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的這4種做法都好,但是更好的做法我認為是第三種,第三種青團做出來晶瑩剔透,還有光澤度。青團是江南人在清明前後吃的季節性特色小吃,清明節吃清團是對已故親人的思念。

青團的顏色,正宗做法是用艾草嫩葉做成的,艾草在農村到處都是,在農曆五月初五這天,母親就會背上背簍上山去割艾草,拿回來晒乾,放在窗戶上,夏天,我們身體癢,用艾草熬水給我們擦身子,長大後學了營養才知道艾草有殺菌,抗過敏的功效,喝上「艾葉茶」還能增強抵抗力。

【青團製作步驟】

1.艾草嫩葉摘下來,洗乾淨,放在開水裡焯一下。

2.艾草撈出來,放入榨汁機里攪成碎末。

3.用漏斗濾掉艾草渣,艾草汁留著備用。

4.澄面用開水燙,用筷子攪均勻。

5.糯米粉加糖加油,攪勻,把艾草汁倒進去,再把燙好的澄面放進去攪均勻,再揉成團,揉光滑。

6.鹹蛋黃蒸熟,捏碎,放肉鬆,芝士粒拌勻。每個捏成15克。

7.糯米團每個揪成30克,用大拇指按個窩,放入捏好的蛋黃餡,收口,包好,放在涮好油的籠里。

8.水燒開,把青團放鍋里蒸20分鐘,揭開蓋子,每個青團涮上一層油。

綠綠的青團做好,你還有更好的方法嗎?歡迎下方留言,互相學習。


第三種吧!小時候見媽媽就是這麼做的!

因為家是農村的,所以到處都是現成的艾草,挑取最嫩的葉子,洗凈放水裡多煮會,然後用紗布包住艾葉瀝干水分,取水備用(以前沒有豆漿機之類的,都是這樣做的,現在就方便了很多)。

2.澄粉 ,糯米粉 ,糖粉 一起混合均勻,放入少許色拉油和蜂蜜,用艾葉水和面!和好後用濕毛巾蓋住備用!

3.餡兒用的是鹹蛋黃 ,媽媽自己腌的,煮熟,直接剝開取黃備用!

4.把面揉成長條,切成大小一樣的劑子。把小麵糰輕輕壓扁,放入鴨蛋黃,把蛋黃全部包住,封口!

5.水開後上鍋蒸20分鐘!出鍋後在上面刷層油!

一道美味的春日青團就做好了!


先給大家介紹下,南方人吃,北方人不吃,可能有的人不知道什麼是青團。

青團,又叫艾團,是一種用草頭汁做成的綠色糕團,蒸熟出籠時用毛刷將熟菜油均勻地刷在糰子的表面,所以青團碧青油綠,糯韌綿軟,甘甜細膩,清香爽口,從色彩到口感都有著春天的氣味,是清明與寒食節時南方民間的一道傳統點心。吃青團主要是流行於江浙一帶的清明節節日食品。用青艾的汁與糯米粉一起調和,將豆沙餡、芝麻餡等餡料包入,做成一個個如小孩子拳頭大小的綠色的糰子

做法一:

把艾草洗乾淨用水焯一下,在焯的時候,可以加一點點石灰水,這樣能去掉苦澀味,如果不加,就多洗幾遍,問題也不大。然後加點水,用家用的攪拌機打碎就可以得到艾草汁了。把糯米粉和黏米粉按3∶1的量調好,加入艾草汁和成麵糰,然後加入豆沙餡,包成拳頭大小的糰子。注意,是小孩的拳頭。最後一道工序就是上火蒸。蒸熟後把青團放涼了,就可以吃了。

做飯二:

艾草摘取嫩莖和葉,洗凈後放入和有鹼水(鹼水有保持青綠顏色的作用)的沸水中,煮沸待艾草發軟後撈出濾出汁水待用,做青團之前再用清水洗去鹼水,再把這些漂洗乾淨的艾草用紗布包著擠干水份後用刀斬碎,再用手掰成一小戳一小戳的待用。糯米粉與秈米粉以一比一的比例對和後加水和至半潮,把粉放入大蒸籠,粉頂上放艾草,開蒸。待香味四溢時蒸熟了,端起蒸籠倒到石臼中,男人握大石杵先用小氣拈,把艾草和粉拈在一起,拈完了,男人搗、女人在一邊翻著粉。每搗一下就要翻一下蓋住搗出來的窟窿。最後粉變成了粘滑的沒有顆粒感了,就可以拎到盆里放在桌子上了。這時要趕緊趁熱「捉」,把這個半成品拉出來再從拇指與食指間擠出一個小團,拍扁了裹上金黃色的松花粉,一個又香又滑又糯的青團出爐了

方法三:

糯米粉倒入容器中再倒入菜汁混合均勻另取個容器,放入澄粉(也可以用粘米粉)再加入開水攪拌成團將糯米粉麵糰和澄粉麵糰放在一起揉均勻後,再放一勺豬油再揉成團即可。如果有些沾,可以在案板上撒些澄粉然後將綠色麵糰分成10份包入綠豆餡料,最普通的就是紅豆。慚慚發展成鹹味的,肉的。果味的

包的時候不要著急,慢慢地用手推上去,和做月餅的手法一致包好後,青團表面是光滑的將青團放在塗過油的蒸籠上,或者放在硅油紙上冷水上鍋,蒸10分鐘即可方法四江蘇宜興一帶使用苧麻嫩葉,俗稱綠苧頭。苧麻葉有清熱利尿,安胎止血,解毒的作用。苧麻一年四季常綠,採摘苧麻尖端嫩葉,去掉葉脈(粗的部分),入鍋煮,水開後三四分鐘撈出,擠掉水分,拌入生石灰粉,放置一夜就可使用,也可以儲藏在瓶罐里常年使用。使用的時候,洗掉石灰殘渣,拌入米粉即可。

註:石灰是無毒的,只是有較強的腐蝕性。煮過的苧麻葉里又大量果膠等酸性物質,與石灰粉產生中和反應分解掉,不影響口感。現在快到清明節大家可以學著做,嘗嘗味道。


感謝您的提問,希望我的回答可以讓你滿意!青團是江南地區一帶的傳統特色小吃,青色,用艾草的汁拌進糯米粉里,再包裹進豆沙餡兒或者蓮蓉,不甜不膩,帶有清淡卻悠長的青草香氣。今天要給大家分享的是時下最最流行的網紅青團的做法。也是個人特別喜歡的一種青團,那就是鹹蛋黃肉鬆青團,它是肉鬆、鹹蛋黃和糯米的組合,不僅口感Q彈爽滑,味道更是讓人垂涎欲滴。有人說青團的味道就是春天的味道,那我們就一起來感受春天的氣息吧!

1、準備材料:澄粉、開水、糯米粉、艾草汁、油、細砂糖、鹹蛋黃、肉鬆、沙拉醬。

2、將準備好的鹹蛋黃蒸熟,並壓碎,放入盆子中待用。將肉鬆、沙拉醬和處理好的鹹蛋黃混合,攪拌均勻。

3、搓成每個大約20-25g的小球。

4、向澄面中加入開水,攪拌成糊狀。

5、向剛處理好的澄麵糰中加入糯米粉、艾草汁、油和細砂糖,揉成麵糰。

6、切成40g左右的麵糰。

7、取一個麵糰揉圓,捏成碗狀,包入餡料,用虎口收緊,就完成了。

8、墊烘焙紙,入蒸鍋。水燒開後蒸10分鐘。出籠後表面刷油。

9、用保鮮膜包好

溫馨提示:

1、待青團溫熱時,每個包裹保鮮膜,可以保持兩天軟糯。

2、如果覺得青團有些發硬,可以微波爐加熱幾秒鐘,就幾秒哈!

3、青團屬糯米製品,不易消化,一次食用不宜過量。


根據自己口味吧


第四種,看著種類就比較多,口感可能會更豐富。


謝謝邀請,說起清明節,大家會想到祭祖踏青、小寒假、清明美食。今天和大家分享一種清明美食「青糰子」的歷史和做法,希望大家既學到知識又能吃到美味!

青糰子是江南的傳統特色小吃,在古代明清時期,民間流傳吃「清明團(青糰子)」的習俗,因為「清明」與「聰明」諧音,所以百姓們為了給孩子的成長討一點口彩,會向鄰里街坊乞討「清明團」。

下面就來講講青糰子的做法吧。艾草取嫩葉部分50克放入清水中洗凈,鍋中沸水時放入艾草。有個小技巧焯水時可以加點小蘇打,能讓艾草更加鮮綠。艾草顏色變成深綠色後就可以撈出,放入涼水中再清洗一次。清洗好後,用手擠出多餘水分過涼水放入攪拌機中加適量冷水充分打碎。準備糯米粉100克和少許的澱粉放入盆中,加入剛剛打好艾草糊。和面時將艾草糊分次加入,慢慢調整麵糰的乾濕度至適宜,將揉好的麵糰分成大小均勻的劑子。劑子團成丸子狀,用大拇指按壓出一個深坑,中間填入餡料(這裡用的是紅豆沙餡50克)。用手指揉捏封口,輕輕搓成圓團。把青糰子放入蒸籠中,用刷子再青團表面均勻刷一層薄油。水沸後蒸十二分鐘,美味即成。青糰子色如碧玉,清香撲鼻,嘗起來香甜軟糯,老人小孩都很喜歡吃!其實青糰子餡料的品種很多,最常用的就是紅豆,也有鹹味的比如最近流行的鹹蛋肉鬆餡。小編碼子不易,喜歡就點個關注吧!


比較喜歡裡面包花生糖的那種,這樣的吃出來沒有艾草的青澀感。


我做的青團沒有準確的比例,把焯過水的艾葉用果汁機打碎,再次加熱,再把艾葉汁倒入糯米粉和成糯米團,放冰箱冷藏一個晚上,第二天再做成青團,放冰箱冷藏是為了讓糯米團更加柔韌,我包的是花生紅糖餡。


香糯可口的青團更好吃!

用料:

糯米粉 200克 澄面 60克 豬油 10克 麥青汁 170克 糖 30克 開水 100克 金絲肉鬆 180克 鹹蛋黃 18個 沙拉醬 120克

做法步驟:

步驟 1

首先,我們準備青團皮材料如下:糯米粉200克,澄粉60克,麥青汁170克,豬油10克,糖30克,開水100克。

步驟 2

第一步:準備一杯開水,約100克,這一步請注意,一定要用煮開的水,然後一次性加入到澄粉中,同時不停攪拌,我們稱之為燙麵,至澄粉全部燙熟,略顯半透明為止,這一步很重要,如果加一點攪一攪,加一點攪一攪,最後就成稀的糊了,燙好的澄粉可以趁熱揉製成半透明的麵糰。

步驟 3

第二步:把糯米粉,糖,豬油放入一個盆中,略微的攪拌均勻,把麥青汁倒入,用手攪拌均勻至完全呈現綠色,把燙熟的澄粉加入到成團的糯米粉中,以疊壓的方式揉至完全均勻,蓋上保鮮膜備用。

步驟 4

第三步:準備餡料,金絲肉鬆180克,鹹蛋黃18個,沙拉醬120克。鹹蛋黃放入烤盤,上下火180度,烤12分鐘出爐,冷卻後,用勺子壓碎,也可以放在油紙上,再蓋上一層油紙,用擀麵杖碾壓,不要太細,有些顆粒亦可。壓碎的鹹蛋黃加入到肉鬆中,攪拌均勻,加入120克沙拉醬,揉成團即可。

步驟 5

第四步:揉好的肉鬆蛋黃分成32克一個,搓圓備用,把青團皮麵糰分成30克一個,搓圓備用,青團皮放在手心壓扁,用雙手大拇指作窩,把分好的餡料加入,用虎口把皮子慢慢往上推,最後捏緊收口。蒸鍋內加水燒開,放入包好的青團,大火蒸10分鐘即可。軟糯Q彈、不沾牙、好誘人的青團出鍋了,偷偷的來一口吧!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