磚窯影人紀念 | 回顧高倉健電影作品

來自專欄磚窯影劇話4 人贊了文章

日本文化中心在高倉健仙去的次年舉辦了期電影作品的回顧展,由於時間關係,只看了三部,分別是《人間劇場:飛車角與吉良常》、《幸福的黃手帕》和高倉健生前最後的作品《致最親愛的你》。年代跨度不小,但是頗有意義,且容我慢慢道來。

《飛車角與吉良常》是高倉健作為男三號參演的第一部電影作品,此片算是早期的任俠片,此系列也是開創任俠片的高潮期。從武士片到任俠片再到實錄黑幫片,以及再後來的北野武,日本電影有自己的傳統和傳承。而且每個片種都有國民偶像級的代表人物,而本片飾演飛車角的就是長期和高倉健合作任俠黑幫片的代表人物鶴田浩二,而高倉健做為他的小弟宮川而出道,構建了任俠黑幫的黃金組合。

故事其實並不複雜,除了飛車角帶馬子出逃想金盆洗手這種黑幫慣用劇情外,更吸引我的是吉良常、飛車角及高倉健飾演的宮川這三代黑道俠士的關係,其實也投射出某種日本黑道的宿命感。而且從吉良常回憶大佬向銀杏樹打槍和立墓碑上能看出他對以前的黑幫生活乃至那時黑道沿襲的社會秩序有著深切的懷念,這和小津電影中老人們唱的的海軍軍歌異曲同功。而如今黑道為了搶奪地盤弄得爾虞我詐你死我活,老炮兒吉良常當然看不慣,而且飛車角也厭倦了這種打殺生活,才攜馬子逃離黑幫的,而高倉健飾演的小弟宮川卻只有切指謝罪向前衝殺來報答飛車角大哥的份兒。

最值得提的ㄧ點,就是最後飛車角與敵對黑幫的大決戰,除了是用幾條手持長鏡頭構成外,畫面是以全黑白呈現的,可能也是血腥尺度的考慮。但這就無不讓人想起昆汀在《殺死比爾1》中那場道場黑白血戰的根源也許就在於此。所以電影的血腥尺度把控古已有之,我就更加懷疑昆汀的電影中到底有多少自己的東西了~

《幸福的黃手帕》是當年的譯制名片,山田洋次的作品,一個形滿釋放人員的歸鄉之旅,論故事其實沒什麼可說的。但有趣的是影片記錄日本社會的那個階段,高倉健飾演的勇作所經歷的正是日本戰後經濟崛起到達頂峰後即將進入衰退期的那段兒。經濟起飛需要大量開採原始能源,所以勇作出來當礦工,但後來失手殺人,但出獄後面對的卻是物價飛漲,市面蕭條,工人失業的現狀。而另外兩位年輕男女主角都是為情所困出來旅遊散心,也是對日本時下年輕人心態的切實反應。而結尾點題的「黃手帕」卻是表達出對過去舊式傳統的頌揚,也是在經濟崛起的社會喪失人際間情感關係的某種批判,對曾經和諧融洽充滿人情味的社區生態的懷念。這種題旨的影片,在經歷巨大變化的地方非常多見,如張揚導演的《洗澡》、《向日葵》,雖然表述方式角度不同,但主旨是極為類似的。即便如此,記錄中國巨大變革的影片還是少的可憐,而且中國依然處於劇烈變化的節奏中,但記錄這種變化的影片愈加的少了,最後仍希望我們的電影能同步記錄這個變化,並且是優劣並重,無損的呈現在我們面前。

最後看的是《致親愛的你》,倍感欣慰,不僅是因為這是高倉健先生最後的作品,更多的是因為這個故事和高倉健飾演的這個人物。與《幸》片ㄧ樣,《致》片也是ㄧ個公路片,ㄧ個護送亡妻魂歸故里之旅。高倉健整個旅程就像回顧ㄧ生ㄧ樣,遇到了處於人生各個階段的人,有同樣亡妻的老人,還有婚姻危機外出打拚的丈夫,即將步入婚姻的小年輕,不同的人生階段拼接出一個完整的俗世人生。雖然波瀾不驚,但是處處令人動容,因為我們就生活在其中,那就是我們普通且平凡的世俗生活。

最為意外的是導演降旗康男把高倉健塑造為ㄧ個獄官角色,片中也多次展現高倉健與押解囚犯擦身而過的情節,而在最後結尾他在甬道中面深情面對鏡頭遙望擦肩過去的一列犯人,就像遙望曾經演繹的眾多任俠黑幫人物的他自己ㄧ樣,那眼神彷彿是對銀幕前觀眾的ㄧ個致歉,也是為過去那些暴力角色的ㄧ個懺悔,也是為自己的ㄧ個救贖。這是高倉健先生演藝生涯的完滿,乃至也是他人生的ㄧ個完滿,他就像影片結尾的倉島英二老人ㄧ樣,默默地走出了畫外,離開了觀眾的視野。

緣起銀幕,緣了銀幕,我們記住了檢察官杜丘(《追捕》)、記住了漁夫父親高田(《千里走單騎》)、記住了黑道小弟宮川(《人間劇場:飛車角與吉良常》)、記住了鐵道員佐藤乙松(《鐵道員》)、記住了礦工勇作(《幸福的黃手帕》)、記住了幫工田島耕作(《遠山的呼喚》)、記住了黑道大哥修治(《夜叉》)、記住了獄官倉島英二(《致親愛的你》),就記住了那位不麻煩任何人的日本老人。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