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個例子,很多人很早就喜歡民謠,但是這幾年民謠大火卻讓原本喜歡民謠的人高興不起來,並宣告著:不要將小眾變成大眾。

有時候我在想,喜歡小眾的東西讓自己得到放鬆還是凸顯自己的特別。始終沒想出最終答案,想看看大家的想法…


突然有一天,我意識到一個問題。

當我們有了希望自己與眾不同,追求小眾的想法的時候,其實我們已經是大眾主流了。

因為從某種意義上而言,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與眾不同。
其實對於民謠。我是捨不得它被許多人所周知的。我不知該怎樣表達我的態度。我只不希望它變的人們張口即來。變的廉價。像大賣場老劉那首恭喜你發財。很珍貴的東西參雜了記憶和故事。有一天被人扒開赤裸裸的出現在大眾的視線里。說實話。我挺難受的。民謠雖小眾。但它唱的是心聲。懂得人自然懂。現如今喜歡民謠的人越來越多。不知道是隨波逐流還是真的聽懂了民謠。個人認為民謠不必要變得大眾。它就一直當做喜歡民謠的人的內心裡的一塊凈土就好。

就像自己藏起來的秘密被人發現了 本來自己可以偷偷的欣賞 一下子變成了大眾的


因為……會失去原本的純粹吧,人一多,就容易引起爭論,在爭論中大家幾乎都希望你同意我的觀點,而不是我被你說服,然後深入探討,其實就跟吵架一樣讓人難受,吵到最後已經不是問題本身,而是我對還是你對,還必須得出個所以然;還有……小眾到大眾轉化中,會集多數人觀點、意見到小眾原本的文化理解中,比如說原來只有一家店可以做出一種特色菜,顧客很多,生意紅火,後來其他店家看它這麼掙錢,於是也開始做這種菜……慢慢的越來越多店家做這種菜,所以口味就變得千奇百怪起來,主體上會趨向於迎合顧客需要,所以菜味兒就會變得平淡無奇了。——————————————————————以上僅僅是我個人觀點和理解,歡迎探討,因為原來我也是小眾文化一員,不過近來所喜歡的小眾文化越來越有點趨向大眾的感覺,所以也有思考這方面的東西……
感覺自己老婆被萬人輪了


今天看到我喜歡的美番,以前很小眾的,突然在知乎上看到了什麼推薦神番,什麼豆瓣評分高,什麼還有幾千人點贊。我突然一陣噁心。這種心理大概出於自私。和愛一個東西一個人差不多。反正我是這樣。我喜歡的欣賞的理解甚至珍惜的東西被少部分人知道我就高興,我覺得我佔有它的一部分它也佔有我的一部分情感,當你火了那多人喜歡你,我覺得我就失去了你,我就討厭你們,你們懂它嗎?!這麼糟蹋!(後來我明白了一件事,不管你喜歡不喜歡一個東西或者是人,你對它的愛都只有那一段時間,時間過了大概你也不怎麼喜歡了。就算你經常懷念它。大概人就是這樣自私。)

2018-01-27重新編輯:

作為小眾粉絲,我們可以允許你做我們這些粉絲的中央空調,但我們無法原諒你成為普羅大眾的溫泉旅館。

原答案:

有一種人是真的害怕小眾變大眾之後變味,但有一種人是因為小眾變大眾之後,自己就不再特別。

第一種人多少有點杞人憂天,例如最近大火的民謠以及有燎原之勢的說唱,它們被越來越多人看到和接受,但他們的味道並沒變,民謠該是什麼樣子還是什麼樣子,說唱應該什麼感覺還是什麼感覺。

第二種人就是純粹閑著沒事做,宅在家裡「葛優躺」順便燃燒自己的抖M之魂來找罪受的人,他們對自己特別不特別的認知竟然是來自上一秒被捧到紅得發紫,下一秒就被噴得體無完膚,來得意外,去得突然的所謂潮流,到頭來不過是沒有主見的卑微靈魂罷了。

反感的是大眾並不真正的了解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