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山信徒香會

  星雲大師

  星雲大師爲衆人開示

  菩薩在線臺灣訊 星雲大師新作《我不是呷教的和尚》,3月7日正式問世。這是大師因病休養,停筆兩年後的首部著作,闡述自己出家81年,不靠佛教吃飯,始終堅持“佛教靠我”的信念,立志做一個報恩的人,實踐“我要給人,不要人家給我”的弘法大願。

  當日正值農曆二月初一,也是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的出家紀念日,近2千名護法信衆齊聚佛光山如來殿大會堂,參加一年一度的信徒香會。除了《我不是“呷教”的和尚》新書發佈,也頒獎表揚44位“佛光菩薩”,現場洋溢濃濃的書香法味,和堅毅不退轉的菩薩願心。大師蒞臨現場,勉勵佛光人精進奮發,讓佛教更有前途。

  “出家至今81年,我一生只做一件事,那就是'做和尚'”。回顧93年的歲月,大師豁達地說,早年曾多次落水、多次險遭槍斃,卻總能死裏逃生,從中體悟到“生也好,死也好,人生要自己找快樂和趣味”,所以這麼多年來,一點都不覺得苦,反而覺得人生很痛快。

  至於壽命長短,大師表示並不在意,因爲“人生死不了,去了還會再來”,只要能把人做好,來來去去都可以很自在。

  談起出家紀念日,大師說,一生最感念兩位老師,一位是18歲時有一面之緣的太虛大師,一位是恩師志開上人。太虛大師當時只靜靜看着他,一連說了“好!好!好!”,三個“好”字,讓他發願一生把爲弘揚人間佛教所做的一切事,來供養太虛大師。至於志開上人,對個人的學佛之路多所引導,尤其培養了他“什麼都不要”的性格。

  隨後星雲大師也請佛光山徒衆和叢林學院學生用歌聲供養大衆,唱誦太虛大師《五十生日感言》,以及《觀音發願文》及大師作詞的《佛教青年的歌聲》,向與會者獻上“平安幸福”的祝福。

  《我不是“呷教”的和尚》由天下文化和佛光文化共同出版。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羣創辦人高希均表示,2016年歲末,大師因腦溢血開刀,經兩年休養,能寫一筆字、能出書,被醫療團隊視爲“奇蹟”。這本新作概括《星雲大師全集》的精華,很能精準傳達大師終生爲佛教貢獻、不願成爲佛教負擔的“佛教靠我”弘法大願。

  高希均稱譽大師是臺灣“最堅強、最值得尊敬、最富影響力和感染力”的人,在全球拓建的人間佛教版圖,堪稱“人間奇蹟”、“星雲奇蹟”。他指出,這一切奇蹟的背後,源於大師“給”的信念,除了有形財物的佈施,更有價值的是倡導慈悲、捨得、放下、分享、和平等等無形的觀念,確實讓很多人的生命因而改變。他希望讀者能從中吸取好觀念,做到自力更生、自我奮發、自求多福。

  “歡迎護法信徒回到法身慧命之家”。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表示,舉辦信徒香會,是爲了佛法的信仰與傳承,希望佛光人能傳承人間佛教、不忘初心、一師一道的信念,併發揚大師“爲了佛教”的菩薩願心。

  爲表揚佛光菩薩,現場由心保和尚、佛光山退居和尚心培和尚和傳燈會會長慈容法師頒贈獎狀。心保和尚讚美獲獎的佛光菩薩,都是人間佛教的力行者,也是菩薩道、菩薩行的奉行者,期許更多人能效法大師的精神,往菩薩行前進,自覺覺他、自利利他,讓佛法恆久廣遠流傳。

  佛光菩薩獲獎名單如下:

  菩提獎12人:蘇春閃、許美月、樑瑞貝、賴徐桂枝、李德全、周聰發、陳瑞珍、謝美芳、黎廷旺、黎陳瑞美、徐月秋、樑錦賢

  精進獎24人:甘建忠、陳水得、郭明傳、劉張阿照、曾美玉、汪秀娥、遊雯淨、徐富銘、王培義、許春雲、莊燕雪、周雪鴻、遊阿品、林澄杉、詹信堅、林秀華、鄭榮賢、鄧美春、陳少蓉、吳純美、吳芷純、王秀花、呂少英、朱秀霞

  般若獎8人:張金賢、王源安、徐士翔、鄭秀真、莊月香、盧玟靜、黃碧瑛、嚴崔常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