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花臺灣

【德法】巴黎不打烊,快閃兩日遊~

【Paris, J'arrive. 

巴黎對我來說就是個第二故鄉,一直很想帶我的另一伴一同舊地重遊一下,畢竟也是個時尚浪漫之都,而我自己也近十年沒回去了,這次有機會"經過"巴黎快閃一下,順便探視親愛的姑姑一家人,雖僅僅只有兩日半,但也算是集合探親與觀光的人文漫步之旅。但是值七八月暑假旺季,現觀光客超多,所經過的著名景點別說買票參觀,要排安檢都要一段時間;好險我都是點到的快閃,不然真會排隊瘋掉,以後還是盡量避免旺季觀光才會有較好的旅遊品質。

從忙碌耗時的斯圖加特機場飛到清閒巴黎戴高樂機場,兩地機場的安檢、熱鬧差異真的超大,一邊是緊張兮兮十分的嚴僅,而抵達的這邊感覺比巴士車站還悠閒,原因應該是巴黎戴高樂這是 Terminal 2G屬歐陸內陸班機航廈,連託運行李的乘客用手指都可以數的出來,我們兩個大箱的行李不急不緩的出現感覺地勤人員專程在為我們服務,機場小小的也挺溫馨,這航廈跟平時我們抵達的主要航廈氛圍真的差很大。而從德國飛到法國我們的心情也是大不同,到了浪漫之都也放鬆了許多。

這次是搭法航從從司圖加特飛巴黎,空曠的Check-in 櫃臺,跟平時長榮、國泰所飛的航廈差異很大。

這就是機場大廳,沒錯,就這麼大。小巧而溫馨,除了文字的變化,完全沒感覺已經到了另一國家,

在巴黎市區移動當然就是靠地鐵Metro. 這次借住表弟的13區公寓,每天就從此站開始出發閒晃,

這就先買10張一本的Carnet, 一張1.49 歐,比單買便宜。只待兩天 ,所以用這種買票方式較為方便。

【拉丁區 】

拉丁區是著名的文教區,有著名的索邦大學、以及名門學府,有許多為學生所愛的書店、咖啡廳、劇院、以及平價商店;是個可以感受到人潮、活力的區域;而旁邊也通西堤島的聖母院,因此觀光客也是不少。而我之前的學校也在這附近,是上課的必經之地,所以特來回味一下。

Églish St- Sevrine 賽芙韓教堂

這座教堂是拉丁區(五區)古老的教堂之一,離塞內河畔西堤島近、且坐落在熱鬧的巷弄之中,以前上課之間就常進來休息,我對她的印象就是人不多,鬧中取靜的悠閒教堂。其建於11世紀、完成於16世紀,屬火焰式哥德風格;屋底的滴水嘴獸是其特色之一。

教堂內現代的彩色華麗玻璃窗,跟一般天主教堂所彩繪聖經故事不同,比較像是抽象的處理。

教堂正上方是火焰式的教堂拱頂,個人很喜歡這種乾淨俐落的十字架。

教堂外觀是標準中世紀哥德建築

教堂旁邊是很熱鬧得像弄,紀念品店、咖啡店林立,是很適合買紀念品的地方。

教堂往河邊走就會到達著名的莎士比亞書店 Shakespeare & Company ,這是一家賣英文書籍的專賣店,小小擁擠但是很溫馨,讓這書店爆紅是因為一部非常浪漫的片子"愛在日落巴黎時"男女主角在此浪漫的重逢,那時伊森霍克還非常年輕呢。呵~ 因是這書店對我的指標是電影場景的回味。可惜裡面不能拍照。

Place Saint-Michel 聖米歇爾廣場

拿破崙一世為了紀念天使長聖米歇爾所建造,就位於拉丁區塞納河岸邊。這周圍有非常多書店因此聚集很多學生族羣。

 

特地走道到盧森堡公園附近,以前上學的地址,感覺已經換了機構;門牌也不見了,但還是滿滿的回憶。

拉丁區晃玩就往西堤島的聖母院走。塞納河上悠閒地遊船。

【 Cité 西堤島  】

西堤島是巴黎的發源地,也是行政中心,最重要的觀光景點就是哥德式的聖母院 。但是非常訝異八月的人潮,光是排隊安檢的人就長長一排....,我看了就跟老公說"算了"我們下次再來.....;後來也發現巴黎現在哪裡都要先排隊安檢,想當年,經過聖母院冷了累了隨時進去休息、享受一下寧靜的片刻的那種時刻已經不可能了,因為安檢,讓我們距離好遠。

Notre-Dame 聖母院,指的是聖母瑪利亞;1163年興建、1330完工,1455年巴黎聖母院提出平反罪名的訴訟,成功替聖女貞德洗脫女巫的罪名。期間曾經淪為葡萄酒倉庫,直到拿破崙一世在此舉行隆重的加冕典禮,恢復了其原本的神聖地位,後來成為法國國王加冕典禮的場所,以及王公貴族多在此受洗,還有戴高樂將軍、密特朗總統等名人皆在此舉行喪禮。

不進去裡面,沿著塞納河外面欣賞也是很棒的感受,從側邊往聖母院後方約翰二十三世廣場走,有教宗若望保祿二世的雕像。

從聖母院後的往聖路易島 ile St-Louis,這座島是17世紀王公貴族所居住的地方,現在也算是高級地段。

逛累了就找邊邊的咖啡廳休息,這就是巴黎。永遠不缺咖啡廳。桌子都小的要命、跟旁邊都擠得要命。

漫步在Quai d'Orléans奧爾良堤岸,遠觀西堤島上的聖母院

看著塞納河畔一颼颼的觀光船經過,想說下次也要有機會搭看看。

彙整一下拉丁區、西堤島的散步路線,這裡很適合用雙腳就能探索的區域,且要慢慢晃慢慢逛,體驗一下巴黎人的慢活.....

【 Musee du Louvre  羅浮宮  】

逛完就前往協和廣場與博物館區,坐地鐵直接接到了羅浮宮下層的入口處,來了N次每次都喜歡從底下往上望透明金字塔,古蹟的改建、融合現代建築的結合,透明玻璃讓採光直接穿透到下層,每逛不膩(但八月人真的太多了);下層是依些現代化的商店與紀念品店可以晃,

從上層遠觀整個羅浮宮,起初羅浮宮是建來抵禦海盜侵略16世紀改建為文藝復興風格的宮殿,接下來四個世紀陸續擴建,到了1852年拿破崙三世增加了北藝廊,才底定了現今完整羅浮宮樣貌,而1981年密特朗總統實施增建計畫,1989著名建築師貝聿銘在1989年設計了玻璃金字塔。

往金字塔看到入口處,也可以看到超多的排隊人潮。

坐在羅浮宮邊看著人來人往也是一種享受,欣賞這偉大的古蹟與現代的建築

坐落在羅浮宮旁邊的卡魯索凱旋門 Arc de Triomphe due Carrousel, 建於1806年,是拿破崙一世為了彰顯奧斯特里茲戰役等戰績,特地興建仿羅馬的君士坦丁凱旋門,但落成之後拿破崙覺得太小,後來又重新打樣一座,就是位於香榭大道鼎鼎大名的凱旋門。

穿過杜勒麗花園 Jardin des Tuileries, 就會抵達遠端的協和廣場 (遠遠的那一根),再過去就是香榭大道,到底就是凱旋門,全部都是直線排列。

【 Opéra: Palais Garnier 巴黎歌劇院  】

巴黎歌劇院是一座大站,去老佛爺、春天百貨大多是從這站出來逛過去,外表金碧輝紅霸氣十足。此建築為1861年建築師加尼葉Charles Garnier奉拿破崙三世之命修建(在171人中脫穎而出),在1875年初完工,在當時建築師賦予奢華的裝飾細節、折衷主義的設計風格、以及大膽的建築理念,做出許多華麗與創新的變化。所以此融合古典與巴洛克之歌劇院很快地為當代世人所讚嘆,同時也成為後代義大利歌劇院的建築典範,也為現今世界上最精美的歌劇院之一。

以前都是外面經過,這次當觀光客進來仔細參觀,這是迎賓廳入口處,多人在等候導覽一同入場。

我們買了連同導覽租借的套票,貴鬆鬆12歐。但很值得,

我們入口處的皮緹爾壇,

30公尺高的豪華中堂,這座大樓梯以大理石為基底,雙向迴旋多層臺階,

正面是兩座女神手持光束迎接賓客。

可惜歌劇院內當天不開放,僅能隔著包廂門往裡面望

展覽大廳前的拱廊穹頂由金色與五彩繽紛的馬賽克拼貼而成,這裡可以往下望整個大樓梯雄偉的中堂,

往下望整個大樓梯雄偉的中堂

長廊

冰廳(若我沒記錯的話....),此處是一圓廳,屋頂是繪製女祭司與珍禽異獸的活動場景。

Salon du Soleil. 太陽廳

覽大廳內,據說這是仿凡爾賽宮的鏡廳;雖不及凡爾賽宮的寬敞壯闊,但真有其相同的富麗輝煌,這裡眼睛都會睜不開,從屋頂壁畫到門柱雕塑、到窗格、壁飾;吊燈....無一不是藝術品,這裡就張大眼睛欣賞了好久。

覽大廳內令人驚豔的水晶吊燈。

從二樓往外廣場望去

最後會到出口、也是歌劇院真正的大門入口處,

大門入口處有著名的音樂家人像雕塑

艾菲爾鐵塔La Tour Eiffel , 不僅是巴黎的代表,更是法國的重要地標;

鐵塔是1889年,法國大革命100年紀念,萬國博覽會時蓋的,當時為了方便參觀找確認位置、且飛機也是很容易看的到的地標為目的;總高為320公尺,共三層有1652臺階,上去2樓、頂樓都需要費用;所以我目前一次都沒沒上去過,因為每每都被人潮嚇到,排隊會花非常多時間,而這次也是,光前面安檢排隊就很多人了、也看到很多兜售觀光客紀念品的黑人(跟羅浮宮前一樣)一直在附近推銷,這一點感覺環境變很複雜,多少減少了興致有些可惜,跟我十幾二十年前來真的差很多。

艾菲爾鐵塔La Tour Eiffel ,每次到這下面都會驚艷於她的鋼骨架構,她剛蓋完當時是是全世界最高的建築,建築本身是對稱鋼筋結構,因此非常牢固。

之前在臺灣就聽說GOGORO有銷售到巴黎作租任機車,所以我們這兩天在巴黎街頭一直密切注意街頭有無GOGORO的行蹤,結果真的在蒙馬特附近的住宅區看到了,好開心趕緊合照一下。在巴黎的高級住宅區還能看到自己的愛車真是興奮,有緣阿~~。

蒙馬特區的聖心教堂 Basilique du Sacré-Coeur de Montmartre

這裡一向是交通比較不方便的地方,且治安也不佳,所以大姑姑特地開車帶我們上來,還是被人潮給震撼住(真的不要暑假來巴黎)。聖心堂的設計者為保爾、阿巴蒂 paul Abadie, 於1914年完工;教堂外觀是仿當時的君士坦丁堡(現今的伊斯坦堡)的索菲亞大教堂,是羅馬拜占庭風格的教堂。

這區域我還第一次走到,馬歇爾埃梅廣場,就是個小公園,吸引我的是這穿牆人的雕塑,查了一下這是尚、馬萊的作品,

蒙馬特區附近的巷弄。

瑪黑區的巴黎黛瑪茶 DAMMANN Frères

通常講到法式茶都會提到瑪黑兄弟 Mariage Frères, 而這次是應朋友託買,才特地逛到了瑪黑區孚日廣場 Place des Vosges邊的黛瑪茶總店,當時已經接近他們關門時間八點,所以店裡只有我們,店員接待也非常NICE,讓我對這品牌印象加分很多(當然也是茶好喝啦),而茶的範圍從中國茶、綠茶、紅茶、到睡前安眠的花草茶都有,值得在那邊慢慢品味。

通常這家店內以黑色為基調,清一色酒紅與黑色的茶冠整齊呈列牆上,這品牌是從1692年開始經營,創辦人Dammann先生在十六世紀就有取得路易十四茶葉專售的壟斷權,之後逐漸打開知名度。

不僅是茶葉,也販賣一些茶具,中西式都有

最後秀兩張在巴黎大表弟所開的牙醫診所照片,真的是一傢俱現代感的診所,外面的戶外空間悠閒舒適,工作的地方就有度假FU,巴黎人真的很會過生活。

\

另一側的休息走廊,超滿綠意的開放空間是我所羨慕的,這是臺灣工作環境最欠缺的。

德法行全數完成了,雖說拖了一年,但也是用心記載旅遊的回憶,這些都是生命中的養分。挪威;冰島 It's coming soon.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