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克、美邦、金帝、貝因美,這些中國品牌被相當數量的中國消費者誤認為是外國品牌;

玉蘭油、碧柔、達能、養樂多,這些外國品牌被誤認為是中國品牌。

麥肯錫今天發布了2017年中國消費者調查報告。調查訪談了近1萬名18至65歲的中國消費者,他們來自44個城市和7個農村鄉鎮。

關於中國消費者的品牌認知,這份報告的一個發現比較有意思。

一方面,很多早早進入中國市場的國際化品牌,如玉蘭油(Olay)、碧柔(Biore) 和旁氏(Ponds)被不少受訪者誤以為源是中國品牌。酸奶產品中,45%的消費者以為法國的達能(Danone) 是國產品牌,48%的消費者則把日本的養樂多(Yakult)當成國產品牌。

另一方面, 一些中國品牌極力把自己包裝成國際范兒。45%的受訪者以為嬰兒奶粉品牌貝因美(Beingmate)是進口品牌。在服裝品類中,已經有76%的消費者更青睞本土品牌,而美特斯邦威仍被45%的消費者認為是外國品牌。

如今呢,正如麥肯錫報告所說,往年中國消費者對外國品牌表現出濃厚的興趣,漸漸地,人們的視線轉向本土品牌,大家更關心性價比、品質和服務。

於是,你能看到越來越多的國產品牌非常自信地取了中國味兒十足的名字,華為、小米、李寧......而這些品牌都在走向全球。當然了,一個中國品牌想走向全球,品牌名或者英文名,最好能讓老外也朗朗上口。

大家說說看,你知道有哪些中國品牌,從一開始就取了洋名字,甚至希望消費者誤以為是國際品牌的?馬克華菲?達芙妮?喬丹體育?ABC KIDS?......

內容來自:老虎財經


美寶蓮是國產?在逗我?我理解錯了國產這個詞?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