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蛋營養豐富,是非常好的補充營養的選擇。很多媽媽都會在寶寶4—6個月大的時候就會開始嘗試給寶寶吃雞蛋。但是雞蛋的吃法也有講究,如果吃的不對,寶寶就不能吸收到雞蛋的營養物質,等於白吃了。就營養的吸收和消化率來看,煮蛋為99%、炒蛋為97%、嫩炸為98%、老炸為81.1%,用開水或牛奶沖蛋為92.5%,生吃為30%~50%。因此,煮雞蛋是最佳吃法,但要注意細嚼慢咽,否則會影響營養的吸收和消化。

煮雞蛋要注意些什麼?

  雞蛋正確的煮法是,冷水下鍋,慢火升溫,沸騰後綠豆火煮2分鐘。停火後再浸泡5分鐘,這樣煮出來的雞蛋蛋白嫩,蛋黃凝固又不老。

  雞蛋煮沸的時間不同,人體的消化時間也有差異。「3分鐘雞蛋」是微熟雞蛋,最容易消化,約需1個半小時消化;「5分鐘雞蛋」是半熟雞蛋,人體消化需要約2個小時;煮沸時間過長的雞蛋,人體消化約需要3小時15分鐘。

  一天吃多少雞蛋最合適呢?

  雞蛋是高蛋白食物,如果食用過多,可導致代謝產物增多,同時也會增加腎臟的負擔。一般來說,孩子和老人每天吃1個,青少年及成人每天吃2個比較適宜。

  是單獨吃還是和其他東西一起吃?

  雞蛋不宜單獨吃,最好和麵食(碳水化合物)一起吃,這樣可以提高蛋白質的利用率。有些人早餐只吃個雞蛋、喝杯牛奶,這樣雞蛋中的蛋白質會流失,如果能同時吃一點麵包或饅頭,就可以使雞蛋中的蛋白質被留住,最大限度地被人體吸收。

  哪些吃法要不得?

  現在的人吃雞蛋的花樣越來越多了,但有些吃法是有害健康的:喝生雞蛋、啤酒中加生雞蛋、開水沖雞蛋等,這些吃法都不對,因為雞蛋中的生物素對人體是有害的,而這些吃法不能破壞掉生物素。

  蒸著或煮著吃,蒸雞蛋羹、荷包蛋、帶皮煮雞蛋都是很好的吃法,炒雞蛋也行,但最好不要吃煎雞蛋,因為雞蛋煎黃或煎糊都會使蛋白質變性。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