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由中信出版集團主辦的2019信睿論壇·春季——2019經濟展望與投資趨勢——暨《債務危機》新書發佈會在北京成功舉辦。全球最大對衝基金橋水基金創始人瑞·達利歐攜作品《債務危機》來到中國,首次對今年的經濟和投資趨勢發表了演講,小巴在第一時間搬運並整理他的演講分享給大家哦~

(以下爲演講實錄)

演講 / 瑞·達利歐(微信公衆號:吳曉波頻道)

01

我爲什麼寫《債務危機》?

多年前我養成了一個習慣,我在做決策的時候要把決策內容全部寫下來,因爲我要進行反思。所以我每次在進行交易的時候,我都會寫下來,爲什麼我要做這樣一筆交易,然後再回過頭來要看爲什麼我當時做了這樣一筆交易。

我發現我每次都把做這筆交易的條件、標準或者是原則寫下來的話,在下一次碰到類似的情況的時候,我就會有所發現。我發現,相似的事情不斷地重複發生,所以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應對原則。

在處理現實的時候要有一個原則——要了解現實情況,我的經驗告訴我,每一次有我意想不到的情況發生時,說明有一些事情是我之前沒有經歷過,但是實際上發生過很多次的,所以我們需要知道經濟機器是如何運行的、市場機器是如何運行的,因爲它們之間存在因果的聯繫,是不斷重複發生的。

我對於生活有很多原則,在橋水也有一些原則,我想把這些原則傳達給其他人,所以在全球金融危機十週年的時候,有人邀請我把我這些研究結果,包括經濟機器是如何運行的,把它們集結成書,包括政策制定者也這麼要求,因爲他們認爲很可能下一次經濟危機爆發的時候,我們就忘記該怎麼應對了。

所以我們要了解經濟機器是如何運行的,就像如果有種病在你身上反覆發作,你知道其中的規律,那你就知道該如何去治療它、應對它。

02

如何預測經濟形勢?

《債務危機》是基於過去100年間所有的大的債務危機的分析,大概48個。它們不完全一樣,但大致的週期是差不多的。我簡單地給大家講一下我的模型,以此告訴大家經濟機器是如何運行的。

首先這個機器是如何運行的呢?有四大力量、三個重要的均衡和兩個槓桿,或者工具。如果你知道它們相互之間是如何運作的話,那你基本上能夠對經濟形勢做出預測。

四大力量

那四大力量都有哪些呢?生產率,就是你不斷地學習提高效率,然後你的生產力就會提高,這樣的話就會提高你的生活水平,它是一個向上的不斷演進的過程。

圍繞它有兩個週期,一個是短期債務週期,一個是長期債務週期。短期債務週期是一個所謂的商業週期,比如說經濟當中有很多方面出現疲軟,假設失業率非常高,央行就想要創造信貸,有了信貸就有了購買力,你就可以購買更多東西,但是信貸是貸款,也就是債務。所以它本身是週期性的。

如果信貸不斷增長,負責制定貨幣政策的央行會採取行動,然後信貸就會往下,它有週期性,此起彼伏。這樣的週期很多,一般這個短的是5到10年,大部分的人對這一種週期比較熟悉和習慣。這些短的週期累積起來就會成爲長期債務週期。因爲所有人都希望整個市場都是擴張,希望經濟能夠不斷增長,所以就會提供越來越多的信貸或者信用,這樣的話越來越具有刺激性。

兩個槓桿

那怎麼才能刺激經濟呢?有兩個槓桿:一個是貨幣政策,一個是財政政策。如果利率已經降到零的時候怎麼辦呢?那已經沒有辦法降了,央行就開始印鈔,就是所謂的量化寬鬆,要購買資產,這就是長期債務週期。

如何判斷呢?要看利率水平是不是接近零,然後剩下的所謂的量寬,還夠買多少債務資本。同時還要和政治家互動,這時候政客會發揮重要作用,因爲各個階層之間會產生衝突,經濟會影響政治,政治會影響經濟,是相互的。以上是四大力量。

三個均衡

還有三個均衡是非常關鍵的,我經常會看現狀和均衡狀態有什麼樣的差異,首先債務的增長和收入的增長是保持一致的,有收入才能還債,我要計算一下收入增長後是不是足夠用來還債,如果收入有富餘的話就沒有問題,如果債務較高的話可能會有泡沫。

第二個就是經濟的均衡,經濟不能夠太熱,也不能夠太冷,經濟必須要符合設計的產能,過熱要收緊,過冷的話要刺激,所以我會關注經濟均衡的狀態。另外還有資本市場的均衡,比如說貸款,銀行的貸款、包括資本市場的借貸,通過資本市場的借貸是一種流通,就像血液的流通一樣,這種流通非常關鍵。

我還要看一下股票預期的回報是多少,股票預期的回報是我經常會看的一個數字,看它是不是超過債權的預期回報和現金的預期回報,它是不是有相應的風險溢價的差,這是非常複雜的。隨着時間的推移,現金的回報比債券低,是資本基本定價的規律。

中央銀行有兩個槓桿,一個是貨幣政策,一個是財政政策,當中央銀行想要放緩經濟的時候,因爲整個週期是處在高位,產能高利用,這個時候央行會收緊貨幣政策,短期的利率相對於長期的利率在上升,就會對資本市場產生變化,所以我經常會關注資本市場的均衡。

03

債務週期如何識別?

現在我給大家介紹一下這個債務週期的循環,在債務週期當中有七個階段:

1.早期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週期的早期階段,就是貸款是很健康的,而且大家都能還款,這就是早期階段。

2.泡沫階段

第二階段是泡沫階段,這時候貸款非常繁榮,銀行就放鬆了自己的放貸標準,就像大家開晚宴一樣,花很多的錢,借債花錢,覺得自己很富,那個時候就是繁榮的階段。大家都很樂觀地花錢、借錢花,以後又還不上,這就產生了問題。

我們要理解如何識別一個泡沫期,有可能你會被泡沫沖走,或者你在泡沫階段你要售出,而不是在泡沫階段購買,很多投資者被泡沫影響,一遇到泡沫就興奮,他們認爲這是很好的時機,借錢買,而且這是一個不斷自我循環的過程。

如果資產價格上升的話你就更富了,銀行借你更多的錢,你就更興奮,就會買更多,所以泡沫是不可持續的,要計算一下現金流,這是非常關鍵的。

3.頂部階段

第三個階段是頂部,因爲債務太多,必須要還債,是我們要關注的,我們要看一下債務的金額佔收入的比例,通常央行會收緊利率,會放緩經濟。

4.蕭條階段

然後我們就進入第四個階段,就是蕭條。在蕭條階段,美聯儲或者任何國家的央行會採取措施,就是不能夠放鬆貨幣政策了,這就發生了變化,就像2008年所出現的問題。除美國外,我們還看到其他國家出現了同樣的問題。

然後就是第五個階段——和諧的去槓桿和第六個階段——無效的“推繩子”,最終實現正常化。另外,有時候在第四個階段,匯率會貶值。

大家可以看到,最重要的是泡沫階段。首先按照傳統的標準,價格會上升,還有現金流的流動等都非常快。同時價格也體現了以後的貨幣貶值,你要計算一下是否需要加大現金流,以及現金流是不是能預測未來的匯率貶值,如果達到了產能的頂峯時,人們通常都非常樂觀,會大肆購買,槓桿率會增加,大家的債務會很大。

大家也會進行遠期的購買,比如說在房地產市場,大家會買更多房子,這樣每個人就增加了一些房產,但是他們並非用於自住,預期是將來會賣掉,這就是泡沫的信號了。

還有買家進入市場。新買家以前不在這個市場當中,他們覺得價格高了,所以想進來,同時貨幣政策放鬆也會進一步地使泡沫變大。

這些圖在我的書中都有,書中講了100多個週期當中的平均值。我們可以看到所有的危機都是相同的。這是股價,在泡沫期就可以看到股價在上升,這是整體的債務情況,我們可以看到股價的上升,然後到泡沫見頂的時候就看到收緊,這是收益率的收緊,這些都是經典的圖形。

04

如何應對債務危機?

同時就是自我加強的一個蕭條期,爲什麼呢?當資產價格上升到頂端,那時候資產的價格就會下降,銀行就不願意借錢,那在短的時間當中就會去槓桿,那這個債務的週期有四個解決的方式:

第一點要進行緊縮,不要花那麼多錢,你要用錢來還款。

第二點我們減少開支的時候,別人的收入也會減少,因爲你的花費就是別人的收入,所以如果你緊縮的話那其他人的收入就會下降,所以這個週期會進一步加強,然後你會違約,或者說債務重組。會出現什麼樣的問題?你的債務就是另外一個人的資產。如果你違約,或是進行債務重組的話,那別人就失去了自己的資產,也就是說他的資產下降了,他開支的能力下降了,所以這是自我加強的循環。

第三點中央銀行可以印鈔,或者是停止流血,並且刺激經濟。

第四個方法就是進行財富的再分配,把財富從原先的債權人那裏分到債務人那裏。

所以我們有兩種力量,一種是通脹的力量,一種是緊縮的力量,如何平衡這兩種力量非常關鍵。最重要的考慮是什麼?債務是以本幣計價還是以外幣計價,如果以外幣計價的話會非常困難,央行控制力就非常有限。如果以本幣計價,該國央行就可以很快地管理危機。

我給大家介紹幾個圖表,這個線是美國從1990年開始的人均GDP,我們可以看到這個上段線條力量是非常大的,它會有波動,但是這些波動、這個週期是非常長期的。這是2008年的金融危機。這告訴我們生產效率的重要性,生產效率在每一個領域都在發生變化。在週期的末期,生產效率在下降。

這是美國的生產效率,這是過去10年,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的生產效率的變化,歐洲的生產效率在下降,下降了60%,從0.6到1.8。日本的生產效率在下降,它的債務危機在發展,社會進入老齡化。這是中國的生產效率。不同國家生產效率的變化是最重要的一個因素。從長期來看,生產效率最重要。

同時還有債務的週期疊加。這個圖非常關鍵,是從1990年到現在的數據,這個圓圈是美國,當講到債務和GDP之間的比例,我們可以看到在第一幅圖中,債務佔GDP的比例是非常高的,但是在下面這幅圖我們可以看這個藍線就是短期的利率,幾乎到0了,到0的時候就發生了變化,央行就會印鈔,這是紅線,然後購買金融資產,這是央行擴表。

然後我們可以看到在2008年是這樣的,美聯儲是這樣做的,債務佔GDP的比例非常高,利率幾乎是0,然後央行開始印鈔,購買金融資產,開始擴表,央行購買了15萬億的金融資產。因此資產的價格就上升了,因爲買家多了,經濟在增長,這是債務週期的一部分。

與此相關,我們可以看到另外一個重要的因素,那就是財富缺口的增加和財富差距的增加,收入的差距,從20世紀30年代開始到現在,收入的差距是最大的,這是人們之間收入的差距和財富的差距。現在我們可以看到1%的人口,他們的財富是下層的90%人口財富的總和,因爲金融資產價格的上升使得富人變得更富,只有富人才有金融資產。

另外還有其他的要素,比如說技術。技術也使得財富差距變大,因爲技術使得低技能的工人失業,所以我們的財富差距越來越大。這個財富差距在拓寬,我們看到民粹主義擡頭,這是政治在發揮作用了,民粹主義開始在西方非常盛行。左翼和右翼都會有民粹主義,左翼的民粹主義,他們沒有太多錢;右翼民粹主義資本家也會有一定的良知,這裏我們衡量的是民粹主義的擡頭。也就是面臨社會問題了。

我們看看這樣典型的週期和20世紀30年代大蕭條的週期是類似的,那時候出現了兩極化,在美國和歐洲我們可以看到政治的兩極化產生了,在大選當中反映出來,這會影響到後續經濟政策。與此同時,我們沒有太多的能量,央行也沒有太多的能量來進一步放寬貨幣政策。

相關書籍

作者:[美]瑞·達利歐

經濟機器如何運作,經濟形勢怎樣判斷,投資策略如何調整……在《我的財富計劃》中,一定能找到足夠多的答案。從經濟原理,趨勢到基金股票房產投資,系統構建你的理財投資體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