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作品中的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相對立,指對自然或社會現實進行客觀呈現的文學,通常以剖析社會問題為己任。許地山的創作大致可分為前後兩個時期,前期以迷幻空靈的浪漫主義風格為主,後期則表現出較為強烈的現實主義色彩。具體而言,許地山後期小說《春桃》等的現實主義特色主要表現在人物形象和社會背景這兩個方面。

一、人物形象:主宰命運,獨立人格

與許地山前期作品《命運鳥》等相比,《春桃》中的人物形象更具現實色彩。春桃是善良堅強的勞動人民的代表,又是豪爽、俠義又潑辣個性的化身,她是真實又生動的,遂而成為現實主義的典型人物。

春桃在逃難過程中與劉向高相愛並同居,後又偶遇已殘疾並淪為乞丐的丈夫李茂,後經一番矛盾糾葛之後,三人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獲得一個令人既驚又嘆的喜劇結局。

和許地山筆下的其他婦女形象一樣,春桃亦是在苦難中喘息掙扎,受著命運的無情擺布。但與以往形象的不同之處在於,春桃確是許地山小說中真正作為"人"的勞動婦女形象,是廣大勞動人民的普遍代表。

春桃始終是自己命運的主宰者,無論是兵亂、逃難,抑或拾荒,在一切苦難面前,她從未低頭,她堅守著自己的生活陣地,集直率、洒脫、樂觀、自信、潑辣於一身。不慣洋人"臊味",便任性辭工;因著"不慣當差 ,又挨不得罵",就以拾荒為業,樂得自由。她積極樂觀又現實地直面生活,甚至勇敢地向生活挑戰,從未退縮氣餒。

在那樣一個夫權至上的社會裡,一女二男的家庭組合勢必招來非議和誤解,但春桃能坦然待之,表現出她對封建禮法的鄙棄,富有獨立自主的個性主義色彩。儘管李茂的初心不壞,立下契約要春桃"歸劉大哥",但她不能接受被夫權支配,敏感地察覺到人格受辱,義憤填膺地將"紅帖子"撕碎。如此驚世駭俗的舉動,顯示出春桃高貴而獨立的人格,意義深刻,引人深思。

二、社會背景:時代風雲,廣闊明朗

現實主義小說著重真實展現極富生活氣息和時代風貌的社會環境,《春桃》等後期小說正是如此。在《春桃》等後期作品中,人物不再單一定格於小知識分子和小市民,而是擴展到官吏、教員、留學生、資本家、科學家、傳教士、乞丐等,意在展現複雜豐富的社會生活。

從小說主題上來講,後期小說在抨擊現實黑暗的同時又不忘追求理想,在探求道德問題之時又有批判。在小說《三博士》中,漫畫式地諷刺男女洋奴的醜惡靈魂;《人非人》中,深刻揭露了國民黨官僚的淫亂下流,通過描寫妓女的非人生活對其寄予深切同情;《街頭巷尾之倫理》則是深刻展現了底層貧民的苦難生活。如此一幅幅畫面,構成一幅廣闊明朗的時代風雲畫卷,使作品印上了深深的現實主義烙印。

總之,許地山後期小說《春桃》等,通過塑造人物形象的典型性與獨立性,刻畫了廣闊明朗的社會生活畫卷,因而具有鮮明的現實主義特色。(作者/紫緣)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