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花臺灣

{流金 俄羅斯} 在藝術宮殿搭地鐵

嗑過包肥早餐後,早早出發前往莫斯科地鐵~

莫斯科總有綠意點綴、美女相伴

這個類似城牆的特色建築,據說是舊地鐵站入口

這個入口大門就非常俄式傳統啦
  

目前的入口,有著類似希臘神殿的造型。
M是俄語中地鐵Metpo的第一個字母,鮮紅色M字是莫斯科地鐵的標誌,聖彼得堡地鐵則以藍色M字代表。這個鮮紅標記會引導你進入一座座魅力無窮的地下藝術宮殿。

第一站來到革命廣場站 (Ploshad Revolutsiy)
真性情導遊 Olga 非常緊張團員會走丟,不斷在行進中耳提面命,
這麼緊張自有其道理

莫斯科地鐵總長約三百公里,近一萬輛車次在地底穿梭,車次密集,約兩三分鐘就有一班,早成為莫斯科人日常交通的代步工具。使用率僅次於東京地鐵,居全世界第二高,每日超過九百萬人次在地底穿梭。
目前臺北捷運日運量約一百四十萬,這裡可是高出六倍多呀,尖峯時期肯定比跨年時還可怕。
旅行社貼心安排在週日早上八點參觀,除了讓我們能多看多拍,也實在是非常害怕我們會被淹沒在人潮中呀~

都說有文化的俄羅斯人很愛看書報,看來是真的


莫斯科地鐵深入城市各角落,
大多數標誌性建築都有地鐵站。 

不論距離遠近,票價皆為28 盧布,
便利又沒負擔,只要搞懂這個地下蛛網,
想到哪都沒問題。
 


地鐵系統和市區交通的佈局很相像,
皆由市中心放射延伸,呈輻射狀和環狀。 

360度的環線和其他11條放射狀的地鐵線
相互連結著,環線設有轉運點,
藉此通達全部 182 車站。 

 

傳言說,這條咖啡色的 5 號環線
因史達林隨手擱置的咖啡杯印漬而來。
 

果然是強人呀,隨手即可改變世界~


莫斯科地鐵為兼顧戰備需求,大部分線路都建在深入地面下40~60公尺,最深的甚至到接近 90 公尺。長長的輸送帶把我們載往地下,隧道般圓頂、直挺挺燈柱、冷冽的乘客,讓人真有股前往避難所的小忐忑。

莫斯科至今總數約 182 個的地鐵站建築風格各異,各個地鐵站以民族特色、名人、歷史事蹟、政治事件為主題而建造,其中最突出的是以愛國主義為題的地鐵站。
1938年通車的革命廣場站 (Ploshad Revolutsiy) 是其中代表,也因為紅場和克里姆林宮就在近旁,通常是旅人最熟悉的一站。

革命廣場站中的80 座青銅人物雕塑的是以十月革命勝利和蘇聯紅軍反法西斯戰爭為主題。
衝鋒陷陣的蘇聯紅軍、站崗值勤的哨兵,一個個鮮活的面孔讓激情澎湃的歷史年代鮮明起來。

某些銅像特別光亮,觀察到俄羅斯人經過時,常會順手摸一把,Olga 說這是祈求順利平安的意思
 


  在這麼有氣勢的月臺邊等車前往下一站~


  地鐵車廂門口註明沿線站名,電子螢幕顯示站名

  車廂大抵上很現代,東方臉孔的我們,

  讓這車廂看來好像臺北捷運

 

第二站是阿爾巴特站 (Arbatskaya) 建於1953 年,兼具防空洞功能,長達250公尺的月臺是莫斯科第二長。

華麗典雅的燈飾、牆壁上花卉浮雕,讓阿爾巴特站像個富有文藝氣息的姑娘,沖淡了些戰爭的殘酷氣息。

紅色大理石基座與白色的比例懸殊,顯得這個拱頂空間更為巨大。

雖說莫斯科地鐵兼顧戰備需求修建,但在美學上的追求可謂世界第一,沒有絲毫妥協

下一站來到基輔站(Kievskaya)
盡責的Olga在上下車之際緊盯著,分散大家要在相鄰的兩個車門上下車,以爭取時間。
一來是車門開關時很短,尖峯時刻每班車之間的間隔不到 1 分鐘;
二來大家被人潮衝散或是落單那可就麻煩了。
搞得大家像是參加校外教學的小學生,深怕一轉眼老師就不見了,好緊張唷~
  

基輔站(Kievskaya)以壁畫彰顯烏克蘭歷史
 

柱體上主題壁畫描繪烏克蘭生活場景,石膏雕刻的鑲邊圖案取自傳統民俗風格,利用炫麗多彩的馬賽克向人們描述著烏克蘭的獨特風貌
 

這裡還有以十月革命為主題的巨型壁畫,國旗飄揚、熱血青年等頌揚社會主義的主題,果然是個長期受到共產主義統治的國家

  

華麗寬敞的拱門式通道

到處是型男美女

Olga 帶著大家步行到同是基輔站的另一個轉乘站搭車。
不同路線的轉換都是在地底下進行,常需要搭手扶梯往更深的地底去,然後穿越很長的通道,換一個月臺可能需要五到十分鐘。龐大的地下蛛網,組織出四通八達的地下城市,俄羅斯人實在很厲害!
 

數量驚人的圓拱式通道,通往月臺或樓梯

這麼美麗的月臺,會讓人忘卻是來搭車的吧

觀光客瞎拍的行徑,引起當地人的注意,一羣小夥子看我們拍得有趣,竟然也拿起手機反蒐證,開始拍起這羣怪怪的遊客。 J 國民外交技巧一向純熟,不但開心合影,也拍下這兩位開朗的年輕人。
  

最後一站是勝利公園站 (Park Podeby)2003年才通車,算是非常新的地鐵站
風格迥異之前幾站的華麗宮廷風,依舊是拱形圓頂、大量立柱與石材,僅運用簡潔俐落的線條和單純的色塊硬是讓氣勢加乘! 

走到盡頭的大型馬賽克壁畫,敘述蘇沃洛夫將軍擊敗拿破倫入侵的情景。
(對這個國家來說,勝利是多麼重要的一件事情呀,宣揚國威的主題處處可見~)

資深美女們與壁畫合影時,77 瞥見這個有趣的畫面。這麼乾淨舒服的環境,累了打個盹都安心~

該回到地面上呼吸了,當然又得藉助人體輸送帶的幫助。
動輒相當於地下二三十層樓的深度,全藉由
電扶梯載運乘客上下地底月臺,時間少則60秒,多則150秒。
(不確定這裡有沒有電梯,若身障者想搭乘或是要運送大型機具怎麼辦呀?!)

據說深達地下 84 公尺的勝利公園站,
通往站臺的電梯長達126米!

電扶梯每間隔約三公尺有燈柱,除了照明的主要用途,也可測量深度與距離。
長長電扶梯的速度不算慢,若你想拍出人肉輸送帶的壯觀,可別只顧著看鏡頭,免得頭手被燈柱K到。
看著遙不見盡頭的燈柱,77開始發暈,不禁異想天開,若沒了這些燈柱,在這溜滑梯肯定超刺激!

莫斯科地鐵一直讓莫斯科人引以為傲!
實際功能的確優秀,曾有人形容,莫斯科是全世界最方便的地鐵!
營運時間長、發車頻繁、行車迅速、坐車舒服、票價低廉、四通八達等,都是勝出的原因。

他更為世人熟知的是藝術造詣的極致發揮。
地下宮殿、地下藝術博物館、地下藝術殿堂等等的稱號,都是世人的肯定。
據說,地鐵站裡頭掛著一個看板寫著:
「莫斯科地鐵站沒有一模一樣的,每一站都有自己的特色。」

莫斯科的每座地鐵站皆由著名建築師操刀,接近200個車站各擁獨特的建築風格。
來自烏拉爾山、阿爾泰、中亞、高加索及烏克蘭等幾十種不同產地的大理石、花崗巖及各種礦石,鋪滿了車站的大廳、月臺與拱頂。 
栩栩如生的雕像、精湛技藝的馬賽克鑲嵌畫、細膩精美的浮雕、華麗典雅的吊燈、各式主題的畫作以及無緣見到的玻璃拼花,在在都使車站化身成一座藝術博物館。

除了兼顧功能完備與藝術造詣,歷史見證也少不了它!

莫斯科地鐵在不同時期完成,讓它成了活生生的歷史教科書。
史達林時期蓋的地鐵站有著他好大喜功的誇張建築風格;二戰時期,戰爭主題就躍上了壁畫與馬賽克壁雕,這時候的地下車站也充當防空洞;赫魯雪夫上臺時,考慮到民生問題,於是在他任內興建的地鐵站都捨棄了豪華風格,改走樸實路線,完全沒有裝飾,只有冷冰冰的白色牆柱。

有這樣的車站,莫斯科人驕傲是應該的!
  

告別地下藝術殿堂,往下一站出發,經過長長的通道,兩邊幾家商店開始準備營業。
店家櫥窗擺設反映出俄人的嚴謹,舉凡香菸、餅乾、巧克力、飲料,全部都是一個一個立正站好。

 

俄人的嚴謹美學幾乎無處不在,車站、商店、建築物都可輕易發現。

這是俄羅斯告訴 77 的第二個故事:原來整齊嚴謹也是可以兼顧美學的!


    

後記:
地下宮殿般的莫斯科地鐵絕對是旅遊必訪,幸運又偷懶的我們看到的多是美好的一面。
若你打算自助旅行,有幾點不可不知:

1) 人潮洶湧是常態,格外留意自身財物。
2) 對不懂俄文的人而言,毫無英文指示的地鐵之旅肯定是一趟冒險之旅,事前準備務必充分。
3) 車門開關時間短,步伐要快。或是你也可以學習俄國人,上下車時先把手壓在門上。
4) 盡量不落單、不深夜搭乘,全世界都一樣,流浪漢和醉鬼最喜歡在地鐵站睡覺與避寒了。

 莫斯科地鐵站地圖  英文  中俄文  地鐵搭乘注意事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