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句老話,期望越大失望就越大。

其實平心而論,罪惡王冠除了劇情上被詬病的比較多,其他方面都做到了上成,甚至驚艷的程度,為什麼頻繁被黑,無非是這個被給予厚望的作品,就這樣高開低走,故事講到後面虎頭蛇尾,讓滿心期待的粉絲抱怨自己半年下來竟然追了一個雞脖吧。

我們再來看看參與到罪惡王冠的製作人員,首先,製作公司production I.G,業內知名的不崩社,相當有實力的公司,只要資金到位,他就能為你呈現炸裂的畫面、流暢的幀數。再加上監督又是分鏡華麗和流程的代表荒木哲郎,人物原案又是美感與個人特色兼而有之的Redjuice,音樂是宏大系燃曲的巨匠的澤野弘之,編劇是憑藉魯魯修一舉成名的大河內一樓(那個時候大家還不知道他需要經常喂葯),再就是炙手可熱的大牌CV加盟,就這樣一個staff名單擺你面前,是人都會覺的它肯定是一部宛如《紫羅蘭的永恆花園》動畫未播,就神作欽定的奶不死的曠世之作?!

至少在第一話播出時,大家都是還這麼堅定的認為,風格與美感完美融合的開場曲,細膩的作畫,美膩的人物,炸裂的戰鬥畫面以及略帶末世風格的背景設定,作為開胃菜,這第一話真是驚艷到了所有人,就算是黑王冠黑的深沉的知名網紅lex,也承認王冠的第一集做的相當的出彩。

然而,在各方面的穩健發揮的時候,這個大河內一樓失控了。劇情開始像令人難以捉摸的方式進展,男二莫名其妙的跳反,男主時而中二時而懦弱的搖擺不定,不符邏輯的亂髮便當,經不起推敲的劇情邏輯,讓這個即便各方面都很出彩的作品,在一路看下來之後,對故事的情節味同嚼蠟,即便不少死忠苦苦堅持,希望在後續的故事上能有跟驚喜的展開,但在最後,故事還是用了一個莫名其妙的結局收了尾。

罪惡王冠很優秀,他在很多方面都做到了一流,唯獨在劇情上,讓大家領略到了,好的故事才是好作品的核心支柱的硬道理。

你說他們黑王冠,確實沒錯,不過在我看來,他們只是把對大河內的怒其不爭一併發泄到這部作品上了吧,這樣一把好牌爛在手裡,這責任,不管找怎樣的借口,最應該背鍋的,肯定還是他啊。

文:雪哥


為什麼《罪惡王冠》總是被黑?其實換個角度想想這說明《罪惡王冠》夠火,很多劇情更神奇的片子就沒這個待遇,因為他們沒人看,當然也有一個很重要的願意那就是背鍋的大河內。

在那段時間裡,大多數觀眾越來越關注STAFF表,而大河內這麼一位背鍋位選手自然就浮現在大家眼前。

當時,大家比較熟悉的,大河內負責的作品正好是《反叛的魯魯修》,而當時的觀眾對這部作品的印象普遍是非常好的,這就給了他們很多無謂的期待,《罪惡王冠》開頭的演出又很不錯,這就讓觀眾們的期待值更高了。

所以在中間崩盤的時候,觀眾們的反應也就更大,所謂希望越大失望越大,說到底還是給予了過高的期待。

除此之外,作品中那些常常被人拿出來黑的點,在玩梗的方面其實也還算有趣,比如「啊啊啊我的王之力」和會長的啪啪啪,正是因為好玩,才會讓觀眾自發的傳播起來。

所以說有時候被黑,被玩梗也不見得是什麼壞事,至少證明了作品的關注度夠高,很多作品想被黑也得有那個資格,不是所有爛片都能被人年年挖出來鞭屍的。


被黑有這樣幾種情況:

1、劇情不錯,但結局不好,不滿足人們的想像,有種看了半天,連傻子都知道壞人在哪?唯獨主角不知道的那種感受,別提多麼鬱悶。

2、劇情太水,完全搬抄改,仔細一看,內容很眼熟,完全是仿照別人風格的,只是把張三改成了李四,不被黑才怪。

3、原創神作,被人羨慕嫉妒恨。雖然說這樣的情況很少,物極必反的道理大家應該都懂,好的口碑,卻惹來別人的妒忌,恨由心生,自然而然就容易被別人黑了。

而《罪惡王冠》被黑,主要是結尾,讓大家不滿意被黑的原因較大。

當然被黑也不是一件純粹的壞事,也是有種作品被認可的感覺,相比之下可偷著樂呵樂呵了,當然垃圾作品除外。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