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親人一直都是最強的後盾與力量。

上戰場,論的就是生死。作為前線醫護,面對敵人不是有形的槍炮,而是無形的病毒。為了家人及病人,醫護必須要生存,才能成為最終的勝利者。陳真光醫生在2003年在「沙士主戰場」面對敵人後,沒想過17年後的今天,疫症會重來:「美國有專家在沙士後,與我們分享時都說,那麼厲害的疫情不會再來的了,真意想不到今天再有類似疫情。」

陳真光醫生在沙士期間,帶領「Dirty Team」,更自願去「重災區」瑪嘉烈ICU (本網記者攝)

作為著名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最近的新冠肺炎疫情陳醫生也有密切留意,每當遇見病人肺部CT Scan (電腦斷層掃描)有「磨紗玻璃」的肺炎徵兆就相當著緊。幸好,因應香港面對過類似疫情的豐富經驗,陳醫生的心情不至於17年前沙士時那麼恐慌:「當年沙士爆發初期對病毒不熟悉。2002年尾了解到廣東有不名肺炎,但不以為然。」過了一段時間:「沙士病毒有如《異形》,不知道何時奪取你的性命!」

陳醫生每遇見病人肺部CT Scan有「磨紗玻璃」肺炎徵兆,就相當著緊 (本網記者攝)

一些標誌性的日期,陳醫生永世不會忘記:「最記得3月12日,突然有23名員醫護人員病倒......過了兩天,世衛將這不明肺炎冠名為『沙士』,當天,患病員工已經有47人。」陳醫生說,當時醫護人員已經作飛沫防護,但對沙士還未夠了解。結果,沙士由醫院,到社區爆發。

陳醫生說,當時醫護人員已經作飛沫防護,但對沙士還未夠了解 (資料圖片)

疫情戰爭的硝煙越來越濃。陳醫生作為瑪麗醫院成人深切治療部顧問醫生,自願帶領「Dirty Team」,之後再自動請纓到「沙士醫院」瑪嘉烈的深切治療部。病人一窩鋒進來。又見到同事一一倒下,陳醫生沒有一刻想逃,而是迎難而上:「當時全城恐慌,只有醫護人員可讓市民依靠的了,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軍人上戰場有死亡準備,當年的醫護,包括陳醫生都是一樣:「我自願過去瑪嘉烈,直情與家人say goodbye了。」沒有任何東西比生命更重要,病人如是,前線醫護如是。所以好好保障自己,在戰場中生存回來,成為了這場戰「疫」中,醫護人員的重要指標。

陳醫生回憶當年在「Dirty Team」長期隔籮工作的她,家人短短的電話問候成為重要精神支柱 (本網記者攝)

每天面對死亡壓力,陳醫生最難忘窩心的就是家人的支持:「時間很忙很累,只是間中只與他們通通電話,但他們在電話中會說:『你放心吧!我們可以照顧自己的!』、『你繼續努力!你萬事小心!』」雖然只是寥寥幾句,但含金量足以令陳醫生回味時感動得上了心頭,淌下淚來:「因為他們令我覺得,我做的所有東西,他們都引以為榮。」家人,永遠都是任何人的最強支柱。

家人的鼓勵與支持,陳醫生最難忘窩心 (陳真光醫生提供圖片)

「當疫情差不多完結,解除了危機,我們可以回家。當我回家後那一幕,小朋友及丈夫對我那種窩心,對我來說非常感動。」陳醫生回家時,家人為她安排連串活動,更令她難忘:「在那幾個月的日子,雖然我感到自己,在精神上及身體上的消耗,好像老了三年般,但小朋友好像一夜間長大了。」丈夫及小孩的體貼,讓陳醫生了解到,家人以她在沙士那段艱辛的日子的貢獻,是感到自豪驕傲。

疫情危機解除,陳醫生離開「Dirty Team」回家,家人為她安排連串節目,令她最感動窩心 (陳真光醫生提供圖片)

疫情危機解除,陳醫生離開「Dirty Team」回家,家人為她安排連串節目,令她最感動窩心 (陳真光醫生提供圖片)

當年的抗疫,彰顯醫護的勇氣和專業精神。除了家人的諒解和支持,更多是社會各界的關懷,成為了戰勝疫情的最強後盾。今日再面對新疫情,陳醫生也抽時間去瑪麗醫院參與義工門診,在自己的崗位盡力齊心抗疫:「我只要有小小可以貢獻到的,我都願意幫助,要我掃地打雜我也可以。」

陳醫生很有信心,香港是可以戰勝疫情 (本網記者攝)

雖然現階段疫情繼續,但陳醫生很有信心,香港是可以戰勝疫情:「當然現在我們還未見到直路,但政府及市民都要上下同心,不要太多疑問、驚慌及指罵。」作為處理嚴重疫症的過來人,陳醫生也向前線醫護提供工作錦囊:「不要花太多時間去害怕,反而多點時間去熟習工作環境,熟習個人保護裝備。」戰勝疫情,要「全民皆兵」,只要每個人將自己的事情做好,香港一定會走出陰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