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航太總署(NASA)網站指出,利用核彈打掉一顆正向地球快速飛駛而來的小行星,似乎只是好萊塢大片裡的故事情節輒輕輎輓,但是據研究小行星和尋找阻止地球撞擊事件發生方法的科學家表示,事實上它很可能會成為解決潛在災難性事件的可行性方案。
     7月10日鄧鄯鄰鄲,歐洲太空船「羅塞塔」將近距離飛越小行星司琴星(Lutetia),對這個太空岩石進行仔細觀察。科學家希望這次飛越獲得的觀察資料嶇幓幛幗,會對了解更小的小行星有幫助。
    據北京日報7日報導,美國加州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LLNL)的物理研究學家大衛‧迪爾伯恩解釋說褓褙褐裶,如果一顆小行星有望在未來50年撞上地球,利用核彈改變它的方向或者驅散存在威脅的太空岩石,可能是最好的選擇。
    NASA 月球科學研究所所長大衛‧莫里森表示,利用核彈的方法對付還剩幾年時間就會撞上地球的小行星最有效,「如果我們遇到一個非常大的小行星,而且它只有幾年時 間就會撞上地球,利用核彈可能是我們的惟一選擇。但是如果這是一顆更小的小行星,而且它還需10到20年才有可能撞上地球,我們也許不會利用核彈。」在這 種情況下,可以選擇利用彈道導彈撞擊小行星,改變它的運行方向。
    迪爾伯恩堅持認為,利用強大的核彈炸掉一顆小行星或者把它炸碎,是改變它的方向的 最有效方法。首先,單位質量的核子融合比化學燃料更有效。因此從實用性的角度來說,把這種能量輸送到深空,進行改變小行星方向的任務,會更容易一些;核爆 炸能產生非常強大的能量,這也使它成為進行這種任務的一個好選擇。
    炸掉小行星後,問題並沒結束。粉碎的小行星會產生一個碎片區,擊落這些碎片也非 常重要,因為這樣只會有一小部分碎片穿過地球大氣層。迪爾伯恩制造了模型,用來檢測最有效改變小行星的運行方向以及用這種方法驅散碎片區所需的能量總數和 所需的時間。他發現,用30萬噸能量對一顆直徑270公尺的小行星持續作用 15天,就會成功讓它遠離地球。
    除此以外,如果爆炸發生在更遠的太空裡,人們更不用擔憂。莫里森說,如果你打算在距離地球1.6億公里的地方炸掉小行星,就不會產生這麼多問題。此時雖然會產生更多碎片,不過在它們靠近地球以前,應該已經都被驅散了。
    科學家認為,雖然這種災難性撞擊有可能會發生,但是發生概率很小。莫里森說,我們已經發現超過90%的這種天體,可以說,在未來幾年不會有什麼可以引發地球大災難。不過,我們可能必須面臨一百萬顆可以摧毀整座城市的大天體的威脅,還需要更長時間用來尋找和確定它們的位置。
    地面望遠鏡和太空望遠鏡技術的不斷進步,會對科學家研究近地天體和其他潛在危險很有幫助,但是威脅可能無所不在,因為越小的天體越難跟蹤。現在存在的惟一問題是,人類必須擁有可以移動大型天體的能量。

轉載於YAHOO新聞

 

-------------------------------------------------------------------------------------

 

後記

   現代很多人反對核彈,本人也是一樣,原因是人類常拿核彈來做為戰爭或威嚇的工具。假如將核彈頭當作戰爭的工具,核彈將永遠掛上"殺人武器"之名號;假如拿核彈來保護人類,讓人類免於天災的話,那核彈就造福了人類。再者,科技也不斷得日新月異,主要是為了提供我們人類有更好更安全的環境。

最後我想引用前幾篇文章的說法:無論理論是否被發表或發掘出來,我們若沒有改變自己對任何事情的心態的話,即時手上有再好的武器,再最好的理論,結果始終還是一樣--自滅,難逃一死

簡單來說,任何東西是操之在己的,要怎麼用就憑自己的一念之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