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

相比於大團圓的結局,悲劇顯得更有魅力。

如果《阿郎的故事》結尾,一家人倖幸福福的生活在了一起,那麼,當年的香港電影金像獎,《阿郎的故事》肯定不會是大贏家。

電影反映的是生活,而生活的常態是不完美。我們看過了太多的合家歡、大團圓電影,但仔細想想,這些電影會在你的心底留下多少感觸。

悲劇更接近生活一些,阿郎的死是對他過往種種的償還,是「浪子回頭金不換」這類故事最震撼人心的結局。

年輕時的阿郎是浪子,沉迷酒色,拈花惹草。富家女波波愛上他,嫁給他,給他生孩子,而阿郎卻做出了噁心至極的勾當。

出獄後偶然知道了自己有兒子,而這個兒子改變了阿郎,讓他完成了從浪子到父親的轉變。

父子二人相依為命的畫面非常讓人感動,此時的阿郎才是那種可以依靠的男人。

命運讓阿郎與波波再次相遇,有了兒子這一牽絆,再加上波波確實看到了阿郎的改變,一切看起來那麼美好,浪子回頭,破鏡重圓。

但如果放在現實中,他們還有未來嗎?

且不說十多年的分離,就兩人的社會地位,可以預想到以後的生活。

《阿郎的故事》之所以經典,是因為阿郎的死。他的死是與自己過去最好的決裂,是對這份愛情最美的紀念。

煽情,當《你的樣子》響起,影片在最後幾分鐘得到升華。

忘不了阿郎那堅毅溫暖的雙眼,在那一刻,他一定看到了一家三口幸福的生活在一起。

《你的樣子》

我聽到傳來的誰的聲音

像那夢裡嗚咽中的小河

我看到遠去的誰的步伐

遮住告別時哀傷的眼神

不明白的是為何你情願

讓風塵刻畫你的樣子

就像早已忘情的世界

曾經擁有你的名字我的聲音

那悲歌總會在夢中驚醒

訴說一定哀傷過的往事

那看似滿不在乎轉過身的

是風乾淚眼後蕭瑟的影子

不明白的是為何人世間

總不能溶解你的樣子

是否來遲了命運的預言

早已寫了你的笑容我的心情

不變的你佇立在茫茫的塵世中

聰明的孩子提著易碎的燈籠

瀟洒的你將心事化進塵緣中

孤獨的孩子你是造物的恩寵


阿郎覺得愧對兒子,想要給他更好的生活,剛開始的時候,把兒子往媽媽身邊推。結果兒子順勢撮合父母兩。當阿郎發現和波波無法再繼前緣的時候,他選擇了一種有尊嚴的死去,以圖兒子留在媽媽身邊。淚奔……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