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過亞美尼亞這個國家嗎?一般台灣人都感到很陌生。我的親友一聽說我會去亞美尼亞,就滿臉疑惑,有的還以為她是在非洲。其實她跟喬治亞(Georgia)、亞賽拜疆( Azerbaijan)、納戈爾諾卡拉巴赫(Nagorno Karabakh)都是位於南高加索山區。這些高加索國家都是默默無聞。東方國家,即使是日本,也罕見有觀光團來高加索山區旅遊。高加索山區遊客絕大部分是背包客。一般背包客會去喬治亞也會順道遊隔壁的亞美尼亞。我也不例外。關於喬治亞的遊記,請參閱拙作:「天生麗質難自棄:漫遊高加索山脈小國喬治亞( georgia)。」

 

armenia-map

 

   亞美尼亞就跟她的鄰國一樣;旖旎的風光、浪漫的唯美、巍巍的山峰、蒼鬱的山林、壯麗的幽谷、超塵的深壑,古老典雅的教堂、 百般風情,曠世絕美。

   別小看亞美尼亞這個小國在國際社會中沒沒無聞,她可是文明古國,已經有2500年歷史了,是世界上第一個基督教國家。歷史上亞美尼亞民族的傳統疆域是遠遠超過當今疆域的。因為在外族不斷入侵和壓迫下,亞美尼亞國的領土才不斷縮小,變成現在差不多只有台灣的三分之二大。1936年亞美尼亞成為蘇聯裡的一個加盟共和國,1991年亞美尼亞脫離蘇聯獨立。

   ↓亞美尼亞有自己的文化語言及文字,下圖是亞美尼亞文的手機廣告及基督教經典。文字完全不像拉丁字母。

 

armenian words

 

armenian bible

 

   但是這個國家卻也有一段悲慘歷史。1915年至1917年間,當時的土耳其帝國對亞美尼亞人進行種族大屠殺。據估計 ,受害者數量達到150萬之眾。這個大屠殺事件在世界歷史上僅次於希特勒對猶太人的大屠殺。但是土耳其政府至今拒絕承認。然而可悲的是,現今的國際社會只有現實的利害關係,哪有所謂的國際道義?這個大屠殺事件至今猶受國際社會所忽視,國際強權不像對待猶太大屠殺事件,態度非常低調而冷漠。不過亞美尼亞人可沒忘記國仇家恨,可非常有國格,關閉土耳其與亞美尼亞邊界。從土耳其邊界不能進入亞美尼亞。我從喬治亞進入亞美尼亞遊歷後想遊歷土耳其,不能直接從邊界進入土耳其,還得再繞道喬治亞進入土耳其。

     國仇家恨對亞美尼亞人來說固然沒齒難忘。可難得這個國家的政府似乎想带领人們穿越苦難,融入世界,飛向快樂。亞美尼亞政府積極發展觀光,獲得亞美尼亞觀光簽證可就遠比喬治亞容易多了。台灣可上網獲得21天的電子簽。那像喬治亞政府,好像很不歡迎外國觀光客,獲得簽證必先獲得邀請函(LOI)。亞美尼亞人們的生活態度似乎也是積極向上、樂觀大度,對觀光客特別是東方人可是非常親切友善。

   ↓在亞美尼亞,每天都有人要求與我合照。下圖這位女中豪傑ganard 修道院遇到我,笑著強摟我走。我心兒噗噗跳,哇塞!物以稀為貴!是不是女霸王要硬上弓,要強擄我這個東方小男人當『壓寨老公』?!那是受不住的沉重啊!我可是名草有主耶!?傳到台灣不僅得不到同情,不被譏笑,不羞死人才怪!阿彌陀佛!被她強摟走了一段路,陪她聊天,終於放了我這塊天菜!還真驚魂未定!

 

a1

 

     ↓在亞美尼亞,其實最讓人欣賞的風景就是亞美尼亞人。一般的亞美尼亞人,溫和、善良而含蓄著熱情。典型的亞美尼亞民族有著黝黑而粗曠的眉毛、自豪的鼻樑、古希臘雕像般的輪廓,讓人印象深刻。

 

a2

 

   ↓ 毫無疑問,亞美尼亞首都yerevan是全國文化、政治、經濟的中心。它其實早在7世紀就已是亞美尼亞人的首都了。儘管1920年亞美尼亞被併入蘇聯,成為一個加盟共和國。1991年蘇聯解體,亞美尼亞獨立,它一直都是亞美尼亞的首都。亞美尼亞政府似乎有意將yerevan規劃為休閒時尚的城市。這兒充斥著精品店及咖啡屋。夏日裡漫步在這個城市的林蔭大道,你不時會看到穿著時髦的當地人,將跑車停在路邊,然後一溜煙地鑽進一家咖啡館裡喝上一二杯咖啡。這個城市市中心有很多19世紀時代優美的廣場、圓環和磚造建築。也有很多博物館、紀念碑、花園、雕像。

 

a4

 

a5

 

a6

 

a7

 

a8

 

   ↓寬大的石階與平台、美麗的方形花壇、各種造型的藝術雕塑、由下而上如梯田般連綴而成的瀑布式藝廊是一種視覺的饗宴,來yerevan如果不漫步瀑布藝廊等於沒來yerevan。

 

a9

 

a10

 

a11

 

a12

 

a13

 

a14

 

   ↓沿著石階拾級而上,最上層就是亞美尼亞大屠殺50周年紀念館。1915年土耳其帝國在亞美尼亞境內展開血腥大屠殺。1965年4月24日,群眾紀念大屠殺50周年,聚集在首都Yerevan的歌劇院前舉行了規模龐大、通宵達旦的示威抗議活動。群眾高呼口號,譴責土耳其種族大屠殺事件, 要求當時的蘇聯政府施加壓力,追究土耳其責任。亞美尼亞從此揭開積極奮鬥、訴求國際道義與土耳其認錯、賠償、道歉的序曲,直到現在。示威事件後,亞美尼亞大屠殺50周年紀念館興建,就是在紀念這個歷史悲慘事件,提醒國人勿忘國仇家恨。

 

a15

 

   ↓歌劇院,蘇聯時代建築,是亞美尼亞文化遺產。也是首都Yerevan 地標。1965年4月24日種族大屠殺50周年大示威活動,場景就在歌劇院前。

 

a16

 

     ↓亞美尼亞雖是基督教國家,但是也包容回教。 這間藍色清ˊ真寺已近300年了。

 

blue mosque

 

 

     ↓yerevan也有好幾間古老教堂 ,下圖是yerevan19世紀教堂surp sargis

 

a17

 

     建於17世紀zoravar 教堂

 

a18

 

     ↓這間凸出於街角的細小教堂katoghike建於13世紀。有著珍貴的古老碑文。1936年當時的蘇維埃政府可能因為政治意識形態考量要要把它拆除。幸好由於排山倒海而來的抗議古蹟終得倖存。

 

a19

 

     ↓這是yerevan現代化大教堂,surp grigor lusavorich 。為慶祝基督教傳入亞美尼亞1700年-而建。2001年完工。原址為古時殘忍的行刑場。

 

a20

 

 

     ↓這座23公尺高的巨幅雕像叫亞美尼亞之母,坐落在yerevan城東邊公園裡。基座周圍布置有坦克車和噴射機。雕像手持一把鉅長寶劍,面對的方向正是土耳其邊界。這是亞美尼亞精神的象徵,抵禦外侮、不屈不撓。蘇聯獨裁者史達林雕像本來置放在這裡,蘇聯解體後就被搗毀。

 

a21

 

a22

 

     ↓別看亞美尼亞是個名不見經傳的蕞爾小國,它可是有幾處世界遺產的。Geghard修道院就在首都yerevan東南方數十公里地方。

Geghard修道院四周是懸崖絕壁。部分建築鑿山洞而建。所以修道院又稱洞穴修道院。修道院群最早建於4世紀,主要的教堂則是建於13世紀。Geghard在亞美尼亞文裡是刺矛的意思。原來耶穌被釘在十字架時,被尖矛刺傷。後來這支尖矛就被耶穌一個使徒帶來置放在此修道院。Geghard修道院名稱由此而來。不過現在已改放在echmiadzin 修道院。

 

a23

 

a24

 

     ↓在主教堂前廳西側有一間小小的石製禮拜室,建於13世紀初。中庭數支巨大圓柱支撐石造屋頂,屋頂開個天窗以便採光。大廳做為教學、會議用,觀光客及朝聖客多聚集在此。

 

a25

 

     Echmiadzin距首都yerevan西方約30分鐘車程,曾是亞美尼亞2世紀到4世紀時的舊都,被視為是亞美尼亞的梵諦岡。4世紀初,據說有個聖者grigor看到一道光從天上直洩到這地上,認為這是上帝的指示,就在此建立Echmiadzin大教堂。Echmiadzin因此教堂得名。Echmiadzin意即「適當地方」。

   ↓Echmiadzin大教堂是亞美尼亞第一個基督教堂,也是世界上最古老基督教堂,至今1800年歷史,經過幾次重建。2000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我去的時候,教堂正在整修中。

 

a26

 

   ↓Echmiadzin除了Echmiadzin大教堂外還有 surp gayane教堂(初建於6世紀)、 surp shogahat教堂(建於17世紀)、surp hripsime教堂(建於7世紀)。它們也都是於2000年被列為世界遺產。

 

a27

 

a28

 

a29

 

   ↓從yerevan搭車往東北方約一小時可抵sevan城,再由sevan城搭共乘小巴約十多分鐘後可到 sevan湖。sevan湖海拔1900公尺,足有八十公里長30公里寬,面積廣達九百多平方公里。亞美尼亞是個內陸國,沒有海灘。這裡氣候宜人,就成了亞美尼亞人避暑戲水的勝地。湖水溫暖,水波不興,我在這兒游泳可比在海邊還舒服。湖面景色真是變化萬千,隨著天候的變化,湖面顏色從璀璨奪目的湛藍到暗藍。湖邊光耀炫目,頃刻間又是蔭涼處處。

 

a30

 

a31

 

     ↓Dilijan在yerevan東北方,從yerevan搭車約1小時可到。也可由sevan城搭車,約半小時。Dilijan可算是亞美尼亞的瑞士,是亞美尼亞最宜人的地方。這裡充滿著自然美景,有著青翠的森林。早在蘇聯時代,這裡就是影視工作者演奏家作曲家畫家作家來此追夢和找尋靈感的地方

 

a32

 

 

     在Dilijan附近數公里地方又有兩個世界遺產。一個就是Haghartsin修道院,一個就是goshavank修道院。

     ↓Haghartsin修道院建於12世紀,隱身於一大片蓊鬱堅果樹林中。

 

a33

 

   ↓goshavank修道院坐落在一個小山村中。也是建於12世紀。goshavank修道院是當時亞美尼亞的文化中心之一。不僅有教堂也有圖書館及鐘樓。據說圖書館曾藏書15000冊,可惜在13世紀被燒毀了。

 

a34

 

   ↓從Dilijan搭巴士往西北方vanadzor約1小時,再由vanadzor搭巴士約1小時就可抵達Debed 峽谷。沿Debed 峽谷有著好多村莊,充滿了歷史文化的底蘊。有古老的教堂、禮拜堂和散聚各處的古石雕。這裡還有兩座世界遺產:Haghpat修道院和Sanahin修道院。

a35

 

     ↓Haghpat修道院建於10世紀,有如珍珠般細緻,就位於Debed 峽谷出口。深具古老魅力和建築美學。滄桑黯然卻是典雅肅穆,歲月磨礪猶不失軒昂氣宇視野很好, 可瞭望Debed 峽谷四周。

 

a36

 

 

     ↓Sanahin修道院位於一座小山丘上,建於10世紀,是令人入迷的複合式建築;久浸歷史長河,猶存幽魅光澤。高雅風韻,催發懷古幽情。這裡有些古老墳墓、昏暗的禮拜堂和中世紀古老的迴廊式學校。中世紀時,小學生們就坐在長廊的長椅上學習功課。

 

a37

 

 

a38

 

     ↓Debed 峽谷附近是亞美尼亞背包客的一個熱門聚集區。我住進這家民宿,便宜提供豐盛晚餐,還免費供應葡萄酒。在這裡認識各國背包客,民宿主人會與我們共進晚餐, 大家聚在一起聊天, 其樂融融。

 

a39

 

     ↓當你來亞美尼亞,可別忘了亞美尼亞這一道傳統美食dolma。

Dolma 在亞美尼亞語是添充物的意思。將米、南瓜肉、番茄、胡椒、茄子、鯖魚肉、魷魚肉、蚌肉、洋蔥、蘋果肉、豌豆、香草、混合米飯、牛肉、羊肉或豬肉,加上一點鹽等調味料用葡萄葉或甘藍葉包起來烹煮,這就是dolma。你看!營養是不是很豐富?如果不包肉,就是素食的了,也很受歡迎。背包客來亞美尼亞,如怕營養失衡 ,不妨多吃dolma。

 

a40

 

 

     我從Dilijan搭小巴往東南方進入小鄰國nagorno karabakh ,離開這小國就順道往Tatev修道院。Tatev修道院位於亞美尼亞東南部緊接小國nagorno karabakh邊界。建於9世紀,坐落在鄰近Tatev村,深壑峽谷懸崖邊一座玄武岩高台上。在14及15世紀,Tatev修道院曾主導Tatev大學科學、宗教、哲學等科目辦學事宜。(註:有趣的蕞爾小國nagorno karabakh我會.另文介紹)。

     ↓這座修道院下臨懸崖峭壁,青山翠嶺掩映,於夕陽殘照、晴空映襯中有種幽靜的,讓人忘卻心中雜念

 

41

 

     ↓亞美尼亞有著悲慘的歷史,在國際上也備受冷落。國際地位比起台灣其實也好不了多少,經濟狀況更是遠比台灣窘困萬分。可是這樣一個國家,人們臉上卻洋溢著歡笑和熱情。人們的眼神充滿了美麗的憧憬。這種民族積極樂觀開朗的特性從小孩子就可看出來。孩子們眼神充滿好奇心。外來一切的人物在孩童的世界裡都是神奇而美妙。一個個俊秀的臉龐凝視你的神情,就像一泓清泉般晶瑩剔透。看著他們,我心中的塵埃也就落下了。

 

42

 

 

a43

 

a44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