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第一季度綜藝節目持續發力。文化類節目引領高話題和高口碑,觀察類、戶外真人秀與音樂類節目也表現不俗。

隨着《歌手2019》十進三突圍上演,2019年第一季度綜藝市場也接近尾聲。

覆盤第一季度綜藝表現發現,綜藝節目依舊呈現出十足的生命力:一方面,第一季度文化類節目勢頭依舊強勁,《中國詩詞大會》《國家寶藏》等再遇高光時刻,另一方面,節目類型更顯垂直化、圈層化,觀察、戶外旅行、音樂等類型節目仍有不俗表現。

創新不斷,文化類節目繼續“高光”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近期,胡夏、鬱可唯在《經典詠流傳》第二季節目中演唱了李清照作品《知否知否》,演唱選段隨即衝上微博熱搜,再次印證了 “和詩以歌”的傳播魅力。

在第一季度的綜藝版圖中,文化類節目表現依舊亮眼。較往年同期,此類節目在題材創新上進度雖有所減緩(多數爲N代節目),但形式、手法創新不斷突破。

例如,《中國詩詞大會》第四季在節目內容創作、賽程賽制、比賽題目、視覺舞美等方面都有升級:百人團在少兒團、青年團、百行團的基礎上增加了搭檔團;參賽選手在答題失誤後還有一次難度升級的自救機會;比賽題目融入了傳統藝術元素等。《國家寶藏》又增添了山西博物院、河北博物院、山東博物館、廣東省博物館、四川博物院、雲南省博物館、甘肅省博物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經典詠流傳》第二季增加了“經典誦讀人”角色,並加入了演唱者上臺前的準備畫面。

從口碑評價來看,文化類節目依舊是第一季度綜藝的口碑擔當。《國家寶藏》第二季豆瓣評分9.2,高於第一季9.1分;《中國詩詞大會》第四季豆瓣評分8.4,亦高於第三季;《經典詠流傳》第二季目前評分未出,但從傳播熱度與輿論評價來看,表現依舊值得期待。

除了上述老牌文化節目再度發力,一季度也有不少新面孔出現。北京衛視推出《上新了•故宮》,在趣味科普故宮文化的同時,爲傳統文化添加年輕色彩;東方衛視推出《詩書畫2019》每天十分鐘,講解一首詩、品鑑一幅字、賞析一幅畫,帶觀衆一起感受筆墨背後中華傳統文化蘊藏的巨大魅力;安徽衛視推出《大地藝術家》邀請十二位年輕藝術家進入美麗鄉村,體驗當地風土人情和田園生活等。

垂直細分,觀察、音樂多類型呈現

除了文化類節目引領高話題和高口碑,第一季度中,觀察類、戶外真人秀與音樂類節目也表現不俗。

2018年《我家那小子》《妻子的浪漫旅行》等節目引發市場關注後,觀察類節目迎來新風口。一季度,湖南衛視推出《戀夢空間》《我家那閨女》,分別以觀察素人男女戀愛和嘉賓女兒日常爲主要形式。此外,浙江衛視推出《心動蜜語》《遇見你真好》、愛奇藝上線的《喜歡你,我也是》、騰訊視頻播出的《女兒們的男朋友》,都主打實景觀察。這些節目製作水準有差異,但都聚焦在戀愛、代際關係等現實議題層面。

音樂類節目方面,老牌音樂節目仍有不凡影響力。湖南衛視《歌手2019》在陣容和賽制上均有所改進,創作型歌手的比例達到80%-90%之間。賽制上,採取了聽審即時投票和全部比賽結束後紙質投票各佔50%的方式,形式創新也使這檔老牌節目煥發出新的生命力,豆瓣評分從上一季的6.6分躍升至7.5。

新音樂節目類型中,東方衛視《冰與火之歌》定位歌唱情感類競技節目,結合音樂與情感元素進行表達;優酷《這就是原創》以創作人爲主角,更強調音樂的原創性。

戶外真人秀題材也在不斷開拓外延,浙江衛視《大冰小將》將鏡頭聚焦冰球,將14位來自全國各地的冰球小將集結,幫助他們向着目標進發。

此外,職場類《我和我的經紀人》,科技類《最強大腦》第六季、《智造將來》,政論節目《這就是中國》,喜劇類節目《歡樂喜劇人》第五季,配音節目《聲臨其境》第二季等不同題材節目也獲得不俗關注。東方衛視《閃亮的名字》更是通過紀實與影視結合呈現,完成主旋律的新表達,爲同類節目提供了新的製作思路,引起業界關注。

二季度綜藝“搶先看”

如果說一季度的綜藝“江湖”,更多是老牌節目間的競相追逐,那麼從二季度開始,在綜N代陸續迴歸的同時,也有一批頗具亮點的新節目將與觀衆見面,其中不乏創意新穎的題材和品類。

據不完全統計,湖南衛視、浙江衛視、東方衛視、江蘇衛視四大衛視以及“愛優騰芒”四大視頻網站二季度重點項目約27檔,其中電視綜藝12檔,網絡綜藝15檔。

電視綜藝方面,浙江衛視《奔跑吧》、湖南衛視《嚮往的生活》《我們的師父》都蓄勢待發;網絡綜藝方面,愛奇藝《我是唱作人》、騰訊《我們是真正的朋友》、芒果TV《密室大逃脫》等全新綜藝在題材方面破題,而優酷則繼續佈局“這!就是”系列,《這!就是街舞2》已經成爲二季度關注的重點。

題材方面,通過對已定檔的部分節目整理分析可看出,戶外、音樂等節目依舊是二季度主要節目品類。對於觀衆來說,這類節目最爲熟悉且接受度最高,因此內容創作者需要找到一個更爲新鮮且獨特的切口,讓觀衆帶着好奇走進並沉浸於節目中。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生活觀察類綜藝依舊保持着“崛起”的態勢,這個“熱”度也需要“冷”思考。一方面,尋找觀衆情緒的出口,已經成爲越來越多綜藝節目的核心主題,這種擊中當下觀衆情感痛點的節目類型,確實能收穫不少關注,但是同質化現象趨於明顯。比如在二季度節目單中,又出現不少情感類觀察綜藝,從這個角度來看,內容創作者在保證內容質量之餘,也要警惕觀衆出現審美疲勞,及時對內容進行推陳出新。

作者:何久 葉晨瑋

編輯:李頎 張榆澤

【版權聲明】標註“原創”的文章系《廣電時評》獨家稿件,《廣電時評》編輯部保留所有版權;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或使用。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