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冬雨在《陽臺上》中飾演低智少女陸珊珊,主人公張英雄則由新人王鏘扮演(圖/東方IC)

經過大半年的延期後,《陽臺上》終於上映了。

這是金馬影后周冬雨擔任出品人的首部電影,她同時也在電影中出演陸珊珊一角。導演則是執導過口碑電影《鋼的琴》的張猛。在第五屆豆瓣電影年度榜單裏,被提名最值得期待的華語電影。

在張猛看來,“這部電影講的是弱者與弱者之間的故事。這是這個時代的東西。”

《陽臺上》改編自作家任曉雯的同名原著小說,這是一個“未完成的復仇故事”。

小說主人公張英雄一家住在祖輩流傳的老房子裏。面對城市的不斷擴張與發展,老房子所在的片區被納入了土地徵收範圍。

面對拆遷通知與微薄的賠償,張英雄的父親張肅清選擇守住房子,拒籤拆遷協議。在與拆遷者的拉鋸戰中被活活氣死。

頂樑柱倒下,使這個原本就不算富裕的家庭更加困窘。張英雄母親無奈之下籤下拆遷協議,對張英雄說,“記住咱們的仇人,陸志強(拆遷小組組長)。”

復仇的念頭在張英雄心裏生根。他想象過好幾次那把刀刺下去的畫面,“他要守在拐角,在姓陸的出樓時,給他致命一擊。血柱濺出來,天都紅了。”

然而,相對於復仇的血腥與沉重,任曉雯交了一份截然不同的答卷。

張英雄開始用望遠鏡偷窺陸家。陸志強在拆遷上或許強勢而狡猾,但當回到自己的生活後,他其實與張英雄一樣,是虛弱的,渺小的。與此同時,陸志強的女兒陸珊珊也進入了張英雄的視線。

陸珊珊是一名低智少女,不會說話,動作遲緩,但卻擁有孩童的天真單純。

漸漸地,張英雄對“仇人“的女兒產生了複雜的情愫。當別人罵陸珊珊是神經病時,張英雄果斷罵了回去。他那雙按着摺疊刀的手,躁動不安。復仇計劃有了新的走向。

在醞釀復仇計劃的過程中,張英雄對陸珊珊產生了複雜的情愫(圖/東方IC)

在《陽臺上》裏面,任曉雯將拆遷者的麻木,被拆者的憤怒、無奈,刻畫得入木三分。

曾有人納悶:“一個一路順利、一直生活在象牙塔裏的女生怎麼能把底層人的生活寫得這樣深刻呢?”任曉雯哭笑不得,急迫地想要褪去“知識分子”的外殼。

在《南方人物週刊》的報道中,任曉雯回憶起自己與社會聯繫最緊密的那幾年,是在一家茶葉公司賣普洱茶。“每天睜眼起來,便要和營業員、賣廣告的、場租方各色人等打交道,從包茶葉到網上銷售,流程裏所有的事情都做過,自然也包括‘直着嗓門吵架’。”

傷筋動骨的經歷,凝練成她筆下獨具煙火氣的人物與生活。於是有了《陽臺上》,這也是現實生活中許許多多個“張英雄”及其家庭的故事。

如張猛所言,這都是“弱者的故事”。這些故事並不能以單一的標準簡單粗暴地去評判。

任曉雯則提出了新的問題,“小說僅僅是爲了傳達憤怒嗎?如果只把現實直接搬到紙上,虛構的力量如何及得上真實?文學關注具體的人,它對體制的不苟同,對社會問題的介入,也應該站在人的立場。對於一切苦難,仇恨從來不是解藥——無論在現實中,還是文學中。”

故事結尾,張英雄平靜地目視陸珊珊消失在金黃的晨光。但這並非一個大團圓結局,他們之後仍可能會經歷更大的苦痛。

對於這些“弱者”的未來,《陽臺上》沒有給出一個答案。然而,有別於我們所熟知的那些拆遷故事,《陽臺上》將他們生活巨大的裂口呈現出來後,提供的是一種新的可能性,一種新的生活面相,這或許也是生活真相的一種。

所以爲什麼要讀《陽臺上》?文學的意義是什麼?

“如果你想要真相,歡迎你來。”

電影《陽臺上》原著小說精選了任曉雯近二十年間的中短篇小說九篇,用作者自己的話來講:“這是一個寫作者初入文學腹地之後的左衝右突,是直覺性的生命記錄。”

本書中的作品大多聚焦社會底層的小人物,寫他們的日常生活,生存掙扎,喜怒哀樂,或者性格衝突。有的類似復仇故事(《陽臺上》),有的類似科幻小說(《我是魚》),有的類似鬼故事(《陽間》),堪稱色彩紛呈。

這些作品大都寫於三十歲之前,回顧過往,任曉雯總覺得裏面帶了點悔其少作的遺憾。“雖然這些作品也受到過鼓勵,但當人屆中年時再拿出來,未免令我心虛。我在向前走,在不斷更新,在將自己甩到身後。”

但同時,她也感到欣慰,“那時我曾以一種天真的驕傲來堅持趣味。一二十年的跌打滾爬,並沒有讓我改變。很高興我還是那個固執己見的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