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招篇 本報記者 徐蔚冰

  3月29日,中國聯通宣佈全國範圍內開通eS? IM,這也是聯通於2018年3月在國內6個城市試運營eSIM服務後的再次行動,業內人士表示,正值兩會提到要加速攜號轉網的關鍵時期,聯通這一舉動對廣大消費者以及中國通信市場會產生巨大的影響。

  eSIM其實質上是嵌入式SIM卡,就是將傳統SIM卡直接嵌入到設備芯片上,而不是作爲獨立的可移除零部件加入設備中,用戶無需插入物理SIM卡。通俗來講,這一服務可以使用戶隨時切換運行商,不再受一張卡(SIM卡)的限制,可以輕鬆地用一個手機號使用多個設備,提升用戶體驗。

  而對於即將到來的5G時代,eSIM技術可以提供更加方便、安全的服務。它的本質是對SIM卡的電子化,能夠解除實體設備對用戶的限制,比如大家目前使用的電子支付、電子登機牌、電子發票等不需要實實在在的紙幣和登機牌、紙張發票。在實際運用中,相對於傳統的SIM卡,由於不需要搭載SIM卡槽,eSIM卡將使得平板電腦、手機等設備變得更加輕薄。而在電子化的流程中,它的可控性比實體卡更優越,可以說適應了整個社會數字化和信息化的發展需要。

  可以說,eSIM將成爲物聯網時代實現萬物互聯的核心部件之一,據相關數據預計,到2025年全球將有300億個設備實現物物互聯,這些設備都將依賴eSIM技術實現聯網。因此,它對於目前中國國內三大通信運行商(移動、聯通、電信)具有舉足輕重的戰略意義。

  eSIM雖問世七年,但此前由於技術方面的不成熟,還不能滿足一些應用場景以及相關法律的不完善等問題,一直受到運營商的冷落。不過如今隨着5G技術的不斷髮展,華爲、蘋果、三星、谷歌等大型創新企業都增加了對eSIM技術的開發力度,這種態度的轉變自然而然引起運營商對eS? IM技術的重視。

  而對於中國聯通來說,發展eSIM服務似乎顯得更加緊迫。從中國聯通發佈的2018年財報可以看出,用戶雖然在2018年上半年有所突破,但是與中國移動6.9億用戶量仍然存在較大的差距,且我國通信市場長時間存在產品及服務同質化、人力成本過高的問題。因此,更早地推出eS? IM服務可以使聯通搶佔市場先機,增加用戶數量,提高用戶黏性,改變在通信市場上的不利局面。

  畢竟,5G時代正在慢慢到來,數字化已是大勢所趨,而eSIM的普及只是時間問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