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瓷底部火石紅,是胎和釉結合部位起的化學反映變黃淺紅色,不是人為的,這種黃紅色有亮光。人為的發暗,很明顯看明白。給你發個圖片看看


「胎紅」是器物胎體內所含的鐵元素在燒成過程中以鐵離子狀態向器物露胎處富集,在器物冷卻過程中未及逃逸而被二次氧化並附著於露胎表面。所以一般「胎紅」多表現為「散場效應」即越接近胎釉分界線越濃重,越遠則越淺淡。

「胎紅」又可分為兩種現象,一種是存在於無釉胎面的胎紅,另一種是空氣通過釉面棕眼和粗松的胎內空隙將未逃逸的鐵離子二次氧化,從而在釉下出現了火石紅現象。過去古瓷研究者可能不太重視這種現象,因此沒有提及過它。


火石紅常見於瓷器底部圈足,胎釉結合處由內而外泛處的一種類似鐵鏽般顏色的紅色。需要注意的是:非所以老的瓷器都有火石紅,同樣並非有火石紅就是老的。老的火石紅非常自然,由胎釉結合處最重漸漸向足底部變淡,是一個漸變色。寬度不一,有的一毫米寬,有的寬至三四毫米。年代不同火石紅也同,這就需要大量過手過眼標本自己感覺。希望對您有幫助。


火石紅是胎土中存在一些微量的鐵元素,在特定的窯內氣氛和溫度下,在底部沒有施釉的地方,淡淡的偏紅色的顏色,會由內向外的顯現出來的。俗稱火石紅。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