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ler』:言論,是作為診斷和治療社會的痛苦而存在。

這是當初海盜電台創刊的宗旨,因應當時的時代背景與社會風氣,強調言論自由的重要性。

 

至於“Healer”如何從刊物名稱,變成夜間跑腿人的代名詞,謎團般不見蹤影的那道時間軌跡裡,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是否這個名詞的轉換,起初是師傅奇英才為了替好朋友找尋真相而產生的?但如果是,又怎麼會變成職業跑腿人呢?正解大概還是只能企盼後續劇情能娓娓道來。

 

寫在終章放送之前,等候最後兩集的時間分外令人不捨與《Healer》告別,有種正在進行失戀倒數的感覺。沉靜思考了本劇的迷人之處究竟在哪,除了顏值高的主角CP是不可或缺的收看動力之外,功不可沒的OST,適當的各類情感戲與角色比重,都讓這部戲的節奏從一開始的略顯無力、今昔交錯的角色混亂到後來越上軌道。然而,這部戲在韓國本身的收視率並不高,編劇宋作家卻也未讓劇本隨收視改變風向,維持著同調性的節奏、風格與感官上的戲劇效果,編劇或許想透過這個作品傳達某些意念,我忍不住想探究,除了引言式表象的企畫意圖,劇本背後可能想透露出的訊息是什麼?

 

根據鳳凰天使翻譯的本劇企劃意圖是這樣的:

“我們在繼承到的世界中受傷”

與政治或社會無關地活著的年輕人

相遇了,相愛了。

於是,他們過去被掩蓋的真實樣貌也漸漸浮現出來。

他們在父母傳承的世界中磕磕碰碰,

治癒自我和世界,痛快又莽撞的熱血羅曼史。

 

同樣涉及記者角色與媒體題材,不少人喜歡拿《Healer》和《皮諾丘》作比較,但兩部戲的企劃方向與意圖皆不同,個人覺得,這是完全無法拿來做比較的兩部戲。

《皮諾丘》的中心思想非常明顯,強調正視真相與謹言慎行的重要性。劇情脈絡也十分清晰,加上它沒有特別留下任何伏筆,直接把發生的原因點出來後才開始後續的故事,人物職業也是緊扣著記者這個行業來進行,每個事件都能從採訪的過程來點出現今社會亂象的關鍵與關聯點,從一連串的事件中,主角們得以在專業上、身心靈上皆逐漸成長,並且能與過去對話,釋放過去的自己。

《Healer》卻是著重在“治療”這件事情上,儘管它並沒有在故事的一開始就直接點出他們各自的“傷”。劇中不斷採用的今昔交錯手法,一點一滴緩緩道出每個主人公曾經的過去,而那段過去是如何帶給他們傷痛,又以至於現在的他們,是以怎樣的表象來偽裝、包裝自己。隨著小小的花邊事件開始,逐漸渲染至一層層隱藏在背後,勾結、獲利的關係,主角三人,甚至是其他角色,彼此在過程中相互療傷,治療自己,也療癒別人。

 

《Healer》這部劇,誰被療癒了?究竟是如何進行治療過程的?首先,得先知道“healer”是誰,他專門診治什麼病徵?當然,這裡說的“healer”是單純指治療者(治療師),不是飛簷走壁那個。然後,再將療癒對象拆成幾個單一病歷來看,如此便能清楚看見他們是如何被對症下藥地治癒了!

 

一、Healer/治療師

(1)海盜電臺五人組:

海盜電臺的五個年輕人,懷抱著崇高的理想,企圖揭發以遏止社會種種不正義的行為。當時的他們無所畏懼,可能依賴著記者公開的身分,覺得至少不會出現生命危險,如同現在的金文浩。可惜的是,他們治療整個社會的理想,以幾條生命的結束與幾顆受傷的心靈,被迫黯然退場。

(2)師傅/healer:

作為第一代healer,我認為師傅最初是想調查好朋友死亡的真相,於是借用當時的刊物名稱。只是,師傅在調查的過程中發現了一些可怕的疑點,那大概是一種打自心底油然而生的恐懼,最終使他放下調查的腳步,轉而照顧已故好友的孩子。和政厚師徒倆人過著如隱山居的生活,打打鬧鬧地陪伴政厚一路成長,成為他最親近的人,使他不再感到孤單一人,同時,還不忘鍛鍊政厚成為一個擁有足夠力量以保護自己的人。所以說,師傅對政厚來說,其實是個“healer”。

(3)阿珠媽:

作為healer的最佳拍檔,封閉隱居的徐政厚能具有幽默感,除了拜師傅的瘋癲所賜,大概就是被阿珠媽的幽默感染的吧!時而像拍檔,時而像朋友,時而像鄰居大媽,時而像姐姐,時而又像小老婆,但更多時候,發自內心的關切更像是媽媽一樣。雖然目前為止,政厚還從未見過這位阿珠媽,但從她身上感受到的溫暖,想必也讓政厚對她有很濃烈的類似家人般的感情了。

(4)榮信爸爸與叔叔:

被拋棄的榮信,在孤兒院裡一句不發,這個女娃讓律師分外上心,用了好大的勁才終於等到她開口,律師帶走她並扶養她健康、開朗地長大。而這一成長路上,榮信不孤獨,爸爸滿滿的關心、照顧與陪伴,叔叔們又是遊戲與學習的最佳同伴。雖然榮信的心中一直有道傷疤,但爸爸及叔叔的關心與陪伴,使她變得堅強、開朗、正向,並且極富正義感,懂得接受與包容。律師爸爸與叔叔們,是榮信最親近的家人,將她帶出那段早已遺忘卻充滿悲傷的記憶,也是她成長過程中的“healer”。

(5)蔡榮信:

正義感與YES WOMAN的性格使然,她不惜拋下跟拍的新聞對象,解救了一個企圖自殺的女人,幫助一個素昧平生的女人找尋屬於她的社會正義,成為她的“healer”。但是,榮信在揭露這些惡行的過程中,漸漸捲入這些醜陋行為背後的邪惡高層關係裡,幸好她身邊一直有位疼愛她的大哥哥與夜間跑腿人,總是在一旁默默守護著。

表面上,文浩大叔與政厚(healer)總是守護著榮信,但對他們來說,榮信其實才是他們的“healer”。文浩因心中多年來的痛而無法安然入睡,但在找到當年的智安後,漸漸地發覺人生的樂趣,找到每天舒服地睡醒,睜開雙眼後,開啟全新一天的動力。對政厚來說更是如此,榮信給予政厚的不僅是一段感情,在政厚經歷父親過世,母親拋棄,師傅離開、回來、永遠離開後,榮信堅定不移的愛與絕對的信任,撫慰了政厚感覺被拋棄而受傷的心靈。

(6)金文浩:

從過去走出來的男子,不惜犧牲自己現在所擁有的一切,只希望弟妹們能活得自在,過得幸福。EP18集中,與政厚在公司休息室的對話令人印象深刻。政厚表示自己曾想過帶榮信遠走高飛,但作罷的原因是捨不得文浩一個人作戰,文浩感動的同時,也諒解在榮信與自己之間,政厚勢必守護在榮信身邊。對於這樣的政厚與榮信,他不計較,也不感到委屈,孤軍奮戰,只為了守住他們好不容易找回的笑容。

(7)徐政厚/朴丰洙/healer:

身為業界最強跑腿人的healer,人們說他是個只要給錢就什麼都能替人做的人,但他們忘了,他也是個人,再怎麼想賺錢,他也有自己的堅持與原則。替人們跑腿,他看盡了社會的骯髒、貪婪與醜惡面,於是, 善良與純潔變得分外吸引他。

榮信在頂樓解救了企圖自殺的陌生女子,聽著榮信訴說著自己的傷痛,這是政厚第一次真正地發現榮信的不一樣。然後,漸漸為自己找藉口,以瘋豬(啊!是丰洙啦!)的身分像口香糖般緊黏在榮信身邊,以healer的身分暗中保護著榮信,甚至在得知父親可能為殺死榮信父親的嫌犯後,不顧自己心理可能受到的更巨大傷痛,還是想待在榮信身邊守護她;在榮信面前曝光身分且求愛成功後,更是自由在政厚、丰洙與healer間變換角色,明地暗裡地守護著榮信,像麥芽糖般緊黏著榮信,眼神也始終離不開這個女人。其實,他只想陪在她身邊,當她感到孤獨的時候;他只想要保護她的人身安全,當她陷入危險之中;他只想替她拭去淚水,當她感到痛苦的時候。他要的不多,替她療傷,替她分擔憂愁,聽她說著一切的一切,只想看著她笑,看著她好好的,那就足夠了。

政厚與文浩的關係變化很耐人尋味,從一開始對手陣營的雇主,然後主雇關係,情敵關係(若有似無,大多是政厚一個人在吃醋),過去逐漸浮現而產生的衝突對立,一直到聯手對抗惡勢力(與榮信和阿珠媽共組的打怪四人組正式成立XD),政厚一步步走近文浩,逐漸親密的關係,加上政厚從未遺失的真與單純,更令文浩感到欣慰,政厚,好好地長大了。

同時,雖然一直被照顧著,但政厚其實也是阿珠媽與師傅的"healer",他在無形中撫慰了阿珠媽的喪子之痛,也在陪伴的歲月中填補了師傅心中的缺憾。

(8)榮信親生母親:

雖然是一個身心百瘡的女人,卻有著無比堅強的韌性,在金文植背後偷偷進行監聽與調查,協助榮信的新聞報道並試圖舉發。她強忍著身心的痛苦,不惜發病也要揭穿金文植,這樣的堅強令文浩與榮信既心疼又感動,無形中也給予他們與惡勢力對抗的勇氣,增強他們的決心。

 

二、治療對象

(1)政商掛勾的虛假正義:

1980年代的韓國大概就像戒嚴時期的台灣一樣,沒有真正的言論自由,報章媒體與新聞雜誌的內容並不能像現在暢所欲言,理由很簡單,權力的捍衛。權力是被建築在金錢與政治上的一種存在,擁有權力的人為了鞏固其越加不可撼動的地位,利用金錢拉攏政商關係進行龐大的利益交換。這是一個生病的時代,病態充斥的社會。

(2)徐政厚:

從小經歷父親死亡,母親拋下他與別人另組家庭,沒有經濟能力、沒有情感寄託的男孩將所有的憤恨不平發洩在拳頭上。師傅出現後,亦師亦友亦家人般的真誠對待,他卸下了心房,但師傅卻突然離開他身邊,這讓好不容易擁有家人的政厚再度感受到被拋棄的孤獨感。所以他拒絕與人接觸,作為一個夜間跑腿人,他寧可在黑夜的高處俯瞰人們,他不需要他人關切的眼光,他不想再次體會被拋棄的感覺。努力掙錢,為的是買下無人島,帶著一頭豹子永遠離開人群而生活著。直到榮信出現,動情的他想帶著榮信一起到無人島生活,但除了榮信,他還是拒絕所有人。

師傅回來卻又為了救他而喪命,這令政厚再次陷入更沉痛的思緒裡,他發現自己對關心的人什麼都做不了,保護不了,也給不了什麼,放任自己如喪屍般行屍走肉地度過六天,直到榮信不顧一切給他的擁抱,直闖他封閉的心門,用力打開,政厚被一點一滴地療癒著。

隨著榮信給予的無限信任與無暇的愛,文浩大哥的真心關愛,政厚開始走入人群,打消了無人島生活的念頭,他開始想像普通人一樣生活著。(眾少女心表示:雖然瘋豬很可愛,但這般身手不當healer太可惜了!)

(3)蔡榮信:

外表樂觀開朗的榮信,有著一段被堅強包裹的破碎記憶,那是被拋棄的傷痛。榮信之所以一開始就對healer有著特殊的情感,主要是她看見了另一個自己,孤獨、藏匿。EP18集中終於交待了榮信的親生媽媽為什麼拋棄她,當她明白當時的她是被保護著,而不是拋棄。於是她坦白了自己的真實想法,褪去那層開朗的偽裝,原來她的笑不是真的在笑,甜美可人是為了取悅身邊的人們,深怕自己笑得不夠甜會再次遭到拋棄。幸好,她與同為天涯孤獨人的政厚相互慰藉,用無法割捨的牽絆情感為彼此療傷,相依相守著。

(4)金文浩:

在金文浩成長的過程中,他的時間就像凍結在過去的時光中,對哥哥姊姊們發生的事感到惋惜與不捨,對智安父親之死與政厚父親罪名的質疑,對姐姐的傷痛而心痛著,對弟妹們的無限思念,這些都在他找到榮信與政厚之後漸漸得到療癒,仿彿只要他們過得幸福,自己也能開心地笑著。

(5)師傅:

心中存在著對好友死亡其背後真相的強烈懷疑,卻被一些可怕的疑點震懾退縮,這對師傅來說,不只是遺憾,我想,這也成為了對無力的自己心中永遠無法釋懷的自責感,即使他總是看起來瘋癲。而問題少年政厚就像是他的解藥,他藉由扶養政厚、陪伴政厚成長、潛移默化地導正政厚地當時的各種偏差行為,看似治療了政厚,其實他的心靈也在過程中不斷被療癒著。或許是對好友的思念,或許是彌補心態,或許是種義氣,他從政厚身上獲得的,可能也不少於政厚感受到的。

(6)阿珠媽:

曾經身為人母,喪子之痛與失敗的婚姻,她選擇作為healer背後的藏鏡人,幾乎24小時將自己囚禁在不見天日的幽暗房間內。這段與healer相處時間裡,師傅成為她的至親好友,政厚則像個需要為他操心的孩子,或多或少,阿珠媽也將過去的悲傷投射到政厚及小跟班身上,一個悄悄寄託的情感出口,就像是自己孩子一樣。政厚想像平凡人生活,阿珠媽雖然同意,但也還是捨不得,一通請求幫忙的電話,隨即上火線救援,這是他們的默契,也是阿珠媽不知不覺將政厚當自己孩子看待的緣故吧 !

(7)榮信親生母親:

過往的傷痛,像監牢般將她禁錮多年。她思念著過世的老公與女兒,卻無法真的去想念,受心理影響著的身理上的不適,也可能導致她陷入更危險的身體狀態。思念,卻無法真的去想念,大概是人活著最痛苦的時刻。而她,就這麽度過了大半歲月。直到榮信的出現,或許母女連心,她對榮信有著一股莫名的親切感,這種情感轉移使她在智安生日時少了許多思念時的哀傷與痛苦,或許她還尚未發覺,榮信正在漸漸地療癒著她。

(8)金文植:

向邪惡低頭,屈服於強權與金錢底下,雖說一切皆由偏激的愛使然,但背叛好友的過往痕跡還是不會被抹去。我相信他偶爾還是會想念起那段無暇的青春歲月,負罪感一直存在,但為了將深愛的女人留在身邊,為了想有富貴權力,他彷彿已將自欺欺人內化到真實記憶中,練就了一口熟稔的謊言。他心中的不安隨著打怪四人組的不斷挖掘,越發焦躁。他的罪,他的病態思維,以及在愛情路上受的傷,是否也能被治癒呢?

(9)觀眾:

從劇本的企劃意圖來看,對照現今社會與政治環境,不免令人感到心有戚戚焉,不論是韓國還是台灣,不論是過去還是現在,總是同時存在著黑夜與天明、邪惡與正義。對於整個大環境,我們能做的或許很少,但借鏡反思,至少不要成為電視劇裡連自己都鄙視的人,這樣或許容易些吧!

而這麼一部男女主角顏值高的劇,身為觀眾的我們,混濁的雙眼瞬間都亮了,再加上劇情、剪輯、音樂等效果,感覺自己也被療癒了。不論是healer的帥勁,還是瘋豬的可愛,抑或是兩者的綜合體政厚,360度的零死角帥臉,即使只是看著,眾少女心們也有滿滿的幸福感。榮信的美麗、機靈、善良、開朗、大器,以及不輸專業小偷healer的開鎖技巧,連身為女生的我也覺得她是個接近完美的女人。越是接近這部戲的尾聲,越像是在進行失戀倒數,捨不得迎來最後的分手時刻,未來看不見healer的日子,或許只能期待時間來沖淡這股惆悵,只能努力地進行自我療傷吧!

 

綜合以上分析,很顯然地,“healer”治療師本身也會是被治療的對象,就像《沒關係,是愛情啊》裡的心理醫師們,本身也經常接受其他醫師給自己的心理諮商。身為人活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不生病、受傷的,我們無法離開人群獨立生活,彼此照應是生存的最基本方式。我想,宋編在治療這個社會的大架構底下,透過劇本,透過故事,或許,她還想在每個人物的歡笑與淚水中偷偷滲透的,是一些人與人可以相互療傷、相互扶持、陪伴成長的概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