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南京市是江蘇省的省會,這是一個地理常識。但是在江蘇省中,蘇州市則是全省第一大城市,經濟水平比南京高出一大截。其實在歷史的長河中,南京和蘇州都曾經成爲江蘇省的省會。兩個城市幾乎不相上下,例如江蘇的由來。那麼,蘇州和南京兩個城市,誰成爲省會的時間更長呢?認真的說,南京略勝一籌,蘇州最大的劣勢就是地理位置過於偏東。

  一、南京一直是整個東南地區的經濟政治中心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有一個城市是繞不開的,分佈是長安、洛陽、開封、成都、幽州和南京。中央王朝的首都一般選擇洛陽或者長安,但是一旦中央王朝的統治崩潰,東南和西南很容易出現割據政權。西南方割據政權的首選是成都,對於東南地區來說,南京是最合適的選擇。因爲南京擁有長江天險,被稱爲虎踞龍盤,南京屬於整個東南地區的政治經濟中心。凡是南北朝對抗時期,南方政權基本上都會選擇南京爲首都,例如宋齊樑陳等等。當然,只有南宋除外,選擇了更偏南的杭州。與南京想比,蘇州的經濟實力雖然不容忽視,但蘇州的位置過於偏東,根本不適合作爲地區的中心。元朝統一天下以後,帝國的疆域空前遼闊。爲了統治龐大的地區,元朝建立了沿用至今的行省制度。南京成爲了江浙行省的省會,這也是南方唯一的選擇。

  當然,元朝的行省制度並不完善,存在管理和配置上的漏洞。因此,明清時期對行省制度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進。明朝建立以後,由於南京是明朝名義上的首都,自然也有出現了南直隸和北直隸兩個地區。南直隸的管轄區包括現在的江蘇省和安徽省等地,由於南京是名義上的首都,自然不能成爲南直隸的省會。南直隸的省會在蘇州,在整個明朝統治時期,蘇州纔是南直隸的省會。但南京的地位更高,由於特殊原因,蘇州成爲了省會。在大明王朝1566中,浙直總督胡宗憲前往南直隸,南直隸巡撫趙貞吉建議他留在蘇州。由此可見,有的電視劇比較講究,沒有隨意改編歷史。但是在清朝入關以後,選擇北京爲首都,南京的地位下降。在清朝統治時期,江蘇省的省會則比較尷尬,因爲南京和蘇州兩個城市,都駐有高級官員。

  二、江蘇巡撫和兩江總督都算封疆大吏

  清朝入關以後,南直隸被改稱了江南省,但清朝對江南省並不放心。康熙皇帝在位的初期,在幾位輔政大臣的主持下,江南省被分割成了江蘇省和安徽省。安徽省的省會在安慶,這是毋庸置疑的。江蘇省的省會則面臨一個比較尷尬的情況,因爲兩江總督在南京,江蘇巡撫在蘇州,兩個高級官員都屬於封疆大吏。因此,兩個城市都具備一定的省會職能。到了清朝統治的中後期,太平天國佔領了南京,江蘇省的省會遷移到了蘇州。不過,隨後,蘇州也被太平軍佔領了。一轉眼到了北洋軍閥時期,從1912年到1928年的10多年時間裏,南京屬於江蘇省的省會。但是在1928年以後,南京又一次成爲了首都。不過考慮到蘇州過於偏東的問題,江蘇的省會沒有選擇蘇州,而是選擇了鎮江。因此,蘇州仍是一個經濟實力非常強的地級市。

  到了建國的初期,南京被暫時提升爲直轄市。當時的江蘇省被分成了蘇南行署區和蘇北行署區。蘇北行署區的專員駐地在揚州,蘇南行署區的專員駐地在無錫。當時的行署區和省份地位相當,專員的駐地類似於省會。請注意,蘇南行署區的專員駐地沒有選擇蘇州,因爲位置確實偏東。隨着局勢的變化,國家開始重新整合行政區劃。蘇南和蘇北重新合併,南京被取消了直轄市地位,並且重新成爲了江蘇省的省會。從江蘇省一系列的歷史來看,南京纔是當之無愧的省會。雖然蘇州也有成爲省會的經歷,但基本上都是南京出現特殊情況之後的選擇。而且通常情況下,南京的地位高於蘇州。蘇州成爲省會的時候,南京基本上是首都或者陪都,最次也是直轄市。目前,蘇州作爲全省第一大城市,在經濟上遙遙領先,但省會仍是南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