反戰,也麻煩。

結果呢,日本偷襲珍珠港,給了羅斯福一個杠杠硬的理由,把所有問題都替羅斯福解決了。美國人民群情激奮,全力支持戰爭,美軍順利參戰,打德國。德國就在這扮演這禍從天降的角色。

日本偷襲珍珠港,德國非常的惱火,但也只能打掉牙往肚子里咽,有苦說不出。因為他突襲蘇聯事先也沒告訴日本,就在半年前......


要知道德國在此之前是不大清楚日本要偷襲美國的,至少從希特勒得知後的態度來看是這樣。當日本偷襲珍珠港的消息傳到元首耳中,希特勒直接把日本罵了個狗血淋頭。希特勒知道,這樣一來美國必然會參戰,而日本是不可能對美國和蘇聯同時宣戰,這導致了日本不可能對蘇軍部署在遠東的部隊進行過多的牽制。而美國的正式參戰可以說是給盟軍輸送了新鮮的「血液」,美國工業實力雄厚,國內資源豐富,最重要的是在北美地區德國沒有盟友,也就無法對美國的工業造成什麼影響,只能眼睜睜的看著美國製造出各種各樣的武器裝備送給蘇聯以及英國。

德國一直就不願意美國參戰,當時德國為了能夠封鎖英國而宣布開始無限制潛艇戰,那段時間是德國潛艇官兵所說的「第一段幸福時光」,那段時間是英國最艱苦的時間,因為美國沒有參戰所以無法提供過多的保護,而自己對商船的保護又有些欠缺導致差點兒被困死。後來由於擊沉了一艘美國船隻而導致德美關係惡化,希特勒不得不停止無限制潛艇戰來緩和關係。而日本偷襲了珍珠港也意味著美國的參戰,所以德國也就沒必要繼續緩和與美國的關係,由此無限制潛艇戰重新開始,「第二段幸福時光」正式開始。


其實這主要是因為德國和美國一直存在著很深的矛盾。德國和美國的矛盾可以追溯到一戰時期。在一戰中,美國坐收漁利,在協約國和同盟國打得筋疲力盡時參戰,幫助英法一舉擊敗了德國,成為了一戰最大的贏家。作為戰敗國,德國在一戰後遭到了協約國的嚴厲懲罰,損失非常大。儘管戰後美國對德國進行了扶持,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雙方的矛盾,但隨著德國的崛起,德國趕走了美國華爾街的資本,和美國關係逐漸冷淡。不過由於在一戰中吃了美國的虧,見識到了美國的強大,所以德國對美國非常忌憚,一直不願意招惹美國人,因此在二戰初期對美國保持了極大的忍讓。為了讓美國保持中立,德國一方面在美國國內進行遊說,另一方面告誡國內媒體「不要發表刺激美國的言論…要謹慎處理一切有關美國的問題」。德國希望通過向美國的示好來爭取美國的中立。但德國人的「誠意」並沒有打動美國政府,美國仍然一直偏袒英法,以「租借法案」為借口,一方面向英法提供各種戰略物資和援助,另一方面開始擴軍備戰,積極為對德國作戰做準備。蘇德戰爭爆發後,美國在第一時間向蘇聯提供了巨額的援助,並向歐洲派遣軍隊,接替英國駐防冰島,針對德國的意圖已經非常明顯。此外,美國還不斷給德國製造麻煩,小題大做凍結了德國在美國的資產,並驅逐了德國的外交人員,美德關係因此日趨緊張,甚至處於了敵對狀態。德國潛艇曾多次襲擊美國商船甚至軍艦,自二戰爆發到美國正式參戰,至少有7艘美國商船和1艘美國軍艦被德軍潛艇擊沉。可以說,美德兩國實際上已經開始不宣而戰,全面戰爭的爆發只是時間問題而已。

所以,當日本對美國珍珠港發動偷襲並取得成功後,德國非常興奮。因為日本是德國的盟友,而且擁有可以比肩美國的海軍力量。日本海軍有能力對抗美國海軍,即使贏不了也能拖一段時間,有效的減輕德國來自美國的壓力。此前,雖然德國一直在慫恿日本進攻蘇聯,但日本人置若罔聞,任憑德國怎麼催促就是不和蘇聯開戰。日本不僅和蘇聯簽訂和平協議,而且還默許了蘇聯船隻在太平洋上自由航線,讓蘇聯人源源不斷的把來自美國的物資運回國內。此時,日本向美國開戰,意味著日本已經全面倒向自己,和自己綁在了一輛戰車上。日本不僅將全力和德國並肩作戰,而且還能拖住美國,為自己解決蘇聯贏得時間。只要自己幹掉蘇聯,德日聯合也未必不能抗衡美國。所以德國得知日本偷襲珍珠港後拍手叫好,很快就向美國宣戰。

珍珠港事變後,日本人果然不負重望。日本不僅把美國海軍拖在了太平洋上,而且對東南亞、印度、澳大利亞等地發動進攻,有效的牽制了英國,還切斷了蘇聯和美國在太平洋上的聯繫。但讓德國人沒有料到的是,美國太強大了,美國在對付日本的同時,根本沒有影響他對盟友的援助,也沒有阻止美國向歐洲派遣軍隊對付德國,美國竟然一隻手就把日本掀翻了。在美國的強力打擊和支援下,蘇聯和英國越打越猛,三國合力把德國人幹掉了。德國倒下後,軸心國集團很快團滅。可以說,日本偷襲美國珍珠港加速了軸心國集團的失敗。當然,如果當初日本不去招惹美國,美國同樣會出手,只是出手的會晚一些,最終還是會像一戰一樣坐收漁利,成為二戰最大的贏家。要怪只能怪德國實力不足,盟友又不給力,所以輸掉了二戰。如果德國找個美國或者蘇聯這樣的合作夥伴,也許戰爭會是另一種結果。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