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看到故事的最後,我才了解到事實的真相,不得不佩服作者高超的構造技巧以及縝密的思維邏輯。當然,最讓我驚訝動容的是石神對花崗的感情,對,是感情,而不是愛情。

對於一個整天活在自己世界好像只和數學打交道缺乏基本人際關係的石神,心智應該是有缺陷的,而在生死一刻花崗母女的出現就像是給這樣一潭發臭的死水注入了新鮮的氧氣。於是,石神活了,有了活下去的理由和動力。對於一個習慣活在自己世界的人來說,更多的是自己的唯心主義,石神單方面的汲取著花崗母女給他帶來的所謂的意義和希望,就像是學生時代的暗戀,在乎對方的一顰一笑,一舉一動,想要更加了解對方,於是默默的走對方走過的路,聽對方聽過的歌,做對方做過的事,以為這樣可以靠著對方近些,好像這樣對方可以明白對方的心意,想像著對方也喜歡自己。

如果石神是一個學生,我想我會理解和贊同,但他不是,他是一個成年人。太長時間的一個人好像讓他變得過於理智以至於自卑,可以設想,如果石神向花崗表明心跡,可以正大光明的保護她,而不是等到她真正受到傷害後用這樣一種更加傷害的方式來幫助,也許,這樣的意外和悲傷從一開始就不會發生。

工藤就好像是另一面的石神,成熟,穩重,明確自己想要的並為之努力爭取。我想現實生活中的女孩子應該都會選擇工藤,畢竟這個人更加真實,更加溫暖。每個人都是孤獨寂寞的,沒必要再找一個更加孤獨寂寞的人來互相感受彼此的落寞。

個人意志的過於強大最終會離現實越來越遠,以為天衣無縫的詭計最終還是會有被揭穿的時刻,石神的自我毀滅也沒能成就花崗的圓滿。不得不承認,當我看到石神為了花崗不惜將自己偽裝成跟蹤狂的時候,當我明白過來是他故意的時候,我真的動容了,眼裡有淚水。這是怎樣的深沉的情感?不惜完完全全毀掉自己。

石神對於花崗的情感,太過純粹,太過深沉,太過強大。這樣單方面的感情,我想沒有人能夠承受的起。但我還是覺得這不是愛情,是超過愛情的個人意志的強烈表達。畢竟,愛情是兩個人的事,至少有兩個人的相互輝映,而不是一個人的熱烈深情。

我喜歡你,我愛你,但我不會告訴你,我願意用我的毀滅來成全你。

我認識你,我感激你,但我不知你心意,你的深情我真的承受不起。

——轉自豆瓣

http://m.douban.com/book/review/6589045/


我覺得是一種「信仰」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