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需求管理環節:

1、需求收集。

需求的來源包含如下途徑:(1)產品規劃;(2)領導需求;(3)業務方提出的需求;(4)迭代優化的需求。

部分需求可能是對系統數據的一些處理,比如歷史數據的修復等,因為這些都是需要給開發測試人員評審時間的,因此個人覺得將其列為需求較為合適。

2、需求分析及優先順序排序:

方法如下:

(1)需求池記錄及初步分析:當有新需求提出時,首先大致分析下需求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可按照如下表格方式進行記錄。

需求記錄時需進行初步簡要分析:一是按照卡諾(Kano)模型,產品經理可將需求類型分為基本型需求、期望型需求、魅力型需求、無差異需求和反向型需求。二是已確認為重要緊急的需求,優先順序可標註為P0,其他非重要緊急的需求可暫時不標記。

(2)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是指當產品經理在產品下個迭代版本需求確認之前進行的一項重要工作,這個環節需要對需求的優先順序進行排序。

排序方法如下:1、根據需求類型、需求的緊急性、重要性進行初步排序;2、當產品經理完成初步排序之後,需要遞交給業務干係人進行確認和調整。3、產品經理負責完成最終的迭代需求確認工作。一般來說,我會將下個迭代版本的需求優先順序均標註為P0,並將迭代版本的需求單獨列為excel。

二、產品設計環節:

1、產品設計(包括產出方案設計、原型設計);

經過需求管理的環節,我們已經敲定了下個版本應完成的需求,接下來可以開始產品的設計工作。產品設計工作步驟一般為:(1)先出產品方案,如流程圖等;(2)確定產品方案的可行性(部分方案可能需要產品內部初步溝通以及業務方簡要溝通);(3)進行產品原型設計(盡量高保真);

2、產品內部評審;

原型設計完畢之後,首先進行產品內部的評審,確定原型的設計與方案一致。

3、業務評審:

經過產品內部的評審之後,我們需要將產品方案和原型跟業務干係人進行評審,確保產品原型滿足業務需求。

4、產品設計完善(包括完善方案、原型以及產出需求文檔 );

根據評審結果完善整個產品方案、產品原型,並根據原型寫作產品需求文檔,文檔要儘可能詳細。

三、需求評審:

1、需求初步評審會與開發測試leader評審。

經過上述步驟,已經基本確定了產品該期版本的實現目標,在正式評審會之前,建議可以先跟開發及測試leader簡要評審下此次版本的需求以及產品原型,真正確保整個版本的方案和原型在技術上可實現。(這樣可以避免在評審會過程中,因技術問題討論過多,進而大大節約正式評審的時間)。需求初步評審的目的是為了進一步檢驗自己的產品方案和原型在技術上的可行性。

2、需求正式評審會:

需求正式評審會開始之前,需要將需求列表、產品原型、需求文檔prd等相關資料準備齊全。評審會的參與者主要是開發和測試相關人員。

評審會的主要目的如下:

(1)確保參會者對業務需求的目的能夠真正理解;

(2)確保參會者對產品原型的設計和背後邏輯能夠真正理解;

(3)收集參會者對方案和原型設計的各項建議。

評審技巧:

掌握敘事順序:從大往小,從外到里,從遠到近,從高到低,從粗到細。例如: 我們今天評審一個需求,它的設計背景、動機和場景是XXX,它由XXX部分組成,我們先來看XXX,它是核心,其餘的模塊對它起到支撐作用。敘事先搭框架,立條件,然後,就順理成章了,聽的人也會有脈絡感,而不是聽的東拼西湊的感覺,便於建立統一框架下的統一認知。

四、產品設計交付:

1、產品設計定稿及交付。

需求評審之後,產品經理需要整理會議材料,包括收集的改進意見、技術問題等,接下來確定最終的產品設計稿,然後提交到版本控制系統中,如SVN等。此次交付的主要有:版本需求列表、產品原型、需求文檔PRD以及其他文件等。

五:項目管理:

1、項目時間管理:任務排期跟蹤

此環節目的是保證項目的進度可控,也是對項目進行大致的時間管理。 此環節主要有以下兩個步驟:(1)需求任務排期:即與開發測試leader確認需求列表中的任務版塊負責人、開發時間、測試時間等;(2)創建相應的開發任務,如在jira上創建story等;

2、測試用例評審:目的是保證測試人員需求理解無偏差

在需求評審結束之後,測試同事會開始寫測試用例,並會組織召開測試用例評審會,產品經理參加此次評審會,是為了保證測試人員對需求的理解無偏差。

3、項目風險、變更管理

在產品的開發過程中,可能會遇到需求的變更、叫停以及無法實現等突發性的風險問題,該過程要求我們跟蹤好產品的開發情況,定時定期反饋項目進度(若有pmo,可從項目助理處獲得信息;否則需要產品經理主動跟進。)對於這類突發性的需求,根據其設計開發變更難度以及需求的重要緊急性,及時作出相應處理,要麼變更設計延期項目,要麼移出該需求挪至下版本等。

六、產品驗收環節:

往往來說,產品會經歷三個環境下的測試,第一個是sit開發環境,第二個是uat測試環境;第三個是生產環境,即線上。

1、測試環境驗收:sit環境測試完畢,產品驗收、產品干係人驗收;

當測試同事對產品該期版本的sit環境進行測試完畢之後,產品經理要及時上測試環境進行驗收,並協調資源,通知產品相關干係人(包括業務干係人)進行產品的驗收,確保實際產品能夠滿足業務方提出的需求。

2、產品培訓:業務同事及技術支持等(需求收集)

由於一般來說,當產品通過uat測試之後,便會安排上線。因此,我們需要在sit環境下進行產品的提前培訓,確保上線之後,技術支持和相關業務干係人可以快速地操作使用系統,以免影響工作效率。

產品的培訓目的:通過講解產品的使用操作流程,讓技術支持同事和相關業務干係人熟悉整個版本的新功能。

培訓人員:技術支持同事、主要業務干係人。

在培訓期間,我們可能會收集到一些業務方提出的新需求,需要一一記錄到需求池。

3、產品正式發布及驗收:正式環境上線驗收

一般來說,uat環境測試通過之後,產品就會立即進入到正式發布的環節。產品上線後,可能需要協調各種資源配置頁面許可權等工作。產品應對正式環境的產品功能進行驗收測試,這期間也可能會出現一些不可預見的風險問題,需要產品及時快速做出決策。

七、產品交付:

1、發版公告及操作手冊:

產品驗收通過之後,產品經理接下來需要將發版公告和本次版本的產品操作手冊發布給相關干係人。(1)發版公告需要寫明發版的功能點內容;(2)操作手冊不需要太過詳細,但是需要將本次功能的主要操作流程描述清楚。具體的操作手冊一般會由技術支持同事進行寫作。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