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所有符合移植條件的惡性血液病患者而言,一旦病情無法得到有效控制,醫師往往都會建議病人接受骨髓移植,但即便可以初步配型成功,也不意味著可以進行移植。

  開弓沒有回頭箭,骨髓移植「路坎坷」

  初步配型成功並不意味著可以進行移植,在HSCT之前,為了謹慎起見往往需要抽取供者和受者的血液進行二次配型。二次配型失敗者將會把資料返回到骨髓庫中進行查找,而二次配型成功即意味著可以進行HSCT。此時,骨髓庫工作人員將會再次謹慎地徵求志願者的意見,除非志願者表示完全同意捐贈,否則將不會進行下一步。

  志願者同意後,受者將會被送入醫院的無菌間,開始接受一種特殊的治療——使用遠高於治療劑量的化療藥物(一般為白消安+環磷醯胺)和大劑量放射線進行聯合放化療(俗稱「清髓術」)。

  這種治療的目的也很特殊:

  直接清除患者體內所有正常與異常的造血幹細胞,並摧毀患者當前的免疫系統,為迎接新的造血幹細胞做準備。

  「開弓沒有回頭箭」,由於這一步治療對患者造成的改變是不可逆的,因此在清髓術完成後需要儘快進行HSCT,否則輕微的感染就能奪去患者的生命。而志願者一旦在此時反悔,對患者的打擊將會是毀滅性的(之前國內也有過類似的情況出現,患者最終不得不接受了HLA配型不完全匹配的造血幹細胞)。

  患者的清髓術結束後,供者造血幹細胞的採集將會開始。在國際上,一般採取兩種方法採集造血幹細胞:

  骨髓抽取:過去常常使用的方法。將供者全身麻醉以後,醫生將會在供者的盆骨位置切開一個5mm的小口,並用特製的穿刺針穿入盆骨,採集少量的骨髓。採集完畢後,供者將會被復甦,採集的骨髓則會被放到特製的袋中,以靜脈滴注的形式輸注入受者體內。

  外周血採集:這是一種較為新興的方法,由於創傷小等特點而得以廣泛應用。在採集造血幹細胞之前,供者將會被注射一種名為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的激素,這種藥物一般被用於白細胞減少患者的治療,但也可以刺激骨髓中的造血幹細胞播散到外周血液當中。在連續五天注射G-CSF之後,供者可以前往骨髓庫,工作人員將會用機器採集血液中的造血幹細胞,並放到特製的袋內以供受者靜脈滴注。整個過程大約需要幾個小時的時間。

  輸注完造血幹細胞後,受者將會繼續在無菌房進行觀察,以等待造血幹細胞發揮功能。一般一兩周後,受者的免疫系統和造血系統將得到徹底的重建,而供者所損失的造血幹細胞也會由其餘造血幹細胞通過分化來進行補充,因此對人體並無明顯影響。只要HLA配型完全相合,受者的病情大多會很快得到緩解甚至治癒。對於移植後複發或發生GVHD的患者,骨髓庫將會再次聯繫供者採集淋巴細胞,用於對患者的治療。

  如果你對捐獻造血幹細胞很有興趣,下次獻血的時候不妨諮詢一下獻血站的工作人員,他們會為你介紹骨髓庫登記的相關事宜。

  『注』

  如果您對本文有疑問、對疾病與治療有不懂的問題,您可通過添加以下微信公眾號與醫生進行諮詢。

  血液病病友會微信公眾號:xyb56035035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