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我和自己的導師也在討論這個問題,何為藝術?這個問題說大也大說小也小。看你想從這個問題里得到什麼答案了?

盒子里其實什麼都沒有有的只是你想要的。

藝術理論觀點從古希臘開始談及

柏拉圖,藝術即模仿

大衛休謨,藝術即品味的對象

曼努爾康德,藝術即可傳遞的快感

亞瑟叔本華,藝術即展現

黑格爾,藝術即理想

尼采,藝術即救贖

托爾斯泰,藝術即情感交流

弗洛伊德,藝術即癥候

科林伍德,藝術即表現

克萊爾貝爾,藝術即有意味的形式

約翰杜威,藝術即經驗

瓦爾特本雅明,藝術即靈韻。

馬丁海德格爾,藝術即真理

西奧多阿多諾,藝術即自由

格拉斯·戴維斯:藝術即虛擬

莫里斯·魏茲:藝術即無定義

納爾遜·古德曼:藝術即範例

阿瑟·丹托:藝術即理論

喬治·狄基:藝術即習俗

門羅·C·比爾茲利:藝術即美感製作 肯代爾·沃頓:藝術即假扮

羅蘭·巴特:藝術即文本 亞德里安·派柏:藝術即戀物

卡羅琳·科斯梅爾:女權主義藝術 皮埃爾·布迪厄:藝術即文化生產

狄利·傑格德:藝術即文脈 克瓦米·安東尼·阿皮亞:藝術即後殖民

道格拉斯·戴維斯:藝術即虛擬

大體擴列了一些世界史中的哲學家,文學家,心理學家,女權運動領袖等等人物對於藝術的大體概括。

藝術的「美育」的作用在大眾教育里我覺得最重要的(僅僅是個人觀點)首先是啟發人作為動物的對於世界所有事物的「感知」反饋,人之為人的首要屬性是動物性,當人充滿或者說充斥著社會性的活在世界裡,那麼他就會有意無意的剔除自身的接受能力。例如:你明明不想在社交生活里繁冗的交涉卻不敢說不!藝術學教育就好告訴你,你可以做到說不!

其次,藝術終極的歸屬還是屬於一種科學,一種只是門類。既然是知識,而且是流傳千年的具有科學體系是的知識,那麼人類這個物種義務有責任將其傳承下去。

其次,回答你一個問題,是不是看不懂的就稱之為藝術,看不懂是現代,後現代藝術樣式的給「多數人」最直觀的感受。請注意,我說多數人代指,習慣性給某些事物下定義,從絕對的辯證法的角度去評議藝術作品,即這個作品想想講述啥,定下啥,告訴我一個啥樣的人生哲理。諸君請注意,生活一定比藝術更藝術!所以,藝術才能從生活中精鍊出藝術性來。就好比,你吃著火鍋唱著歌突然一隻很美的貓從你面前經過,哎!你覺得挺好!但你不會說,我靠,這個貓告訴了我啥樣的人生哲理一樣!藝術家,只不過將這樣的瞬間或者說藝術性的形式記錄並且通過藝術家的能動性創造了藝術作品而已。

安迪沃霍講一排超市的易拉罐搞成一幅畫,然後複製,這就是藝術作品。你特么上哪說理去!但是,作品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思維。MOMA倒置的小便池都能成藝術品,我靠這個世界瘋了?不然,這樣創作的藝術思維顛覆了幾千年的藝術創作習慣。

但是,優秀的藝術作品,(人人都可以說自己的東西是藝術品這個觀點是後現代派所認同的,但是冠以「優秀」這個稱謂是很難的)首先,你的藝術作品具有人觀能上的基本感受。一個餅我特么做三里地大,不得了震撼!牛逼!恭喜你,你在優秀這個路進了一步!其次,具有人類情感的普適性。所以,你這個三里地大的餅就被拍死了。最後,具有表達當下時代的變化,映照,映射,反饋,當然你的作品如果超越了時代認知體系,恭喜你那你就是比肩莎士比亞,梵高等大師的水平。所以,你仍舊可以說,我的三里地的餅是超越這個時代的作品,所以我們的時代多偉大,可以包容所有!

具備了,以上幾點,尤其是最後一點,具有時代的映射,反饋,表達,這樣的藝術作品無疑可以存留於世。如果,超越了時代那就迴流芳千古。我們可以從《俄狄普斯王》看到《哈姆雷特》看到《牡丹亭》、看到《格爾尼卡》,看到《等待戈多》。這些作品都有超越人類種族,膚色,國籍的認知共性,所以流芳百世不足為奇。所以,我們可以看到為啥日本人也可以演哈姆雷特,中國人也可以演,而且穿上現代的裝束,拿著毛瑟搶依舊不違和。(參照2015年版卷福飾演的哈姆雷特)就在於,哈姆雷特的人文思想具有人類認知的普適性。

這,總結起來一個字「美」。

藝術,從愛琴海飄搖,在美索不達米亞平原漫步,到小細亞細的淺灘上歌唱,睡眠在尼羅河的夜幕中。她,沉醉恆河的豐饒,感嘆黃河水的浩渺。富士山下的狂言是她的呢喃,百老匯的歌舞是她的裙擺。綿延不絕,香火不斷。藝術,是永不止息的美學傳承。

——————

對比一下

手法不盡相似,潑,我說句北方方言比較貼切,ci第一聲。


能讓你內心有所觸動的就是藝術。既然看不懂,那它對你來說就沒有藝術價值,沒心情去了解就暫時略過好啦,慢慢積累閱歷總有一天會理解的。


簡單來說藝術是一種表達方式和思維方式。


我覺得能夠讓你產生愉悅就夠了。


我對畫畫了解不多,它是否藝術無法評價

但藝術有評價標準,即是否好聽好看,是否打動你

其餘的,做戲的人努力做戲,配戲的人努力配戲,我這樣的旁觀者還是遠遠唏噓一聲,然後繼續活自己


為什麼這麼多人叫好?


就跟太極拳一樣 騙騙文化水平低的人還行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