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總是希望自己有朝一日發跡,光宗耀祖,同時也希望自己祖宗顯貴,能夠庇護自己。有些人發達之後,還特地找出族譜,希望能揪出一兩個顯赫人物。例如姓李的往往會說自己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幾十代傳人,姓朱的就說自己是明太祖朱元璋後人。說穿了,這些中國人總是想攀附一些古代名人當祖宗,以此來彰顯自己的高人一籌。

我們知道明太祖朱元璋出生貧民家庭,小時候便死了父母,食不果腹,爲了活命不得已這纔出家當了和尚,後來卻依靠自己率領羣雄,南征北戰,奪取了天下。按理說朱元璋就是中國屌絲成功逆襲的代表人物。

我一直覺得如果有人問起朱元璋的祖宗八代,朱元璋應該拍拍胸膛,自豪地說:“我祖上清貧,並沒有顯赫的人物,我之所以有今天乃是我自己努力奮鬥的結果。”

可是,這是我的一廂情願,貧二代艱苦創業楷模朱元璋卻不這樣認爲。他打心底裏還是希望自己祖上有顯赫人物,來滿足一下自己的虛榮心。

史書上記載,朱元璋當了皇帝之後,有一次修家譜,想給自己鍍鍍金,想在家譜中寫上某某名人乃是自己第幾代祖宗。

名人之後的皇帝肯定要比平民百姓出身的皇帝高貴許多。

有道是“五百年前是一家”。只要是同個姓氏,追溯到五百年前的話,估計大家都是同個祖宗了。由於世事變遷,戰爭逃亡,人口遷移等因素,有幾人能說清楚自己祖宗的來源啊,因此一修家譜,大多人都喜歡找個同姓名人當祖宗,朱元璋也不例外。

那麼朱元璋到底想找誰當祖宗呢?

自明朝之前,歷史上朱姓的大名人大概就兩位。第一位就是唐朝的終結者朱溫。朱溫本是黃巢部將,後來降了大唐,卻又背叛了唐朝,殺死了唐昭宗,奪取了皇位,建立後梁。可是惡有惡報,朱溫最後被親子朱友珪所弒。你說手段如此骯髒,下場悲慘的朱溫,朱元璋怎麼會認他爲祖宗嗎?

第二位朱姓名人就是宋朝理學大師朱熹。此人不僅在詩詞方面造詣很深,留下許多千古名句,而且此人的思想對中國後來的歷史影響至深。從這個角度來說,除了孔子,就是朱熹了。

有道是無巧不成書。朱元璋打定主意想要攀附朱熹爲祖先之時,碰巧有個姓朱的典史來京朝見朱元璋,於是朱元璋親自接待此人。

朱元璋在交談之中發現典史是個徽州人,原來竟跟這朱熹還是個同鄉。

朱元璋頓時來了興趣,便笑着問道:“你與朱文正公乃是同鄉,可是他的後人?”

典史乃是縣衙裏面管治安的小官(相當於現在縣公安局治安大隊長),平日裏哪裏見得到皇帝。今日個頭一次召見,又是激動又是害怕,更沒想到是皇帝還不按套路出牌,竟然會這樣問話,心裏頭納悶極了,“皇帝老兒你今兒個唱得是哪一齣啊?”

他確實是徽州人,也跟朱熹是同鄉,但是從來沒聽家裏人說過自己跟朱熹有什麼關係。

他猜不出朱元璋問這話的意圖,不敢胡說八道,當即回了句“不是”。

朱元璋一聽之後,心裏頭慚愧萬分。你看看人家一個小小的典史,還跟朱熹是同鄉,尚且還不肯亂認朱熹爲祖宗,我一個堂堂天子,卻想找亂認祖宗,着實慚愧啊!要是日後一不小心被別人考證出來,我朱元璋與朱熹雖是同姓,卻毫無瓜葛,那臉面可就丟大了。

朱元璋當即打消了攀附朱熹的念頭,不再想着做名儒的後人,於是向漢高祖劉邦看齊,從此以後說自己祖上沒有根基,沒有祖業可繼,自己白手起家,奪取天下。

------------------------------------------------------------------------------------------------謝謝閱讀,歡迎訂閱收藏與轉發!本站作品都是本人的原創作品,請勿轉載,謝謝大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