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不讓用

而是不能用

和電影或者遊戲不同,

真實的諾曼底登陸戰上,登陸艇並不是沖灘的

而是在淺水區停下來由步兵完成最後一段水區

問題在於,海灘淺水區並不是都是小腿深的水

如果你去海濱浴場游個泳,

就會發現哪怕離開海岸十幾米遠

水深都能到達2米

諾曼底戰役中有大量士兵因為把浮力圈套在腰上而不是腋下而活活淹死

你還想讓士兵拎著死沉的鋼板防彈盾跳進過頭深的海水走十幾米?

MG42在100米距離上能擊穿13mm的鋼板

500米距離上能擊穿7.5mm的鋼板

如果要防彈,那麼鋼板得要至少15mm厚

二戰中美軍使用的LCVP登陸艇門寬大約3048mm

考慮到交叉火力和跳彈,防彈盾之間不能留出太大空隙,也就不能用單人尺寸的防彈盾

而且防彈盾不能半身高,不然機槍上下一掃一群瘸子

那麼假設單塊防彈盾1000mm寬,1800mm高,15mm厚

使用A36鋼板製造

那麼這樣一塊防彈盾多重》

466.2824 lbs,約等於211.5021千克

二戰時期,美軍單兵負重越為80lbs 到100lbs,也就是40kg 到50kg

現代美軍士兵負重超過70kg的時候已經有研究證明會極大增加運動損傷幾率

你讓登陸艇上的士兵身上背40kg,手裡拎著211kg

先不說能不能頂著MG42的彈雨衝擊走出登陸艇,跳進未知深度的海水

能不能走路都是問題


時代不同,人的思維方式也不一樣。美國獨立戰爭的時候,部隊還迎著子彈敲鼓進軍呢。

兄弟,你得考慮一下,這是登錄啊,以二戰的合金冶煉水平,步兵要帶著盾牌在灘涂上衝鋒,且不說負重問題,單單是行動起來都很不方便,這又不是古羅馬的龜甲陣


因為登陸艇要考慮到迅速卸下運載物並後撤,設計成開前門的方式是最簡單的,但是這個就造成了德國機槍手會將機槍口預先對準即將開門的登陸艇,給門後的士兵造成了相當大的損失

後來在太平洋戰場,美軍改進了方法,士兵能從登陸艇兩側下船,減少了傷亡


就算當時沒有防爆盾,那麼鋼板之類的也應該可以的啊,總比一開門就全滅好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