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絨花》這首歌,最早出現在電影《小花》中,作為馮小剛電影《芳華》的伴奏音樂和片尾主題曲,屬於借用。

《小花》,1979年上映,北京電影製片廠製作,由張錚執導,劉曉慶、唐國強、陳冲等主演,講述了一個被賣的小姑娘長大後,成為戰士的故事。

《小花》公映後大受歡迎,於公映地第二年也就是1980年,就獲得了當時中國電影含金量最高、榮譽最高的第三屆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最佳攝影獎、最佳音樂獎,而主演陳冲更是憑藉主演小花一角獲得當屆最佳女主角獎。當時還沒有網路,選票都是印製在《大眾電影》內頁,由觀眾自行評選後寄到《大眾電影》編輯部,然後再由評審委員會根據大眾投票結果選出,相對公平和公正,也是當時最被認可和最被推崇的影視獎項,大家可以注意到,這部電影當時還獲得了最佳音樂獎,可見《小花》的配樂及插曲有多受歡迎。

《絨花》作為本片主題曲,出現在劉曉慶扮演的游擊隊員翠姑和另一個隊員用擔架抬受傷的戰士時,當時翠姑在前面,在上台階時,因為前面較高,擔架傾斜,致使傷員身體下滑可能就會脫落,翠姑為了保持擔架前後平衡,用雙膝跪在台階上一步一步往前挪動,磨破的膝蓋流出滴滴鮮血,灑落在一級一級的台階上,此時,《絨花》響起,催人淚下。

《絨花》這首歌曲作為《小花》的主題曲是由李谷一演唱的,由劉國富、田農作詞,王酩作曲,曾在1980年"聽眾喜愛的廣播歌曲"評選活動中獲獎。

《絨花》歌詞真摯感人,曲調高昂悠揚,非常貼合當時《小花》中的那一幕場景。

世上有朵美麗的花,那是青春吐芳華,錚錚硬骨綻花開,漓漓鮮血染紅它。世上有朵英雄的花,那是青春放光華,花載親人上高山,頂天立地迎彩霞。

顯然,馮導借用此歌作為《芳華》片尾曲,實際上只是取了這首歌中的「芳華」二字,但歌曲中所描繪的真實意境卻與電影《芳華》本身相差甚遠,每每聽到這首歌我都有一種莫名的感動,但確是因為《小花》,而不是《芳華》。


同一首《絨花》,不同的文化內涵

馮小剛電影《芳華》在片尾引用了當年紅極一時的電影《小花》的插曲《絨花》,唱出了幾代人的青春芳華,引起觀眾的共鳴,但不同的《絨花》演唱風格就會有不同的文化內涵。

一.1979年改編於《桐柏英雄》的電影《小花》,獲得了大眾百花獎的諸多獎項,捧紅了劉曉慶、陳冲、唐國強等一線演員。絨花是一種什麼花?大致類似於合歡花,盛開在山野,鮮紅、美麗而堅強。歌曲《絨花》最初由李谷一配唱,是大眾百花獎最佳電影音樂。李谷一演唱的《絨花》,音色嘹亮,聲音柔美,韻味十足,聲情並茂,充滿希望,演繹了革命英雄主義的情懷。「世上有朵美麗的花,那是青春吐芳華,錚錚硬骨綻花開,」李谷一的歌聲響起,電影《小花》中劉曉慶扮演的女游擊隊隊長擔著載有解放軍傷員唐國強的擔架,用雙腳、膝蓋跪行在石階連成的山路上一步一步艱難攀爬的畫面,頓時歷歷浮現在眼前,那可真是「滴滴鮮血染紅了它,一路芬芳滿山崖」。看似簡單的歌詞,卻極好地映襯了影片的主題,在女性柔弱身軀和堅強意志的反差中凸顯出人格的強大力量,散發著崇高理想和堅定信念的耀眼光芒。劉曉慶磨破的膝蓋冒出的鮮血和破損的褲子粘黏在一起,而她卻滿眼堅毅含著希望之光,叫人心中感慨萬千。1979年的劉曉慶滿臉膠原蛋白,質樸健康、溫潤美麗、大方野性的形象,令我們很想變成擔架上的唐國強。我站在部隊軍分區的壩子上看到熒幕上的一代女神,慢慢地在我們這些十幾歲的小男生心中艱難綻放,那一刻充滿感動,淚流滿面。然而,後來劉曉慶由於各種說不清、道不明的事情與我們心中的女神形象漸行漸遠,這位來自重慶涪陵的女神在我們心中留下難以消除的遺憾。

二.2017年12月16日,我在王健林的萬達影院認真觀看了馮小剛的《芳華》,影片結束時,劉峰和何小萍互相依靠著,這時電影響起了熟悉的旋律《絨花》。「世上有朵英雄的花,那是青春放光華,花載親人上高山,頂天立地迎彩霞。」這次,韓紅的歌聲一起,我猛然想起《紅高粱》里的歌曲《九兒》,如泣如訴、撕心裂肺的旋律被韓紅套用在《絨花》的演唱上。韓紅的演唱展現出深情細膩,高亢嘹亮,空靈柔情,低沉壓抑的氣象,比較符合《芳華》所要表達的主題思想。韓紅的《絨花》仔細聽來,唱出了人生的蒼桑、戰火中的洗禮,抒情不乏張力,粗獷不失柔美。有一種凄美的回顧感,融入了現代人的思考,激情與悲傷交集,一覽歲月蹉跎。至於電影中何小萍的人生遭遇是否能用「錚錚鐵骨綻花開」、「頂天立地迎彩霞」來表現,那就另說了。當然,如果硬要把文革時期女性的生存環境比喻成非人化的惡劣狀態,把何小萍說成是「世上有朵美麗的花……錚錚鐵骨綻花開……」,起碼我沒有產生這樣的英雄主義聯想和情緒,只感覺凄美透徹心扉,悲涼透著無奈。我還是覺得李谷一的演唱意境高遠,給人以振奮昂揚的精神。如果非要說李谷一的不足,那可能是音色比較單薄,不夠圓潤厚實。韓紅的確是用心在唱,有一種雪花兒被融化的感覺,其實每個人的青春芳華就像雪花兒一樣,最後不成冰就成了《絨花》。當然,韓紅的演唱美中不足的是喚氣聲音太重,吐字不太清晰,聲音有一些虛漂,不夠瓷實。

三.馮小剛《芳華》中的《絨花》如果由川籍歌唱家廖昌永、軍中美女阿魯阿卓來演繹,可能又會是另外的一種文化內涵。廖昌永學院派的演唱大氣雄渾,極具穿透力的音色會體現出歷史的縱深感,有利於弘揚主旋律文化精神。阿魯阿卓的演唱,會融入許多現代元素,摒棄高音炫技的方式,清亮、磁性的嗓音會展示出一種深沉的文化力量,深情、唯美,令人神往。然而,馮小剛不會選擇廖昌永,也不會選擇阿魯阿卓,理由很簡單,廖昌永和阿魯阿卓的演唱風格不適合表現《芳華》的主題思想感情。啊......啊......絨花絨花啦......啦......一路芬芳滿山崖。


電影的情節發展有些生硬,可以改一下。1劉峰上學指標不是自己讓出去的而是被高幹子弟頂替了,他在借酒消愁時林丁丁來找他,被他告白,而林丁丁不同意還用幹部子弟的身份刺激劉峰,劉峰衝動犯了錯誤被下放到伐木連。2戰前小萍和劉峰在車站不期而遇,小萍大膽地表白劉峰,而劉峰因為要上戰場,不敢接受,只說等他活著回來。後來小萍得知運輸隊遭遇襲擊傷亡慘重,就急著在屍體堆中扒找劉峰。3戰後劉峰來醫院找小萍,發現小萍精神失常了,醫生建議用她最熟悉最喜歡的東西刺激她或許就會好起來,劉峰立刻帶小萍去了文工團慰問演出的現場,小萍聽見熟悉的沂蒙頌的旋律,就不由自主的跳起舞來,她什麼都想起來了,她和劉峰終於走到一起。4文工團撤編晚宴換成劉峰等傷殘軍人的退伍晚宴,文工團出身的劉峰被要求表演節目,他唱起送戰友。5劉峰和小萍到烈士陵園祭奠死去的戰友,劉峰自責到:都是他把他們帶上戰場的卻沒有活著帶回來。6劉峰和小萍在回家的車站得知文工團撤編的消息,他們坐在長椅子上回憶起在文工團的芳華歲月。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