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坡肉

杭州名菜,流行於江浙。相傳為北宋詩人蘇東坡所創製。製作方法:將五花肉切成大塊,用蔥姜墊鍋底,加上酒、糖、醬油,用水在文火上慢燜即可。東坡肉是杭州名菜,用豬肉燉制而成。其色、香、味俱佳,深受人們喜愛。慢火,少水,多酒,是製作這道菜的訣竅。一般是一塊約二寸許的方正形豬肉,一半為肥肉,一半為瘦肉,入口香糯、肥而不膩,帶有酒香,色澤紅亮,味醇汁濃,酥爛而形不碎,十分美味。

紅燒肉

紅燒肉是熱菜菜譜之一,以五花肉為製作主料,紅燒肉的烹飪技巧以砂鍋為主,口味屬於甜味。紅燒肉是一道非常著名的本幫菜,充分體現了本幫菜「濃油赤醬」的特點。有的人喜歡吃瘦肉因為瘦肉有嚼勁,有的人喜歡吃肥肉因為肥肉香,有的人覺得瘦肉偏硬,難以嚼爛,有的人覺得肥肉膩,難以下咽,可惟獨紅燒肉這道菜,肉是五花三層,經過製作之後,美味不可用言語來形容,肥而不膩,堪稱中華美食中的一道經典名菜,這道菜便是「紅燒肉」。

東坡肉和紅燒肉的主要區別:

東坡肉的特點:

以薄皮嫩肉用名酒燜制此菜,因此色澤紅亮,味醇汁濃,酥爛而形不碎,香糯而不膩口,其獨有的「燜香」是最大的特點。

紅燒肉的特點:

入口即化,是紅燒肉的最大特點,與「東坡肉」的「酥」和「燜香」形成對比。燒肉是小火燉的,而且是慢慢燒著,吃的是工夫,紅燒肉顏色特別亮,味道也足夠,最重要的是肉裡面的油絕對已經給熬出來了,肥而不膩。口感一流。


每次去杭州遊玩,總免不了吃上一塊東坡肉。每次吃東坡肉,總免不了冒出一個疑問:它和紅燒肉究竟有什麼區別?

據傳,當年蘇東坡在杭州出任知州的時候,曾經親率全城百姓一起抗洪。洪水退去後,百姓為了感謝蘇東坡,紛紛殺豬宰羊,提酒送肉到蘇府。蘇東坡推卻不了,收下又不好,於是想出了一個法子——命家人將肉紅燒,與酒一起回贈給百姓。

不過,蘇家人的語文似乎學得不太好。

蘇東坡的意思是,將[(紅燒肉)+酒]送給百姓,但家人卻誤以為大文豪的意思是[紅燒(肉+酒)]送給百姓,於是,將豬肉和酒一起燉煮了。沒想到,誤會之下,肉卻意外地好吃。自此,杭州城便誕生了一道名菜『東坡肉』

所以說,東坡肉與紅燒肉最大的差別在於,東坡肉應當用紹酒燉煮,不放一滴水

另外,無肉不歡的蘇軾曾賦《煮肉歌》一首,曰:「黃州好豬肉,價賤如糞土。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它自美。」所以東坡肉的第二大要素在於火候的掌握——必須文火精燉一個半小時到兩個小時

最後,東坡肉的特色在於八個字:肥而不膩,酥而不爛。破解之法就在於先煮後蒸。也就是說,文火精燉之後,還要再蒸上半小時左右才算完工。

如此精良製作,你說,這東坡肉和普通的紅燒肉之間,是不是差上了一個大文豪呢?

- 材 料 -五花肉蔥/姜紹酒/老抽/冰糖 (紹酒與老抽的量步驟中有提示,其它材料量比請參考下圖)準備材料蔥洗凈,切去根姜去皮後,拍成大塊,或切成大片五花肉不用著急處理,先汆水後切塊有助於定型。- 步 驟 -

五花肉汆水:冷水下鍋,水開後沸騰的泡沫由赤色轉為白色後關火。

將汆過水的五花肉洗凈,並切成5×5厘米見方。

在鍋低鋪上一層蔥,再鋪上薑片(左圖);然後將五花肉塊皮朝下,一塊一塊碼上(右圖)。

倒入紹酒,以淹沒五花肉3/4的量為準,或者以小火慢燉1個半小時不會燒乾的量為準。

然後在每塊五花肉上倒上一湯匙老抽(左圖)。

在鍋內放入冰糖。

最後,在表面再鋪上一層蔥(右圖)。

開火,大火燒開後馬上轉小火,慢燉1個半小時到2個小時。

…… 在漫長的等待時間中,請不要忘記時不時去看一看有沒有燒乾哦 …… 燉完後,將五花肉和湯汁轉移到另一個容器內,上鍋蒸半個小時。

- 大功告成 -

東坡肉

肥而不膩,酥而不爛你做到了嗎?實驗員補充筆記

首先,據說浙江人民做這道菜,首選金華特產「兩頭烏」豬肉哦!至於紹酒,即紹興花雕類料酒,而不是調配的蔥姜料酒。

其次,傳統的東坡肉講究的是以酒代水,所以按理說整個過程不應該加水。

但是,如果萬一紹酒的量沒把握好,火候沒到卻發現快要燒乾了,那是該補放紹酒嗎?

實驗員覺得,若真遇上這樣的情況,還是加入熱水。因為中途再加酒下去,剩餘的時間會不夠新加入的酒精揮發,從而殘留過重的酒味。

另外,如果想要東坡肉看起來紅一些,可適當加入一些南乳汁著色。


今天為大家分享的美食是東坡肉,東坡肉也叫紅燒肉、滾肉、東坡燜肉,是眉山和江南地區特色傳統名菜。都是麻將塊兒的樣子,紅得透亮,色如瑪瑙,夾起一塊嘗嘗,軟而不爛,肥而不膩,是很多人喜歡的美食,在我家的菜譜中也是每個月幾乎都要來一次,米飯的絕佳搭檔。

食材主料:

帶皮五花肉:1000克 花雕黃酒:500克

冰糖:80克 鹽:2小勺 大蔥:80克

生薑:50克 老抽生抽:1:2 500克 生抽:500克

烹飪技巧及製作步驟:

1、五花肉洗乾淨切大塊,用細繩捆紮結實,剪掉多餘的線頭。

2、花雕黃酒、大蔥切段,生薑切片備用。

3、將蔥和薑片墊到砂鍋底部,放入肉塊,倒入醬油、冰糖。

4、按照步驟大火煮開,小火燜到時間就直接可以出鍋了。


豬肉的吃法從古至今似乎就是最多的,豬肉也許沒有羊肉那麼香,沒有羊肉那麼鮮嫩,但是大家對豬肉的偏愛還是不能被忽視,這麼說來,豬,似乎也是一個很討喜的動物呢!豬蹄,豬骨,豬舌,豬鼻,豬肚,豬耳,豬尾......隨便數一數就有了很多種花樣,這也源於大家對於豬肉的喜愛。你也許會說,我幾乎是天天吃豬肉啊,怎麼沒發現呢?今天要給你介紹的就是八戒身上的美食,來看一看富含膠原蛋白的豬肉有什麼特別之處吧!

醬肘子

這是一道極具北京風味的美食,醬肘子的顏色是紅褐色的,因為浸潤了醬汁,整個肘子似乎都散發著醬汁的香氣。肉皮細膩富有光澤,即使冷卻之後剛剛從醬汁中撈出來一樣,似乎還能看見熱乎乎的冒著的熱氣,咬上一口香味都會黏在牙齒上一樣。醬肘子也確是一道讓人齒頰生香的一道菜,因為在鹵煮的時候,肘子善過得肉就已經是爛熟的狀態了,冷卻之後口感變得更加軟糯,肥而不膩的醬肘子是愛美人士的首選。吃完棗紅色的醬肘子想必氣色也會如醬肘子的色澤一般,光滑細膩,紅潤有彈性!

醬肉

醬肉的肉一般是純的瘦肉,多是蹄膀肉,這裡的肉精細不肥,口感十分好。醬肉也是需要醬汁的,切下一坨上好的蹄膀肉,放在熬制好的醬汁里,小火慢慢的熬煮,一個晚上之後肉里就浸透了湯汁,表層的肉顏色變得鮮紅,這個時候也可以涮上一層醬汁,放在烤箱中烘烤一下,表皮就會烤焦,再加上醬汁的滲入,整塊肉似乎都散發著金黃色的光芒,這樣的醬肉怎麼讓人抗拒!醬肉直接吃味道就已經十分良好了,也可以蘸上醬料,這比較適合喜好重口味的小夥伴,肉的香味混合醬的辣味,不讓人食慾大開都對不起這道菜的知名度!

東坡肉

北宋詩人蘇東坡即使被貶也還是不能放下對美食的追求,這道東坡肉就屬於浙江菜系,東坡肉色香味俱佳,深受當地人的喜愛,因為其入口肥而不膩,酒香十足,便更加受大家歡迎了,逐漸這道菜就成了遠近聞名的名菜。小火慢燉,不需要加過多的水,將肉的水分濃縮成精華的湯汁,還有酒的香氣使之生化,即使是肥肉也變得香味十足,吃一口東坡肉才能讓你體驗到什麼叫唇齒留香。吃的時候可要注意,不要吃了五塊之後發現自己醉了哦!

香辣耳絲

看起來晶瑩剔透的耳絲一般都是作為冷盤的,將經過鹵湯鹵過或者是醬過的豬耳切成細絲,放上小蔥蒜瓣香油拌一拌,即使是一道很平凡的下酒菜也夠你好喝一壺了!豬耳很有營養,膠原蛋白很高,脂肪含量又很少,很適合愛美人士食用,補血益氣,被稱作「順風」的豬耳可是別有一番妙滋味的。「順風」入口又脆又具有韌性,這種奇妙的口感有點像海蜇絲,但是在咀嚼之後又會品嘗出鹵湯的香味,下酒的好菜要的就是這種口感啊!

紅燒肉

紅燒肉用的是五花肉,做法和五花肉很類似,但是紅燒肉需要加水,湯汁需要小火煨煮出來,加上紅糖,讓五花肉在小火的煨煮的過程中吸收湯汁,湯汁變得粘稠。一般是要加上紅棗的,紅棗的香味可以讓五花肉變得更加濃香,營養價值也更高,補血益氣的佳品非他莫屬。就算是不吃肥肉的人看到這樣誘人的紅燒肉怕是也抵擋不住,甜膩滋潤的肉皮,即使不吃肥肉也是要嘗一嘗的。

以上就是很有特色的豬肉吃法啦,不知道你是不是每種美味都領會過呢?這可謂是老祖宗留下來的美味,不親自嘗試一通可是會真的後悔的哦!


紅燒肉是一道著名的大眾菜肴,屬於熱菜。其以五花肉為製作主料,最好選用肥瘦相間的三層肉(五花肉)來做,做法多達二三十種。

紅燒肉的烹飪技巧以砂鍋為主,肥瘦相間,香甜鬆軟,入口即化。紅燒肉在我國各地流傳甚廣,具有一定的營養價值

紅燒肉中的化學反應

紅燒肉是中華的一道經典名菜,口感肥而不膩、軟糯香甜,是老少皆宜的美食。同時,紅燒肉還富含膠原蛋白,是美容養顏保持肌膚彈性的好菜。當然,紅燒肉味數甜,不可多吃,有高血糖和高血脂的患者慎吃。紅燒肉的烹飪技巧以砂鍋為主,肥瘦相間,香甜鬆軟,入口即化。紅燒肉在中國各地流傳甚廣,是一道著名的大眾菜肴。

幾個疑問:

紅燒肉為什麼是褐色的?

1912年法國化學家L.C.Maillard發現氨基酸或蛋白質與葡萄糖混合加熱時形成褐色的物質。這類反應稱為美拉徳反應。只要溫度不高,燒紅燒肉時,產生的褐色物質不僅無毒,且香氣撲鼻,色澤誘人,是紅燒肉成為美食的功臣。

紅燒肉怎麼做才好吃?

燒紅燒肉時要加糖,糖除了調味外,還會增加香味和色澤,有很多高手燒的紅燒肉味道很好,除其他佐料外,關鍵是他們加糖的量、火候處理得當,產生的美拉德反應產物好,無意中成了美拉德反應的高手。

做法:

材料五花肉、老抽、八角、姜、胡椒粉、火麻油、冰糖、大蒜、鹽

步驟

1、準備材料,五花肉洗凈,切成麻將塊大小;

2、鍋燒熱放火麻油,爆香薑片大蒜花椒八角;

3、倒入五花肉翻炒至兩面微焦,加入料酒或者白酒、醬油、冰糖;

4、轉入砂鍋加適量開水,慢火燜一個小時,要注意經常翻身,一方面均勻上色,另一方面避免豬皮粘鍋。出鍋之前撒點胡椒粉和鹽就可以了。

5、盛出,擺好,胃口會更好。

因為有太多的做法,以上是一種紅燒肉做法,更多的做法可以關注頭條號「崛朗美食」

紅燒肉我專門做了一道「盤龍五花肉」 是屬於五花肉的巔峰之做可以看下面視頻

{!-- PGC_VIDEO:{"status": 0, "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3b0e0000066c042025cf", "media_id": 1577886415237134, "vname": "u79d8u5236u4e94u82b1u8089.mp4", "vid": "2d4bc07a07b743abab89ffa0923aa750", "vu": "2d4bc07a07b743abab89ffa0923aa750", "neardup_id": 16014725639981012037, "sp": "toutiao",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3b0e0000066c042025cf", "external_covers": [{"mimetype": "webp", "source": "dynpost", "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3aba00092303601b44d4", "thumb_width": 640}], "thumb_width": 640, "item_id": 6467511330197733901, "video_size": {"high": {"h": 480, "subjective_score": 0, "w": 854, "file_size": 7903385}, "ultra": {"h": 720, "subjective_score": 0, "w": 1280, "file_size": 16754238}, "normal": {"h": 360, "subjective_score": 0, "w": 640, "file_size": 5341463}}, "duration": 113, "user_id": 68343962222, "group_id": 6467511330197733901, "md5": "9eada98f87ee04a5e9f642160c37c1e6", "hash_id": 16014725639981012037} --}

喜歡就點個讚唄,或者跟我們進行互動探討。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頭條號「崛朗美食「,崛朗美食、食之有味!


1.東坡肉

說道「東坡肉」, 其實有很多種「東坡肉」,比如,有杭州"東坡肉"、黃州"東坡肉"、江西永修"東坡肉"、江蘇揚州和蘇州"東坡肉"、雲南大理"東坡肉"以及蘇軾故鄉四川眉山"東坡肉"等。東坡肉是眉山和江南地區特色傳統名菜。東坡肉在浙菜、川菜、鄂菜等菜系中都有,且各地做法也有差異,有先煮後燒的,有先煮後蒸的,有直接燜煮收汁的。東坡肉相傳為北宋詞人蘇東坡(四川眉山人)所創製,最早發源地是四川眉山。原型是徐州回贈肉, 為徐州「東坡四珍」之一。

2.紅燒肉

紅燒肉是熱菜菜譜之一。以五花肉為製作主料,最好選用肥瘦相間的三層肉(五花肉)來做。

紅燒肉的烹飪技巧以砂鍋為主,肥瘦相間,香甜鬆軟,入口即化。

紅燒肉在我國各地流傳甚廣,是一道著名的大眾菜肴,因此紅燒肉也有很多做法, 比如:板栗紅燒肉,洛陽紅燒肉,還有家庭紅燒肉等等、當年,紅燒肉是已故的毛澤東主席的最愛,有毛氏「紅燒肉」之稱。

那麼東坡肉和紅燒肉的主要區是什麼呢?

東坡肉的特點:

以薄皮嫩肉用名酒燜制此菜,因此色澤紅亮,味醇汁濃,酥爛而形不碎,香糯而不膩口,其獨有的「燜香」是最大的特點。

紅燒肉的特點:

入口即化,是紅燒肉的最大特點,與「東坡肉」的「酥」和「燜香」形成對比。因為,紅燒肉是小火燉的,而且是慢慢燒著,吃的是工夫,因此,燒出的紅燒肉顏色特別亮,味道也足夠,最重要的是肉裡面的油絕對已經給熬出來了,肥而不膩。口感一流。


我是來回答區別,而不是回答哪個更好吃的嘿嘿,畢竟蘿蔔白菜各有所愛嘛。

紅燒肉不用說,幾乎是每個家庭的拿手菜,並且每個家庭至少都有一個製作紅燒肉的方子,至少一個。使用這個方子做出的紅燒肉,是一切餐館、一切星級大廚都無法做出的美味,只能靠心手相傳。

父母毫無保留的傳給了子女,子女卻總覺得自己做的差點什麼,因此,永遠能懷著「家裡的紅燒肉是最好吃的紅燒肉」的心情,一次次的回到家裡,一次次的承歡父母膝下作小兒女狀,無論年紀多大,無論走得多遠,家裡的紅燒肉都是腸胃的牽絆。

那麼東坡肉和紅燒肉是一回事嗎?理論上來說,它們可以是一回事,但為了豐富菜品起見,還是各自安好為好。

最基本的一個不同點是:東坡肉不需要紅燒,但需要蒸,所以東坡肉一般都是裝在一個燉罐里一方一方的端上來的,紅燒肉則不需要蒸,直接紅燒入味燜一會兒就行。

從口感上來說,東坡肉可能追求入口即化的口感,紅燒肉則多少還需要一些嚼勁才好。

從造型上說,東坡肉是用一整方豬肉烹制,大方塊的豬肉可以不拆小,等到上桌吃的時候,才以筷子鉗小。紅燒肉則都是大小几乎相等,適宜於一口一個的小方塊。

在製作過程中,東坡肉翻動不大,皮朝下置於鍋內,直至入味熟透基本都不需攪動,紅燒肉則需要時不時的翻攪上色。

但若論起好吃來,真的各有所愛嘍。

(圖片整理自網路)


題主好,我是愛做美食的壯壯媽,我喜歡做純手工、零添加的美食,希望我是你正在找的那個能為你提供答案的人。如果你滿意我的回答,請點贊,請關注,請多支持我,我會為喜歡美食的朋友提供更多美食做法和優質回答。

{!-- PGC_VIDEO:{"thumb_height": 480, "thumb_url": "5aab000fe20600014b57", "vname": "", "vid": "21325faadf174bf68f5629ea32be578b", "thumb_width": 360, "src_thumb_uri": "5aab000fe20600014b57", "sp": "toutiao", "update_thumb_type": 1,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5aab000fe20600014b57", "video_size": {"high": {"duration": 34.0, "h": 640, "subjective_score": 0, "w": 480, "file_size": 912684}, "normal": {"duration": 34.0, "h": 480, "subjective_score": 0, "w": 360, "file_size": 620888}}, "duration": 34.0, "file_sign": "9b9db7645334bb475b5a3a4c00fb491d", "md5": "9b9db7645334bb475b5a3a4c00fb491d", "vu": "21325faadf174bf68f5629ea32be578b"} --}


紅燒肉跟東坡肉最大的區別在於,紅燒肉用水煮,而東坡肉用的是黃酒,口感差不多,至於烹飪方法也不複雜,我把我常做的方法分享給你吧,你可以做來試試看:

說到東坡肉和紅燒肉相信很多小夥伴都會分不清,其實這兩者之間最大的區別在於,紅燒肉用水燜煮至酥爛而東坡肉用的是黃酒,而且東坡肉除了焯水煮的時候是不放一滴水的,那麼這期的美食教程,天健美食坊就來給大家分享這一道色香味俱全的東坡肉吧,想學的小夥伴趕緊圍觀吧!喜歡美食的小夥伴也記得關注我哦,我每天都會更新不一樣的美食教程噠!

首先準備食材:

五花肉 X 500g

冰糖,薑片,蔥段,八角,桂皮,香葉,生抽,老抽,紹興黃酒 X 各適量 (詳細用量請看內文)

食材準備好之後,我們先來處理食材,起鍋加水,把五花肉冷水下鍋,加入薑片,大火煮沸,水煮沸後,有浮沫撇去浮沫再煮幾分鐘,五花肉煮至8成熟後即可撈起,撈起後表皮如果有豬毛就拔乾淨,沒有就用菜刀稍微刮一下,然後切成麻將塊大小的小塊!

五花肉切好之後,準備一湯鍋,在鍋底墊上一層蔥段,再墊上一層薑片,接著把切好的五花肉,一塊一塊的放到薑片上面!

放好五花肉之後,倒入沒過五花肉的紹興黃酒,再加入3個八角,1小塊桂皮,5片香葉,加入1湯匙的生抽,加入少許老抽(約1茶匙),加入5小塊冰糖,然後蓋上鍋蓋,大火煮開,鍋里的黃酒煮開後,轉成小火慢煮1個半小時!

時間煮得差不多,鍋里的黃酒酒精基本揮發變成所剩不多的湯汁,這時準備一口砂鍋,然後把煮好的東坡肉轉移到砂鍋,有皮面朝上,整齊的擺放好,然後蓋上保鮮膜,起蒸鍋,蒸鍋上汽之後,把裝有東坡肉的砂鍋放入到蒸鍋當中,蓋上鍋蓋再蒸30分鐘!

30分鐘後出鍋,把保鮮膜去掉,淋上鍋蓋煮鍋里剩下的湯汁,再撒上一些蔥花點綴一下,這樣一道色香味俱全,美味可口,好吃下飯的東坡肉就做好了,看起來是不是特別有食慾呢!學會了的小夥伴們喜歡的話就做來試試看吧,保證能夠讓你眼前一亮!

好啦,這期的美食教程【東坡肉】就到這裡!

如果你在閱讀的地方有看不明白的步驟,請在本文下方留言說明,我看到後會馬上回復你噠!如果你有更好的做法也可以留言分享!

感謝你的閱讀,我們下期再見!


二者的工序是完全不同的。紅燒肉講究的就是要肉色泛紅,這是通過炒糖色炒出來的。紅燒肉的皮該是外面稍稍有點硬,甜,肥肉能看到,但是吃起來不膩,紅燒肉是越燒肉越入味也越結實。而東坡肉則是燉和蒸出來的,整體是香滑的口感。夠火候的東坡肉,肥油基本上已經化得只剩下很少一部分,而這些油分在蒸的過程中滲透到肉質裡面去,因而越蒸越嫩。 我家不吃紅燒肉,唯有一樣例外,那就是「東坡肉」。 十幾年前青年東路有一家路邊小店,老兩口就只賣一味東坡肉,三種規格:全肥、全瘦、半肥半瘦,裝在瓦罐中外賣,10元一罐兒,回頭還能退罐。我下班路上總愛捎上一罐,能吃兩三頓,那味道真是好吃,卻不知是否正宗地道。後來老兩口不做了,我家竟攢了一堆瓦罐沒處退了。再吃是在濟南一家招牌好大的浙江菜館,看到樣品擺得漂亮:一個個紫砂陶罐,一罐一塊兒肉,很高級很誘人的樣子。點來一嘗,又粗又硬、滿口肥油,當即吐出,心中糊塗,不知道東坡肉到底該是啥滋味了。某年去杭州,在西湖邊兒的樓外樓吃飯,向服務員打聽特色菜式,服務員脫口即說東坡肉,我說不好吃,服務員極力推薦,要我們一定得嘗嘗。好吧,先來一客——同樣的紫砂陶罐,同樣的一塊肉,一入口中,滿口肉香,肥肉不膩,瘦肉不柴,入口即化,比當年吃到的路邊瓦罐又美味了許多——那才是蘇東坡形容過的真正的「美」啊。 然而不能住在杭州,也不可能為了吃塊兒肉專門跑到杭州,要想吃只能自己做。好吧,我查菜譜、找配方、看視頻,買肉、燉肉;再買肉、再燉肉……還別說,折騰幾回後,還真讓我做出味道差不離兒的東坡肉了—— 不放一滴水,只用上好的醬油和紹興黃酒,調味只有冰糖和蔥姜,也不用一滴油,只讓五花肉自身的油脂去慢慢自浸自潤,卯足火候,燉出肉皮金紅油亮、入口軟糯即化、讓你吃了還想吃的極品紅燒肉! 當年蘇東坡用黃酒燉肉,犒勞疏浚西湖的民工和百姓,形容燉肉的方法——「少著水,慢著火,火候足時它自美。」當真是燉肉的真諦。 東坡肉 材料: 主料:上好帶皮五花肉800g 調料:醬油100ml,紹酒300ml,冰糖40g,香蔥、生薑適量 做法: 1、五花肉整塊兒焯水定型,中間翻面; 2、用刀刃反覆刮蹭焯過水的肉皮,颳去雜質和細毛; 3、切成麻將大小的肉塊; 4、砂鍋底部鋪上一層折斷的竹籤; 5、先鋪上整棵的小蔥和切成大片的生薑; 6、再碼上肉塊,此時肉皮朝下。 7、加入醬油; 8、加入紹酒; 9、加入冰糖; 10、上火,大火燒開後,轉微火,蓋上鍋蓋慢燉3個小時; 11、中間打開鍋蓋,將肉塊翻面,這時肉皮朝上; 12、燉好後的肉塊,小心移入耐熱容器; 13、原湯汁去除蔥姜和竹籤,儘可能去掉表面厚厚的油脂,澆在肉塊兒上; 14、蒸鍋上汽後,放入肉塊,表面蓋上保鮮膜,大火蒸30分鐘即可。 貼士: 1、五花肉整塊焯水是為了方便刮除肉皮上的雜質,特別是細毛。經過焯水後,肉皮已經有點兒熟了,很容易就能將細毛刮除。刮乾淨的肉皮很容易就能燉出紅亮的顏色。 2、砂鍋底部先鋪上竹籤,是為了防止肉皮粘鍋底。有竹篦子最方便,我沒有,用折斷的竹籤起同樣的作用。 3、給肉塊翻面和移入別的容器時,一定要小心,別把肉塊弄碎了。 4、3小時的燉煮,肉其實已經很熟爛了,只是不夠香,再蒸30分鐘,那就異香撲鼻了。 5、蒸的時候蓋保鮮膜是為了防止水汽進入容器,影響口味,如果是有蓋的燉盅就最好了。如果擔心保鮮膜的安全問題,蓋上個大盤子也是可以的。 6、長時間的燉煮和蒸,是東坡肉肥而不膩、瘦而不柴的訣竅——肥肉中大量的脂肪被燉煮出來,脂肪又被瘦肉吸收一部分,肥瘦互補,鮮香軟糯,入口即化。想來有些酒店餐館做不到,還是心疼火候的緣故吧。想吃,泡上一壺茶,捧著一本住,守著你的小砂鍋,慢慢燉吧! 7、可以一次多做點兒,吃多少蒸多少,其餘的密封放進冰箱冷藏,什麼時候吃什麼時候蒸,保存3、5天不成問題。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