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人評論前輩先賢,難免融入些個人情感,按照理想的模式,重新塑造人物形象,神人諸葛孔明,正直黑臉包拯,好人直不疑,戲謔東方朔,陳平盜嫂,相如賣賦,有多少真憑實據?以訛傳訛,得一添十。彭澤令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過著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田園生活,貌似與世無爭,實則萬般無奈。試想一個讀書人,不被權貴接納,自命不凡,孤芳自賞,在任何一個時期都不會有自己的一席之地。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本身就是理想者臆造出來的美好願望,太平盛世與人無爭,免強能生存,如果戰亂頻繁,流離失所,那裡有桃花源般的凈土?命也難保住,何以談清高?因此,不論何時,都要積極的面對現實,為自己爭取生存的空間。不食周粟,餓死首陽山的伯夷叔齊,只有精神永存,對周王朝無絲毫損失,與其餓死,還不如戰死。既不吃嗟來之食,還想體面地活著,那就要積極入世,消積的宿命者才會歸隱山林,低吟淺唱,偶來松樹下,高枕石頭眠,山中無曆日,寒盡不知年。逍遙自在,如行雲野鶴,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神仙般的世界誰不羨慕。可是,這片刻的寧靜能保持多久?侵略者的屠刀絕對不留情面,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世外桃源人間仙境在哪兒?保境安民,才能安享太平,積極進取,才能更好生存!


《左傳》中寫道:「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三不朽。」陶淵明的詩歌能長存,很大的原因在於其「立言」,何為「立言」?正如唐代經學家所說:「立言,謂言得其要,理足可傳,其身既沒,其言尚存。」

古時候,每一朝代都有權貴,數量極多,而陶淵明只有一個。陶淵明的詩歌極具特色,可謂是開一代風氣之先,必然能青史留名。蘇軾說道:「 吾與詩人無所甚好,獨好淵明之詩,淵明作詩不多,然其詩質而實綺,癯而實腴,自曹、劉、鮑、謝、李、杜諸人,皆莫過也。」

陶淵明,田園詩派創始人,一位偉大的詩人。我們常說:「詩言志」,在陶淵明的很多詩歌中充分的表現了他守志不阿的高尚節操,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潔人格。

《歸園田居》是陶淵明最具代表性的組詩作品,一共五首,下面與大家分享其中的第一首詩。

《歸園田居·其一》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榆柳蔭後檐,桃李羅堂前。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戶庭無塵雜,虛室有餘閑。

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

公元405年,陶淵明僅做了八十多天的彭澤縣令,便辭官回家,終老田園,歸來後,作《歸園田居》詩一組。

這首詩用樸素的語言描繪出田園風光的美好動人。十餘畝地,草舍八九間,屋後榆柳成蔭遮,屋前桃李滿院,雞鳴狗吠,陶淵明將這些景物完美的統一起來,構成了一幅美妙的田園畫。正如蘇軾評價道:「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實美」。

「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直白的點明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對污濁官場的厭惡。

這首詩無論是景物的描寫,還是情感的表達,都做得十分出色,無可挑剔,這樣的詩作流芳千古是必然的。像這樣出色的詩作,陶淵明還有很多首,他的詩歌能長存是必然。


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而退隱田園,過著與無爭的世外桃源生活,這在當時以及後世,與追求榮華富貴的人群相比,永遠是一股清流。當人們為名為利所累時,自然會想起他的名句「採菊東離下,悠然見南山」。田園生活沒有大都市的喧囂,空氣也是清新多氧,舒暢無比。山川秀美,漁歌互答,豈不美哉!

「若無閑事心頭掛,便是人間好時節」,人生貴在開悟,明白做人的道理,不入官場,就沒有那麼多塵事打擾,靜心修身,宜樂天年,過著與世無爭的清靜生活,也好。

「進一時寸步難行,退一步海闊天空」。等懂進退,人生自然會「峰迴路轉」,「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遇事不要硬碰硬,講究方法策略,自然會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想想當年毛主席在遵義會議以前,在黨內不被重視,也有過「歸隱田園」的想法,但革命離不開毛澤東思想的指導,毛主席每次被請,都是紅軍生死存亡之際,救紅軍於水火之中,出奇謀獻良策,使革命之火不被熄滅。沒有毛澤東思想的指導,那會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國革命還要在黑暗中探索多少年。所以毛主席的偉大功績,永遠刻在人民心裡。毛主席是中國人民大救星,是舉世公認的。毛澤東思想永遠是我們的指路明燈。

感謝邀請,希望大家明白,人各有志,各人有各人的活法,不要把個人觀念強加在他人身上,你好名利,得到的是顯赫富貴,他好悠閑,享受的是清靜禪韻。人生最多百年,萬類霜天競自由最好。這才是尊重生命的尊嚴。

下面以「追求」為詩,與大家共討。

追求

七言詩

追求什麼貴自由,

各種捆綁不可求。

人貴明理通世道,

博古通今智慧收。

為官要為民做主,

一心名利貪官腐。

曾經富甲一方地,

一朝身敗變害蟲。

人生貴在修人品,

榮華富貴皆浮雲。

人品高潔萬人贊,

端午節到祭屈原。

陶淵明居陶翁庵,

田園詩篇代代傳。

回歸古意原生態,

貼近自然樂天年。


謝謝邀請。關於陶淵明的名氣,其實不是一開始就很大的,而是隨著歷史的演進而越來越被推崇。這一點和後代詩風和士人生活狀態的轉變有關。

至於陶淵明不事權貴的論斷也是值得商榷的,和他有關的權貴也並沒有湮沒在歷史長河裡。有很多人歷史文化地位還是不可撼動的。為什麼會覺得他們就沒名聲,那就是很多人不需要去認識他們。但是想研究六朝歷史文化,他們都是牛氣哄哄的,反而是陶淵明會相形見絀。

再者文學是多數人容易接觸和接受的學科,而專門的歷史研究卻屬於小眾,即使是現在風行的國學熱,古典文學熱,歷史熱,基本都是流於通俗表層的推廣傳播方式,而這些裡面汗牛充棟的史料文獻受眾里有多少人會真的去了解。從這點來講,陶淵明的形象被推崇剛好順應了臉譜化塑造的需要。

還有就是現在的風氣喜歡過度推崇某些人,而詆毀某些人,所以有些本來名氣名聲都不錯的卻被變相貶低。陶淵明的名氣名聲是比較光輝的,但他的名氣名聲變化跟各個時代風氣和觀念息息相關的,或者貶低或者拔高都有,並非一塵不變的。這就像古文和賦文的發展,在歷史上是此消彼長的,並非唐宋八大家就真的扭正了文風,而賦文就一蹶不振的。只不過這個時代的教育導向和文學導向把很多觀念導到需要的方向上去而已,自然就有了提問中出現的現象,而這現象不僅僅是陶淵明,還有很多歷史人物都有。

之前為了學陶詩,做過一點小功課,寫了一篇關於陶淵明生平和詩歌創作思想的文章,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查閱一下,並請指正。

【關於陶淵明生平及時代背景的整理及看法 - 今日頭條】https://m.toutiaocdn.com/item/6679202351326167563/?app=news_article&timestamp=1555641924&req_id=2019041910452301000806220572537A0&group_id=6679202351326167563&tt_from=copy_link&utm_source=copy_link&utm_medium=toutiao_ios&utm_campaign=client_share


關於陶淵明,其實已經被臉譜化了,而且只停留在他那幾篇流傳廣泛的詩文上去了解他。關於陶淵明的認識,本人做過一點功課,記錄了一點筆記,就用這篇筆記來當作我的回答吧。

關於陶淵明生平及時代背景的資料整理及相應看法

當前教育把歷史人物都臉譜化,展示給我們一張張死寂扁平的面孔,似乎每個歷史人物一輩子就一個形象,只負責做一件事,只有一種心情,保持一種狀態一樣。例如談起陶淵明,多數人首先想到的應該是一個「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超然脫俗的隱士形象吧。似乎他一輩子都在當隱士,只種田喝酒採菊看山,永遠都是悠然自得的心情,超然洒脫的狀態。如果真是這樣,那陶淵明不就成了一尊機械木偶,沒有了身為人的各種感覺,沒有了與人相處的各種情感了。歷史人物不是木偶,陶淵明自然也不是。他是有血有肉的人,有著多姿多彩的生活閱歷,豐富飽滿的情感體悟,在升沉榮辱中壯大了他的內心,煉就出影響一生的人格品質。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陶淵明也不是一天練成的。所以在欣賞陶淵明詩文時,首先有必要對他的生平和時代背景整理一番,一一對應入他的詩文中,探索他的心路歷程,精神熔鑄,靈魂鍛造,才能更好的感悟他詩文的深沉魅力和渾厚氣質。

關於陶淵明的生平,有幾處關鍵處,應該特別注意。第一是他的生卒年,第二是人生中的幾件重要事件,第三是他的幾處住處。

陶淵明的卒年是確定,為公元427年,元嘉四年。但其生年一千多年來爭論不休,有五十二歲說、五十六歲說,六十三歲說,七十六歲說等。現在多數持六十三歲說。為何如此看重年歲呢?詩歌文章皆是人有感而發作的,其中所表達的思想及感情,跟人的年齡關係緊密。二十歲時的經歷、感情、思想和心境和三十歲的、四十歲的、六十歲的是天壤之別的,所寫作的詩文內涵和情感自然不可同日而語了。逯欽立先生是陶詩的研究專家,總結歸納了前人的看法,認為陶淵明活六十三歲,論證不無道理,就權且以他的研究成果為準,來當作陶淵明詩文欣賞的標尺吧。就個人情感而言,我是敬佩陶淵明的,所以不希望他活得太短命,但他的晚年生活特別艱苦,所以也不想讓他受苦太多,所以也折中認定了六十三歲一說。

根據逯欽立先生的《陶淵明事迹詩文系年》,列出陶淵明一生中的重要經歷如下:

八歲喪父;

二十九歲初仕,沒幾天就不幹,說出千古名言(其實是誤解)「不為五斗米折腰」;

三十歲喪妻;

三十五歲出仕桓玄(後來篡晉失敗);

三十八歲喪母;

四十歲仕於劉裕(篡晉成立宋朝);

四十一歲八月棄官歸田;

四十四歲房子被火燒光;

四十九歲被召不就;

五十歲還歸上京栗里故居;

五十二歲與顏延之比鄰而居;

五十四歲被召不就;

五十六歲劉裕稱帝,更名「潛」;

六十三歲卒。

根據陶淵明的事迹,是有挺多可討論的。

第一,陶公幼年喪父,二十歲家道中落,可想而知他的青少年生活並不清閑。他二十九歲才初仕,在當時是相當晚的,那麼他這二十九歲前在做什麼,歷史基本沒記錄,但讀書,結婚,生子是確定的,而種田應該是沒有或少之甚少,這可以從他後來的經歷和詩文中看出。後來王凝之賞識他,召他做官,他卻傲嬌了一把,看不起王凝之,喊出:「不為五斗米折腰」的話,棄官而去。歷代不明就裡的把這事歌頌了一千多年。事實上,五斗米是指五斗米道,陶公看不慣身為五斗米道徒的王凝之而離開的。從另一方面講,或許他真的不熱衷功業吧。

第二,他一生中做官就短短六年,但這中間卻給人很多疑問,首先他所仕宦的兩任上司均是野心家,而且均做了篡僭之事。其次是他居然未受到政治牽連,全身而退。在三國兩晉南北朝時代,文人依附權臣,權臣行篡僭之事時有發生,而此中人物皆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如陸機,潘安等莫不如此。而陶淵明卻能安然度過桓玄之亂,還仕於劉裕,最後歸隱,成就了古今第一隱逸之宗,為後代推崇。或許有人認為他官微位卑,無足輕重,但我更相信他仕宦的六年中必定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的度過的。此中蹊蹺,雖後人未細加探究,但這六年中陶公或許經歷了後人不得而知,卻令他堅決不再出仕,死心塌地歸園田居的事猶未可知。我確信人會改變,會做重大決定,會絕意某事,必定經歷過刻骨銘心的事。

第三,他的詩文分別創作於以下三處住所:

其一,約二十九歲至四十二歲及五十歲後所住的上京栗里;

其二,約四十二歲至四十七歲所住的古田舍(園田居,四十四歲時遭遇火災);

其三,約四十七歲至五十歲所住的南里。

這三個地方,與陶公一生的遭遇、精神變化,人格修養,詩文思想等方面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特別是他絕意歸隱後,一場大火把身價都燒得精光,這即使對他精神上沒受太大打擊,但對他以後的生活質量影響也很大,增加了更多的艱難折磨,這時的作品同樣是一種心境抒發)。因為一個人在不同的環境中居住,會遇到不同層次的人,看到不一樣的風景,和自身的生活質量等時刻在影響和鍛造自己的精神和境界。另外,不同時期不同處境所作詩文,其思想和情感是不能一概而論的。後人鑒賞詩文,完全拋開作者的生平,張冠李戴,胡亂拼湊,再加上現代視角去看待古代事物來得出結論,那是對作者最不敬,冤屈古人,對自己的修養也是不利。例如拿作者年輕時候寫的詩文來概括他晚年的思想,或顛倒過來,難道能使人信服嗎?

第四,陶公與顏延之(宋朝山水詩三大家之一)比鄰而居,其中應有談詩論文,把酒言歡,桑麻荷鋤吧。不過本人暫未搜索資料佐證,故不胡亂猜測,留待以後了解。

最後再說說陶公的詩文在當時的地位。

《詩品·序》:「爰及江表,微波(指玄言詩)尚傳。孫綽、許詢、桓、庾諸公,詩皆平典似道德論,建安風力盡矣。」

《文心雕龍·明詩篇》:「宋初文詠,體有因革;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儷采百字之偶,爭價一句之奇;情必極貌以寫物,辭必窮力而追新。」

在東晉到劉宋朝,詩歌的主流先是玄言詩,後是山水詩。文學群體主導在上層貴族和依附的文士,綺轂紛披,迤邐繁縟是當時的文風時尚。身處當時文學潮流的陶公有三個不幸。第一,身份低微,進不到主流文藝圈中;第二,詩文風格沖淡自然,與潮流相悖;第三,陶公生於東晉中期,卒於宋初,一生從頭到尾完全被主流淹沒,幾乎不被關注。鍾嶸把陶公詩列於中品,就當時而言,已是給了他相當的肯定和地位了。陶公詩開始有人關注,首先是編《文選》的蕭統幫他收了集,但只能算是得到個別機構調研;到唐代開始有詩人有關注他,當也是維持「觀望」評級;陶公詩被一字拉漲停那得等到蘇軾滿倉買進,以後陶公詩便一路飆升,牛氣衝天了。

對於陶公詩文的評價,確實是宗師級,為中國詩國之鼎足。作為名符其實的隱士,陶公全身心投入於生活,悠然自得。詩文完全真情實感流露,平淡自然而詩意盎然,深刻把握住人生主題,而直擊人心,特別是他安貧樂道的境界,為後世士大夫階層提供了另一條踐行儒家思想的道路,即學做顏回。同樣給予了後代懷才不遇,壯志未酬的士人另一處嚮往的地方。

他的詩文是活潑靈動,常讀常新的。給古典文學注入了新養分,開拓了新天地,樹立了活詩活文的典範。 個人認為,至少明白以上諸點,對陶公詩文,才不至於曲解和流於世俗淺見。

2017.10.30


東晉末年,朝廷已經腐敗不堪,各種矛盾日益劇烈,做官其實已經沒多大的前途,尤其陶淵明做的是小官,這讓他很不爽。為什麼呢?陶淵明在當時其實算不上名士,只能說是沒落的官宦後裔,但他雖然不為世所重,卻在骨子裡保留著名士的作風。我們知道,魏晉南北朝都是推崇名士的,而名士都是個性特點十分突出的,有著莫名的優越感的。陶淵明辭官這個故事裡,體現的正是這一點。督郵作為陶淵明上級,陶淵明整理衣服出見,是很正常的禮儀,但為什麼陶淵明那麼反感?因為他說那是個「鄉里小兒」,也就是說,我好歹一個名士,要執禮拜見你這樣的低等人,憑什麼?所以說,其實不是陶淵明有多清高,骨氣什麼的,只是名士優越感忍受不了侮辱而已。反過來,正好可以看出,陶淵明有著嚴重的等級觀念。

第二,正因為陶淵明當時非是大名士,只是家族留下來的名士優越感。翻歷史可知,如果陶淵明當時名氣高,他絕對也不會做那樣的小官。而這個辭官事件後,陶淵明終於躋身名士行列,因為他讓其他人看到了所謂的名士風骨。所以,他回南山種田,那種逍遙自在的狀態都是世人認可下他才有的。為了保持這種優越感,他最後在貧病交加中死去。

那有人可能會說,他做過劉裕參軍的,劉裕做了皇帝後,那麼多好友都勸他出來做官,他這個時候已經是大名士,自然有大官可以做啊,為什麼他拒絕?不正是清高體現?錯了,「不為五斗米折腰」是他自己說的,那時何等大義凜然,也是因為那次辭官他才成了他人眼中的大名士,回去做官就與當初的出發點相悖了,名士風骨何存?所以他才寧願一隱到底。

所以,歸根結底,都是「名」惹的禍,算起來,陶淵明也算不上真正的隱士。

以上,僅個人觀點……


陶淵明,名潛,號五柳先生,性閑散,不為權貴折腰,後辭縣令,到南山耕種,看盡山川,河流,獨愛飲酒,菊花,愛田園生活。不習當時社會的黑暗,是後世文人墨客的歆慕對象。即可原作鹹蛋無謂客,不做貴人府里人,反應了老莊道家清凈無畏的思想。是人們思想中賢者模式,用世的哲理範本。


詩隨其人,率性自然,情真意切……人品文品為眾人所折服才得以流傳千古!


陶淵明的詩,為什麼很多人喜歡,皆因其崇尚天真,樂耕田園。與世無爭,平靜安寧的生活是大多數人嚮往的。他說出了眾人的心聲。


謝謝邀請!

先說陶淵明的人,不為五斤斗折腰,表現了一個人的氣節以及超凡脫俗的精神,有這種氣節首先應得到人的尊重。

再說陶淵明的詩,王國維先生在人間詞話里說,最好的詩就是無隔,無隔就是和自然一體,沒有任何人為的痕迹,王國維先生舉了兩個無隔的事例,其中之一就是,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有這樣好的詩流傳千古又有何奇。

最後說陶淵明的境界,梭羅的凡爾登湖是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書籍,梭羅也一直被認為是美國歷史上境界最高的人,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得道之人,而梭羅的所做所為完全是陶淵明的翻版。從陶淵明的詩和文章中也能看出他那超越世俗的境界。

所以陶淵明能傳頌千古是必然的,而不是偶然的。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