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尚尼亞國防軍號稱「東非解放軍」絕非浪得虛名!從上世紀60年代獨立以後,坦尚尼亞就一直師從中國老大哥,不僅在經濟體制上全面實行了國有化,農業上建立集體公社,武器裝備上更是大規模引進中國裝備。當然了,光是形似也不過是行屍走肉罷了,沙特如何?裝備全盤西方化,戰鬥力卻徹底戰五渣!如何做到神形兼備才是高難度任務!

坦尚尼亞充分發揚了敏而好學的精神,派遣了大量軍官到我國各大軍事院校(石家莊步兵學院、南京陸軍指揮學院)進行深造學習,從軍隊條令到戰略戰術甚至是隊列訓練、內務標準都完全中國化,這樣做的結果就是南部非洲各國軍隊還在拿著AK47進行街頭鬥毆式的原始戰爭時,坦軍已經用56式步槍、59式(62式)坦克、殲6(殲7)戰鬥機學會了步坦協同,空地一體化作戰,這在南部非洲普遍戰鬥水平低下的大環境中,絕對是一股清流!(坦尚尼亞59魔改)

(坦尚尼亞殲7G戰鬥機)

既然徒弟勤奮好學,我們自然就傾其所有的傳道受業解惑了,在經濟上我們援建了著名的東非大動脈——坦贊鐵路。在軍事上我們援助了大量輕武器和59、62、63式坦克以及殲6、殲7戰鬥機,不僅價格低廉,而且可以通過實物抵押,一下子就將坦軍的機械化水平提高到了非洲前列。

(當年派往坦尚尼亞的軍事顧問團)

那麼裝備上來了,戰術也學到了,一個軍隊最缺的是什麼?當然是精氣神,這一點坦軍自然也是也是學的有模有樣,他們的高級軍官人手一本的《毛主席語錄》就是這種力量的源泉,接受了高級思想洗禮的機械化非洲解放軍就這樣誕生了,試問非洲誰能敵?

(坦尚尼亞總統尼雷爾與毛主席會面)

嘿,就在坦軍軍隊正規化建設如火如荼之時,還真就有不怕死的,這個不怕死的就是鄰居烏干達的獨裁總統阿明!這位老兄在1971年通過軍事政變後推翻了前任奧博特的統治,自立為總統,然而奧博特最後輾轉流亡到了坦尚尼亞,阿明對此耿耿於懷,1978年,由於阿明的血腥統治和國際咖啡價格暴跌,烏干達陷入了內憂外患之中,各種反對勢力都躍躍欲試想要推翻阿明的統治,然而這位老兄不僅沒有認識到自己的錯誤,還固執的認為這是坦尚尼亞和流亡總統奧博特搞的鬼,為了轉移國內壓力,這位仁兄決定向坦尚尼亞開戰!(殘暴大叔——阿明)

(裝備美式謝爾曼坦克的烏干達軍隊)

然而很不幸的是,坦軍早就不是當年那個好捏的軟柿子,他們充分發揚我軍火力不足恐懼症的特點,在進攻之時往往使用炮兵進行充分的火力覆蓋,這一波火力準備就將烏軍打殘一半,在正面交手之時,烏軍龜縮在坦克裝甲車內,又成為40火的攻擊目標,往往一死就是一車,而坦軍則步兵緊跟在坦克裝甲車之後,步坦協同還是有模有樣的。就這樣沒幾個月,坦軍就一路殺到了烏干達首都坎帕拉附近,驚慌失措的阿明連忙四處求救,這時候一心夢想著統一非洲和伊斯蘭世界的大佬利比亞總統卡扎菲就風風火火的來送人頭了!

(坦軍火箭炮炮火準備)(被擊毀的烏軍車輛)

利比亞是非洲最大的石油出口國,戰略位置又十分重要,因此在冷戰期間得到了蘇聯的格外照顧,他們的軍隊不僅一水的蘇式新裝備,還擁有當時叱吒風雲的圖22戰略轟炸機,在北部非洲,除了埃及,利比亞軍事力量無疑是最強的存在!阿明求救之後,自詡為非洲大哥的卡扎菲就派遣了2500名裝備了T55坦克、米格21戰鬥機的精銳前往烏干達增援,然而,這又是一場杯具!

(利比亞圖22戰略轟炸機)

高手過招,招招致命!利比亞和坦軍接手以後,依仗裝備優勢,前期他們攻勢猛烈,很不幸的是,在決定性的盧卡雅之戰中,坦軍利用T55重型坦克難以適應沼澤環境的弱點,使用62式輕坦和63式水路兩棲坦克開路,殲6飛機空中火力支援,打了一場大範圍的迂迴穿插切割殲滅戰,一次性就解決了利比亞的所謂精銳!是不是似曾相識?這不就是解放軍當年的影子嗎?

(什麼情況?)

從此之後,坦軍一路再無阻礙,直接打進烏干達首都,將獨裁政權推翻,阿明老兄也被趕出去,最後病死在了沙烏地阿拉伯。而坦軍也一戰封神,獲得了東非解放軍的光榮稱號,從此再也沒人敢招惹這個戰鬥力爆表的黑兄弟,自此以後對我軍更加陷入了深深的迷戀,加速了中國化的進程。就在今年2月,我軍專門援建的坦尚尼亞軍事訓練中心正式投入使用,隨著這一中心的建立,料想坦軍的戰鬥力還將有進一步的提升!


赫赫威名?可不要誇大坦尚尼亞軍隊的戰鬥力,或者說的更粗俗一些,也許給咱們人民軍隊提鞋都不配。

儘管坦尚尼亞接受過我們的軍訓和指導,甚至至今都保持軍事上的往來,還被網路加上了東非解放軍的稱號,但筆者只想說,這種稱號只不過是大家戲謔的話語,當真你就輸了!想追上我們的戰鬥力?那還不如等國足出線,甚至後者的可能性要遠超於前者!

很多人誇大坦尚尼亞軍隊的戰鬥力,莫過於1976年發生在非洲的烏坦戰爭,裝備著部分我國武器裝備的坦尚尼亞陸軍,成功的擊敗了烏干達和利比亞聯合軍,甚至間接瓦解了烏干達的政權,一戰而擊敗兩個國家,不管在任何一個地區任何一個時代,這樣的戰績在字面上都是值得稱道的,但是有些時候有些戰績恐怕也要辯證地看,至少坦尚尼亞軍隊在這場戰鬥中的表現力,沒有大家想像當中的那麼神奇。

話說烏干達軍隊是什麼戰鬥力?當年被以色列特種部隊橫跨4000公里殺到家門口把人質劫走的國家,順便還將機場停放的全國空軍所有的米格21全部炸毀,還有哪個國家比這更悲催更丟人嗎?而利比亞又是什麼戰鬥力?別說1976年,就說1987年與查德游擊隊的戰鬥,正宗制式化的裝甲部隊竟然讓一幫乘坐皮卡車的游擊隊打的滿地找牙,一個裝甲旅上百輛坦克,就這樣讓一幫目不識丁的人全部摧毀,這兩個國家組團去打坦尚尼亞,還用得著坦尚尼亞具備戰鬥力嗎?

而即便面對這樣兩個國家,坦尚尼亞的表現也仍然是相當雷人,剛開戰就喪失大片領土,淪陷區的無辜百姓甚至肆意被佔領軍侮辱和殺害,面對如此踐踏尊嚴和有辱國格的行徑,坦尚尼亞甚至打算被動求和,換來的卻是更加侮辱的對待,烏干達總統阿明公開叫囂要跟坦尚尼亞總統決鬥,狂言軍隊能把坦尚尼亞打的一敗塗地,個人決鬥照樣能把坦尚尼亞總統打的滿地找牙,在烏干達毫不退讓,坦尚尼亞已經到了滅國階段的時候,坦尚尼亞軍隊才被動選擇反擊。

後面的經過不用再累述,坦軍背水一戰頂住了烏干達軍隊的進攻,烏干達反對黨趁機在國內引起政變和內亂造成前線軍隊後院起火,隨後增援的利比亞軍隊更是搞笑,因兵員素質太過於低下,協同作戰毫無配合,趕往前線的利比亞軍隊甚至出現了向烏干達軍隊連續開火的笑話,三個奇葩在一起互相毆打,還談得上什麼赫赫有名?

我們人民軍隊的精髓,可不是靠著隨便傳授就能進入到另一個國家軍隊的骨子裡,支撐我們戰無不勝的,並不是所謂的理論,而是一個國家的血性和精神,這種東西別人永遠學不來!


坦黑叔國防軍可謂是解放軍的嫡傳弟子,無論是武器裝備還是戰略戰術都得自解放軍的真傳,甚至連訓練以及內務條例都與我軍出奇的相似,因此坦黑叔國防軍又被稱為「東非解放軍」。坦黑叔同中國的友誼可以追溯至上世紀六十年代,當年我國為了支援第三世界國家的建設,向非洲國家提供了大量的援助,其中坦贊鐵路就是這段歷史最佳的見證。中國的援助不僅涵蓋經濟領域,甚至還包括了軍事領域的援助。當時得到軍事援助的非洲國家有很多,可這些國家中只有坦黑叔學得最刻苦,也學得最像。

學生刻苦,老師教得也認真!除了最基本的輕武器外,像59式坦克以及殲7戰機這種先進的武器也都提供給了坦黑叔。不僅如此,坦黑叔還派出了大批軍官來中國取經,學習解放軍的戰略戰術。當非洲各國還在拿著ak47互毆的時候,坦黑叔早已玩起了步坦協同以及空地一體化作戰,雖然領悟能力差了一些,但好歹也建起了自己的機械化部隊。就這樣,坦黑叔國防軍的身上就牢牢烙下了解放軍的痕迹。

烏干達是坦黑叔的鄰國,兩國原本也有著兄弟一般的友誼,但當阿明奪取烏干達政權後,兩國的關係開始日趨緊張。坦黑叔拒絕承認阿明的合法性,還收留了烏干達前總統奧博特,這讓阿明甚是惱怒。烏坦之間的摩擦斷斷續續持續了八年。在阿明的殘暴統治下,烏干達的局勢變得越來越不穩定,反對阿明的人也越來越多。然而禍不單行,受國際經濟形勢的影響,烏干達的經濟也一落千丈,為了轉移民眾視線,阿明決定挑起對坦黑叔的戰爭。

由於烏軍進攻突然,坦黑叔甚至還沒來得及反應,就丟掉了卡蓋拉。不過正當阿明舉杯歡慶的時候,坦黑叔的反攻也開始了。坦黑叔國防軍迅速從4萬擴充到了15萬(包括4萬人民兵),在喀秋莎火箭炮、59式坦克以及殲6戰機的掩護下,分分鐘鍾教會了阿明如何做人。1979年1月,坦黑叔攜勝利之勢,一路推進到了烏干達首都附近,這嚇得阿明趕緊四處求援。燒了香拜了大哥之後,我們的卡大佐就這樣登場了。

卡大佐的遠征軍一水的蘇式裝備,在米格-21的掩護下浩浩蕩蕩開赴了烏干達。利比亞遠征軍打得很賣力,可他們的隊友卻只顧著將那些從坦黑叔搶來的物資運走,戰爭的結果也就可想而知。坦黑叔抓住機會,以一次大縱深穿插迂迴在盧卡亞成功擊敗了利比亞遠征軍。這一仗利比亞軍隊被打得丟盔棄甲,而坦黑叔則趁勢佔領了烏干達首都坎帕拉。

自從坦黑叔腳踹卡大佐後,順理成章地成了黑非洲第一軍事強國,而周圍各國再也沒有人敢來輕易招惹。近幾年,坦黑叔對中國裝備依舊很迷戀,接連引進了A1000M火箭炮、07PA式120迫榴炮等一大批先進的武器。當然兩國之間的軍事交流也從未停止,14年兩國就在達市基加波尼海軍基地舉行了一次聯合軍事演習。

文/戰情解碼


了解更多軍事資訊,請關注戰情解碼!


坦贊鐵路是中坦友誼、中非友誼的象徵,坦尚尼亞從師解放軍也有悠久歷史。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我國成為全世界爭取民族獨立的典範,成了非洲的榜樣。坦尚尼亞就派出留學生到石家莊陸軍學院等軍事院校學習,這個學習是全方位的深入的,包括戰略戰術、編製體制、條令條例,有組織有意識地大規模照搬照抄。

當然,最重要的標誌就是坦尚尼亞大量裝備了我國的軍事裝備,如陸軍的59式坦克、63式水陸坦克、63式裝甲運輸車、FN-6防空導彈;空軍的殲-6戰機、殲-7MG戰機、K-8教練機;海軍的軍港建設等等。雖然當時坦尚尼亞常備軍只有4萬人,但戰力非一般非洲國家軍隊能比,掌握了「步坦協同」「三三制」步兵衝鋒這些核心戰術的坦軍,相比其他國家那些只會胡亂打AK的士兵們不知道強到哪裡去了。

59式超級魔改:VT3/59G主戰坦克

1978年至1979年發生在烏干達、坦尚尼亞、利比亞之間的戰爭,起因很複雜,還關乎到當時非洲的兩個傳奇人物。一個是烏干達舉世聞名的阿明(吃人肉),另一個是想統一阿拉伯與北非洲的卡扎菲。阿明以坦尚尼亞收留前總統為借口,突襲坦尚尼亞。剛開始坦軍沒有反應過來,卡蓋地區幾天內就淪陷了。坦尚尼亞總統尼雷爾迅速動員全國力量,短時間內將4萬軍隊擴充到10萬。1979年1月,坦軍陸軍先用喀秋莎火箭炮猛轟,再由59式坦克開道,步兵跟進,加上空中有殲-6火力支援,打了一場當時算現代化的陸空協同戰。烏干達軍隊哪裡見過這種陣勢,很快潰不成軍,坦軍只用了兩個月的時間就逼近了烏干達首都坎帕拉。

援建的體育場

這時,卡扎菲一看坦軍已經是疲憊之師,隨即派出了一支2500人的軍隊進入烏干達,攜帶清一色蘇式先進裝備,可謂來勢洶洶,勢在必得。包括T-55坦克、BTR步戰車、最新型喀秋莎火箭炮,空中還有當時最先進的米格-21、圖-22轟炸機支援。坦尚尼亞軍隊面對強敵,並沒有採取保守的防守戰術,而是學師傅的大縱深穿插與迂迴包圍戰術,主動迎戰利比亞軍隊。

坦軍201旅向北越過盧卡雅的沼澤地帶,208旅沿著沼澤向西迂迴,抵達利比亞軍的西北側翼。利比亞軍一看正面只有坦軍的一個旅(201旅),就集中精銳兵力猛攻。201旅邊戰邊撤,誘敵深入。208旅就位後,從西北側翼攻擊敘軍輜重,201旅再整軍反衝擊,一舉擊潰了利比亞軍隊。

07P自行迫榴炮

據傳,這次戰爭有大量兔子的軍事顧問直接指揮作戰,幫助坦尚尼亞軍隊一舉打敗兩個非洲狂人。坦尚尼亞軍隊從此名聲顯赫,被冠以了東非解放軍的名號,並在非洲掀起了一股向解放軍學習的熱潮。各國紛紛派精英到我軍事院校學習,比如衣索比亞、剛果金等等,石家莊陸軍學院也順理成章成了這些國家總統的母校。


在上世紀50、60年代後非洲大部分國家紛紛推翻殖民統治,獨立稱為自主的主權國家,也是在60年代,中國開始援助非洲,而中國與坦尚尼亞的朋友關係卻源自於一條鐵路。1964年坦尚尼亞和尚比亞獨立後也明白要致富先修路的道理,所以尚比亞和坦尚尼亞政府向世界銀行申請資金建設鐵路,但是被拒絕了,坦尚尼亞副總統在訪問蘇聯時也向蘇聯借款修鐵路也被拒絕了,但是在訪問中國時向中國提出借錢修路時,中國答應了,從此中坦的友誼小船就此起航。不知道花生瓜子礦泉水、牛奶香煙八寶粥他們有沒有學會

而坦尚尼亞在國防軍事建設當中也曾請求中國幫助他們建設自己的國防力量,所以雙方進行了當量的交流,坦尚尼亞除了全部使用中國的武器裝備外,從戰略戰術到武器裝備,從訓練演習到條令內務都是學習解放軍,並且在兔子的調教下不僅學會步坦協同,據說還是當時非洲第一個步坦協同坦克沒有壓死步兵的國家,而且還把解放軍活力不足恐懼症也學來了。而經過幾年的訓練終於到了檢驗的時候。1978年被稱為中東小霸王的烏干達因為政治原因向坦尚尼亞宣戰,並在10月入侵坦尚尼亞,由於一開始沒反應過來坦尚尼亞前期大的就比較吃力,但到了11月的時候開始進入戰爭狀態,不僅收復失地還打進烏干達。

而烏干達則向當時的號稱非洲第一的利比亞卡扎菲求救,這位大哥呀爽快,直接派出去2000多人的裝甲部隊去支援,雖說當時利比亞當時的T55坦克比較重,沒有中國62式輕坦那樣輕更適合在烏干達的沼澤地形使用,但起到大作用的除了此前坦尚尼亞學的步坦協同以外、多兵種掩護攻擊、空地聯合一體化作戰也學得像模像樣,最重要的還是把解放軍火力不足恐懼症給學過去了,面對利比亞的裝甲部隊直接重火力招呼,利比亞的裝甲部隊就是在前期的炮火中國被打殘了,最後由裝甲部隊去收拾戰場。所以經此一戰,坦尚尼亞的名聲也就傳開了。


都是同行襯托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