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怕明天寫就沒有感覺了,還是打開了電腦。

今天看了婁燁的電影《蘇州河》,是因為周迅。而且海報的感覺很好,文藝傷感的調調。海報有點模糊——年代感,我就更喜歡了。我算是一個比較喜歡文藝的人,喜歡8、90年代的舊電影,婁燁的拍攝風格深得我心。以前看過《頤和園》,風格跟蘇州河很像:鏡頭有時搖搖晃晃,看似漫不經心;年代感強,破舊的酒吧,渾濁的空氣,呼機;人們的不加修飾,或是浮躁的妝容;有點粗糙;男女主看起來有點作,愣是會把一段好好的愛情給作死。

我看的是刪減版的,因為資源比較難找。開頭是一條骯髒,看似開發不得當的河,河上是一座有點銹感的橋,橋上的人來來往往。98年,中國正在慢慢發展,電影里的上海似乎像打翻了的五味瓶,現代的和落後的不協調的打翻結合在一起,混亂。

攝影師我就不說了,我是來看周迅的。美美,算是煙火女子吧,酒吧工作,她演一條美人魚。她帶著金色的假髮,塗著深藍色的閃閃眼影,橘色亮片的比基尼和魚尾巴——看起來有點低廉,次。她的工作就是在酒吧里的一個玻璃大水缸里游來游去。首先我覺得沒有美感,不過婁燁應該不很注重這一點,我想他要的是艷,有點俗氣的艷。玻璃水缸就比海鮮市場的魚缸大了點,能裝一個人,可能是因為以前的酒吧設施比較落後,找不到那麼大的缸。美美住在一條船上,船不動。小隔間,生鏽,破敗。

美美老是穿一條綠色亮片背心裙,套上深紅色亮片薄外套,一如既往的俗艷。電影里老下雨,她不打傘。她懷疑馬達和牡丹的愛情故事,知道她發現是真的。

馬達和牡丹,怎麼說呢。我不太感冒。這可能就是真愛,倆人互相喜歡,一直喜歡著。但是婁燁喜歡男女關係中加不止一點的作的成分。這是兩個很平凡的人,沒有高學歷,看起來前途也是很平淡。就是蘇州河裡的一對男女。牡丹要跳橋,這點作,也可能是因為牡丹的人設就是天真無辜,痴情。馬達找到牡丹後和她一起喝酒,開著摩托出事故死掉——也作。你說好好的開什麼摩托呀!還死了!也沒有非要死吧?只為了增添傷感嗎?倆人相識以後消失在遠方也不賴嘛。我還是覺得有點幼稚,不是什麼愛情的典範。

可能這部電影,感覺更吸引我,而不是故事。我太喜歡90年代的感覺了,沒有那麼方便,人心更近,個人的資料不是搜搜掃一掃幾秒就能獲取,而要鼓起勇氣去詢問,才能要到手寫的電話號碼。美美走了,攝影師嘛,可以說是一個正常人,沒有然後。可以說結局比較悲慘吧。

接下來還會關注婁燁的電影,當然還有周迅啦。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