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作者:小影迷

原文出處:公眾號:韓影迷007原文鏈接: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1NDc5NTMxOQ==&mid=2247485315&idx=2&sn=5fc5799a62447dd35862ff6983b9d66e&chksm=fbdf6fdbcca8e6cd2139f1a13ac77fed91ae6b3a46ca37f44bb9fa339331378e3ca996b2ba80&token=956575537&lang=zh_CN#rd?

mp.weixin.qq.com

還記得震驚世界的「世越號」沉船事件嗎?2014年4日16日

韓國發生了近50年以來最嚴重的游輪事故。

該事件轟動全球,一艘從仁川港出發,開往濟州島的游輪「世越號」。在高速直線航行進中突然失控,導致了304名乘客與船員不幸遇難,最令人痛心的是,其中250名遇難者是同一所高中的學生。

關於「世越號」的紀錄片有很多,它們大多都在記錄事件經過,尋找沉船的真相,揭露了韓國政府的不作為和媒體的虛假報道。《那天,大海》從技術的角度尋找沉船的真相;《黃金救援時間內毫無作為的國家》記錄了事件的經過和國家如何應對;

潛水鐘

》揭露了韓國政府的不作為和媒體的虛假報道;

就連日本都拍了一部紀錄片——《世越號沉沒,生死存亡的101分鐘》,從倖存者和救援者的角度講述救援故事。

就在上個月,韓國上映了一部新片,講述一個被沉船事故徹底改變的普通家庭的故事。整個4月份,這是韓國唯一一部觀影人數超過百萬的電影,它連續16天登頂韓國電影票房冠軍。它就是-----生日

它不是紀錄片,但卻像紀錄片一樣克制,沒有太多的故事情節,甚至都沒有出現任何一個「世越號」沉船鏡頭。彷彿只是走進一個普通的罹難者家庭,記錄著他們在事故後的生活。影片的切入點,是從遇難者之一的秀浩的父親回國開始。

薛景求飾演的父親,曾去越南工作了五年,因故入獄三年,等他回來後,發現早已物是人非,兒子秀浩去世他不在身邊。老婆孩子搬家,他甚至都不知道在哪裡。

女兒對他也是極其的陌生,甚至連開家裡的門都要擋住密碼。

是的,作為父親,他不僅缺失了女兒的成長過程,甚至連兒子的最後一面都沒有見到。兒子的去世,給這個家庭帶來了致命的打擊。

看似生活沒什麼變化,風平浪靜,一切都向往常一樣,其實這個家早已支離破碎。在兒子遇難以後,媽媽根本就不願意相信這一事實,把兒子的房間布置的還是他離開時的模樣,也不讓任何人動他的東西。

每年,還會給去世的兒子買新衣服,即使他再也穿不了。

她沒意識到的是,她用了太多時間去思念死去的兒子,而忽略了活著的女兒。每一年,她都會給兒子買新衣服,可女兒看看手提袋裡是空的,就意識到沒有自己的。

難免會有些不開心,而這時媽媽就會生氣:

「哥哥連飯都不能吃,你還挑食。」

看到這裡,你會發現,這位母親早已身心疲憊,由於太過於傷心,壓力過大,使她患上了心理疾病,得依賴藥物治療。

其實再多的葯,也治不了她的心病,在兒子遇難那一天,其實給她打了很多電話。

可她因為在忙而錯過了。

這些遺憾也就成為了她心頭的一根利刺,深深的刺入心臟最深處。

其實這麼多年來,不止是母親一人在傷心,難過。就連妹妹,在潛移默化中,也一直潛意識的覺得哥哥就在自己身邊,每次吃東西的時候都要給哥哥打包回家。

可能是由於哥哥死在了海中,所以妹妹從那以後,就非常的怕水。

怕到甚至無法進入浴缸洗澡的程度。

這就是導演的高超之處,全片沒有過於煽情的鏡頭,可是仔細一看,處處都是催淚之處。事故不發生在自己身上,永遠都是別人口中的故事。父親這一角色,全片一直都在隱忍,直到最後的生日會上,才徹底爆發出來,放聲大哭,哭得那叫一個撕心裂肺。

在他的內心深處,其實一直都在自責,在家人最需要他的時候,他不在身邊。他覺得自己沒有為家人,為兒子做過些什麼。

在現實中的受害者家屬採訪中,出現頻率最高的一句話就是:沒能保護好他啊。

本片真的一直都很克制,它不是一部「在傷口上撒鹽」的作品,也沒有專註痛斥政府的不作為。但正是它這樣過於的冷靜,卻讓小編更加的心痛。現在看到這些遇難的孩子們那天真無邪的笑容,我早已淚流滿面。

現實中真實遇難的孩子們

他們一個個都聽從了船長的安排,穿著救生衣在原地等待救援。那個時候,還未意識到危險的他們,甚至還嘻嘻哈哈的玩起自拍。

可是,現實是300多名孩子們在海水裡等待著救援,可是韓國政府卻毫無作為。不僅不進行搜救作業,而且還阻止民間漁船自主參與救援工作。

我家孩子在那裡要死了呀!

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這位父親的嘶吼與吶喊,看著這位父親臉上暴起的青筋,我的眼淚忍不住直流。

電影來源於生活,有的時候看電影,最怕看到這種「真實題材」的故事,因為真實,所以看得過程中代入感會更強。也正因為如此,所以會更難受。比如片中有的情節就並非虛構,在片中一次家長自發組織的紀念活動中,專門帶了一張孩子們生前的搞怪合影。

其實這張照片,正是現實中檀園中學五個遇難高中生的生前合影。

而在「世越號」事故之後,其中一個少年的家長發現了這張照片,後來就把這五個家庭緊緊聯繫在了一起。在事故四周年時,五個爸爸效仿孩子們的姿勢,拍了一張特殊的照片予以緬懷。

其實這也是本片,帶給我們最大的感動。有些事情,是不可以遺忘的,但銘記不等於折磨自己,活著的人必然還是要活下去。

生日,是紀念日,也是重生日。逝者雖死,但只要有人還愛著他們,他們就永遠不會被遺忘。當有一天能笑出來的時候,就代表已經從自己心靈的枷鎖中解脫,從無邊的黑暗中看到光明。這微笑,對遇難者家屬來說,並不容易。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