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着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市民收藏工藝美術品已成爲一種潮流。但工藝美術品行業魚龍混雜,價格虛高,買到假貨、以次充好引發的糾紛時有發生。爲了規範和引導工藝美術品評估鑑定工作,推動中國工藝美術事業和產業健康發展,昨天(21日)下午,中國工藝美術協會藝術品評估鑑定分會成立大會在渝召開。

中國價格評估領域知名專家、首屆會長王海濤接受上游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獨家採訪時表示:“我們將逐步建立行業標準和規範,建立必要的懲戒機制,對工藝美術品評估、鑑定的機構和人員進行嚴格規範,有欺騙性質的機構和個人將列入黑名單進行公示!”

會長王海濤介紹工作條例

工藝美術領域與評估鑑定領域的跨界融合

爲什麼要成立中國工藝美術協會藝術品評估鑑定分會?剛當選首屆會長的王海濤表示是時代的推動,“中國的工藝美術品門類衆多,不光是珠寶、玉器,還有手工、編制品、漆器、木器等10多個品類,在國民經濟中佔有重要地位,可是因爲每個品類的鑑定和評估差別很大,要麼沒有標準,要麼行業標準混亂不統一,單一的組織或機構很難完成鑑定和評估,所以需要工藝美術領域和評估鑑定領域的跨界融合、強強聯合,成立評估鑑定分會來進行管理。”

據王海濤介紹,從2017年開始藝術品評估鑑定分會籌建工作,一年後,2018年9月,中國工藝美術協會在北京召開了藝術品評估鑑定分會發起人工作會議,包括故宮博物院、中國地質大學在內的38家相關權威機構,近50多名相關專家到會參與了討論,最後形成了《中國工藝美術協會藝術品評估鑑定分會工作條例》。

藝術品評估鑑定分會在渝成立

在將新機構的籌備情況上報給中國工藝美術協會之後,今年3月6日中國工藝美術協會正式批覆——同意成立藝術品評估鑑定分會。

恰好今年3月21日在重慶國博中心舉行了第54屆全國工藝品交易會,於是新的藝術品評估鑑定分會選擇了在重慶成立。

在昨天的成立大會上,全國各省市40多家評估機構、鑑定機構、投資收藏機構、律師事務所的負責人蔘加了會議。中國工藝美術協會常務副理事長張紅、中國收藏家協會會長羅伯健、中國玉文化研究會會長侯彥成、中國價格協會副會長呂明良、國家發改委價格監督檢查司原司長李鐳、國家發改委價格認證中心原副主任楊向羣等相關領導也出席了會議。

會上不僅選舉了藝術品評估鑑定分會的理事、副會長、會長、祕書長和副祕書長,還介紹了這個全新機構的宗旨、業務範圍、入會程序等工作原則。

建立評估鑑定數據庫和行業懲戒機制

在中國工藝美術協會藝術品評估鑑定分會成立之後,對普通人會有什麼幫助?王海濤表示:“老百姓敢不敢買工藝美術品?銀行敢不敢收工藝美術品作爲抵押?工藝美術品的質地、真僞、品級如何鑑定和評估?這些都是我們分會工作的主要任務,這些做好了之後纔是價格。”

爲了達到這個目的,王海濤透露分會將加強理論建設、制度建設、標準建設、規範建設、隊伍建設。“作爲第一步,我們將着手編寫《中國工藝美術概論》、《工藝美術品鑑定評估理論與實務》,同時介紹、普及相關的經濟學、價格學、評估學和鑑定學的基礎知識,讓收藏愛好者和行業從業人員都可以瞭解工藝美術品評估鑑定中的常識。”

隨後藝術品評估鑑定分會將進行制度建設、標準建設和隊伍建設,組織制訂工藝美術品評估鑑定行業標準和規範,培養相關的專業人才,組織專業機構和人員的認證和註冊,王海濤表示:“我們會做到五個服務——服務會員、服務行業、服務司法、服務社會、服務大衆。”

考慮到大多數人對工藝美術品的鑑定和評估一竅不通,王海濤表示他們在完成分會的相關建設後,將引入大數據和價格指數:“我們會建立一個工藝美術品評估鑑定數據庫,普通人一掃碼,就可以看到這個工藝美術品的相關信息;隨後還會編制發佈中國工藝美術品價格指數,定期公佈相關工藝美術品的綜合價格指數和分類商品價格指數。”

考慮到現在的工藝美術品交易中存在很多亂象,王海濤表示將會建立必要的懲戒機制:“我們會建立行業懲戒機制,對工藝美術品評估、鑑定的機構和人員進行規範,有欺騙性質的機構和個人將列入黑名單進行公示!最後做到去僞存真、去假存優!”

大會成立現場

重慶晚報慢新聞全國爆料熱線:(023)966988,爆料郵箱:[email protected]

——END——

上游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趙映驥 受訪者供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