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從押韻詩人成立開始,每周我們都會推薦一位Battle MC,我們的Battle人物系列也已經做了年多,得到了很多朋友的認可。但我們很少在Battle人物系列中涉及當下最年輕的Battle MC們。

這回,我找了四位國內不同地區的當下最熱門的Battle MC,深度聊聊當下大家關注的國內Battle的一些熱門話題以及爭議話題。

有人建議我應該找一些資歷更深的老一代Battle代表人物來解讀。但我認為,這新新生代Battle MC才是身處於這個時代,站在爭議以及輿論漩渦中的人。對此,他們才是最有發言權的。因此,我認為跟他們的交流會有另一番價值。

特別鳴謝:楊成熙、鴨王、PM小丑、Luis(排序按採訪時間先後)

楊成熙,來自江蘇南京,96年生人。他的Battle生涯始於YY盛行的末期,2014年首度參賽就挺入Iron Mic南京站四強。中途停歇兩年後,又在2017年開始再度Battle。最近兩年的時間內,楊成熙斬獲大小賽事的冠軍十餘個,並在2018年獲得了Iron Mic全國亞軍。他的「小豬佩奇腿」、「跳起來打你」等眾多精彩的瞬間,讓他也被人譽為當今Battle場上的「動作流」開創人。

鴨王,Aka Lil Duck,來自安徽合肥,95年生。鴨王在2017年底才初次登台Battle。雖然起步較晚,但天賦超強的鴨王在2018年給了所有人一個驚喜。他在南京幹掉了全國亞軍書生,一戰成名,並被譽為最強黑馬。2019年他「開酒瓶」的創意再次讓他備受關注,但敢於創新的鴨王還會堅持自我風格。鴨王說總有一天,他一定會站在大型音樂節的舞台中央,而他那超過常人的自信和進取心,彷彿在對所有前輩們說:「來吧!上屆冠軍!」

小丑,本名張祥碩,來自山東。玩說唱不到一年,就拿下Iron Mic全國總冠軍。這讓我不知道該用什麼詞去形容他的天賦。雖然榮譽看似已達頂峰,但我依舊覺得小丑身上還有太多可能。有人說他拿到了總冠軍的榮譽,卻沒有總冠軍的心態。小丑也接受了這一評價,從這個接受開始,他又成長了一大步。今天的小丑早已不是三年前《變形記

》里的頑劣少年,而三年後的小丑又會是什麼樣呢?他的上限又會在哪呢?我不敢想像。

Luis,是一位生在陝西,長在福州,現居海南的95後國企員工。學生時代的Luis在2015年就拿過Iron Mic分站冠軍。對於現在的Luis,白天是一位拿著「五險一金」的小白領,但晚上的他就是街頭上最亮的崽兒。我認為Luis是2018年最被低估的人。論綜合實力,Luis甚至比上述三位都好,但在這殘酷的時代,Luis少了一點運氣。我總覺得Luis長得像一個台灣歌手,這裡最有明星臉的就是他了。

關於當今國內Battle現狀,可以討論的話題實在太多。我給四位Rapper每人都列了十多個問題,在看完他們的回答後,結合我自己的一些觀點,和大家一起探討。我把這些話題歸納為了以下幾點:

1. 「Battle MC」是一個怎樣的概念?

2. 當今的Battle比賽都是在背「爆點」嗎?

3. 當今的Battle MC會自我風格缺失,且風格高度相近嗎?

4. 為什麼很多人會有現在的Battle不如從前的感覺?當今的Battle MC需要再把Battle突破嗎?

5. 當今Battle圈內所謂的「創新」表現,是否丟失了Battle本質?

6. 想在國內靠Battle走進人們視野到底有多難?

對於上述大部分問題,我都和這四位年輕的MC逐一交流了,結合他們的觀點和親身經歷,再加上自我理解,給大家分享一下。

1. 「Battle MC」是一個怎樣的概念?

十多年前,「Battle MC」這個稱呼其實是不存在的,雖然這一概念一直存在,老一輩的Rapper中也有主攻Battle或主攻作品之別,但並沒明確的劃分。在那時很多OG的觀念中,會Freestyle是作為Rapper的一項常規技能,因此並沒有「Battle MC」這個概念明確的歸類統稱。

隨著時代的改變,從貝貝、PG One、爆音這一代Rapper開始,「Battle MC」這一概念越來越清晰。而當2018年眾多Battle高手止步《中國新說唱》海選後,很多自媒體都在炒作「Battle MC全軍覆沒」,讓這一概念廣泛普及,且深入人心。

這類Rapper他們在Battle這一單項技能上花的時間和精力,遠多於他們在其他方面的投入。隨著現在更加精準細化的定位後,甚至出現了專攻Battle的團隊及廠牌。例如小丑所在的Punchline Monster,就是其中的代表。

在這還要搞清一個概念:會Freestyle是一個Battle MC的最低門檻,但沒有Freestyle也可以是出色的Rapper。對於Rapper來說,善長Freestyle是一個加分項,但不是必修課。

2. 當今的Battle MC都是在背「爆點」嗎?

首先,這裡說的「爆點」絕對不僅僅是我們通常泛指的押韻,它還包含了很多東西。選手說詞中巧妙的押韻、炫酷的Flow、搞笑的段子、誇張肢體動作、幽默的表現形式等等,都可以是Battle時引爆全場的「爆點」。

九塊錢曾告訴我,他曾在比賽遇到過一個對手,直接對著他「看你在這裡趾高氣昂,馬上我要讓你菊花綻放、屎飆一床」(貝貝對馬思唯的名句)。這種就是大家最常遇到的現象,也是大家最排斥的一種現象。選手在Battle時,直接強行硬套他人說過的內容,這就是最初級的「背」。我相信所有人都不會提倡這一行為,但是這種初級的「背」,在Battle的初學者中還是挺多的。

但是,假設你在Battle時遇到一個對手,正好對手說到了「趾高氣昂」,而你這時又回應了一個「屎飆一床」作為反擊。這算不算背呢?這時候就不好說了。表面看,你確實是根據對手的說詞現場作出的反擊,但實際上,這還是在於貝貝的名句「趾高氣昂,屎飆一床」的靈活運用。

這算不算「背」我也無法準確答上來,我想引用2018地下8八英里武漢冠軍鴨王的一些觀點,他認為「爆點」的使用在於有超強的鋪墊功底。如果你這時候只是單純為了反擊而反擊的在字面上回應了對手一個「屎飆一床」,而其他內容和這個詞前言不搭後語,那你依舊是停留在「背」的階段。只不過不是初學者的硬「背」,我把這種情況稱為即興的「背」。

但如果你能結合當時的語境和當時對手說的整體內容,運用進「屎飆一床」,指出這是貝貝用過的爆點,作出完整且有邏輯的反擊,這就是漂亮的現場反擊。而鴨王說的「鋪墊」,也就是這一道理。

上述兩種情況更多是在Battle新人身上,但高手的Battle依舊會有「爆點」的使用爭議。2018年Iron Mic全國亞軍楊成熙就被這個爭議困擾過。我曾多次在其他文章中提過看好楊成熙。2018年「干一票」第一次看到楊成熙時感覺眼前一亮。相信所有看過那次比賽的人都會對他的「小豬佩奇腿」印象深刻。

我猜測楊成熙對於對手攻擊他的體型胖,花了很多心思。於是有了「小豬佩奇腿」這一招牌的「爆點」,並且在攻擊對手時,楊成熙還有一個著名的爆點「急急如律令」。這些「爆點」就好比上文提及的貝貝的「趾高氣昂,屎飆一床」,全部是楊成熙的原創,也是他的經典招牌。但緊接著問題就來了,如果每次Battle時楊成熙都被攻擊胖,那每次他都回應「小豬佩奇腿」嗎?如果他真的每次都這麼做了,這又算不算「背」呢?終於,這個爭議在2018年Iron Mic決賽的舞台爆發了。

對於這個問題我正面問了楊成熙,楊成熙也給了我坦誠的正面回答。

首先,楊成熙承認對於「小豬佩奇腿」和「急急如律令」的使用,在不同場合,是重複用過的。並且,楊成熙能告訴我準確的場合以及次數,但絕對不是每次必用。只不過因為這兩個「爆點」的印象過於深刻,加之網路傳播較大,會給人一種他反覆使用無數次的錯覺。

就比如,楊成熙後來在回應對手攻擊他體現胖時,他用的更多的是「肉彈戰車」這一爆點。在攻擊對手時,他更常用的是「我是孫悟空,你是孫悟飯」。這兩個內容的使用次數可能更多,但從來沒人說過。

其次,楊成熙很多時候是因為他常年固有的Battle思維模式,瞬間反應就讓他下意識的聯想到了這個「爆點」,不經思考,脫口而出。而當他說完後,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居然又說了。MC飛曾跟我說過,後期他不想再Battle有個很大原因就是在此。你如果要想保持好的競技狀態,你至少賽前有很長一段時間,都需要成天沉浸在那種高度敏捷的,緊繃的Battle思維模式中。對於楊成熙這種比賽狂人,幾乎一年下來,天天如此。

2018年Iron Mic總決賽上,小丑反覆對楊成熙贏下長沙選手Sins提出質疑。我反覆看了楊成熙對Sins那場多遍,確實楊成熙又一次用到了「急急如律令」。但是結合整體表現,我認為那場比賽楊成熙獲勝真的沒有疑義。楊成熙只是在整段內容的最後一句說了「急急如律令」收尾,但這個點當時並沒有爆。他不是贏在「急急如律令」上,更不是贏在某一處爆點上,而是綜合表現優於Sins。派克特、馬俊、大狗三位前輩的判決沒有問題。

不過話說回來,小丑的質疑也沒錯。同一「爆點」在大賽上重複使用肯定是不合適的,這一點楊成熙也是承認的。而我始終堅定的認為,不管哪個年代,不管是誰的Battle,都沒有100%的純現場。我採訪的這四位Battle MC的所有問題中,只有一個問題是四人都回答的一樣的。那就是一定會為一些特定的場合準備一些特定的「爆點」。陰三兒他們的Freestyle絕對是和「背」不沾邊的。但你別忘記陰三兒的「這個麥克風是鐵的,上面留著血的」這一經典語錄,他們也在Battle和Freestyle的時候重複用過。

關於有沒有「背」這個問題,10多年前就一直是Battle場上最大的爭議點。過去是,現在是,將來也會是。並且我相信這個問題會一直存在下去,只要還有人Battle,就會一直存在。

3. 當今的Battle MC為何風格都高度相近?

很多人看了最近兩年Battle比賽後最大的感受,還是不是「背」的問題,而是認為所有選手都是一個模板。尤其是從馬俊、派克特那個時代的過來人會最對此感受明顯。對於這個問題,我認為把楊成熙和Luis分析的原因合在一起,就是最導致這一現象的根本原因。

原因一(楊成熙觀點):明星效應。這裡不得不再次談到貝貝這個人物的歷史意義,我在介紹貝貝的文章中就強調過,貝貝最具歷史意義的不是他的技術地位,因為後人遲早會有人超越,而是他真的改變了中文Battle的走勢。貝貝帶來的巨大影響就是無數Battle新人都為之痴迷,並以爭先恐後的去效仿他的風格,最後逐漸形成現在的局面。楊成熙本人也非常貼切的用了「物極必反」一詞來形容這一現象。

原因二(Luis觀點):觀眾導向。眾所周知,對於Battle的勝負,觀眾反響會起決定性作用。那麼台下觀眾喜歡什麼,自然就會對台上的選手有直接引導作用。絕大部分觀眾都只是圖個樂的低齡化年輕人,本身就沒有想通過看Battle比賽去明白什麼道理,他們喜歡的是簡單直接的刺激和快感。所以,台上選手自然而然也會選擇觀眾們想看的內容形式去迎合。這也是形成這一現象最為重要的原因。

最後,結合楊成熙和Luis二人分析的兩個原因,我們不難發現,當今的Battle已經形成了一個從選手到觀眾的市場化「供需關係」。既有市場需求,又有模板化的導入供應。所以,形成這種現狀在所難免。

4. 當今Battle所謂的「創新」表現,是否丟失了Battle本質?

這個問題我個人沒覺得什麼,但針對2019年初的地下8英里「888Beef賽」中發生的一幕,在賽後引起了不小的風波。當時武漢冠軍鴨王為了一個回應,用酒瓶直接砸向了自己的腦袋。不管那個酒瓶是不是真的,所有人都被他的這一舉動驚到了。賽後,關於「開酒瓶」的負面輿論不斷,讓鴨王被網友圍攻,深陷輿論壓力。

「開酒瓶」的類似行為該不該出現在Battle賽場呢?我相信鴨王本人也不建議大家效仿。但這背後帶來問題,我們還是值得深入思考的。首先,從2018年開始,我們聽到了一個新的Battle風格叫「動作流」。其中楊成熙和鴨王都是所謂的「動作流」代表。例如楊成熙的「跳起來打你」,鴨王玩過的「劈叉」、「托馬斯」,最後放出大招「開酒瓶」。

我個人不覺得這些有什麼問題。這種情況在Battle歷史上不是沒有出現過。2010年北京的大衛就在比賽中劈過叉。2014年,丸子也在比賽中玩過「托馬斯」。那麼為什麼當年就沒有人會去給予負面評價呢?

2014 演舞會Battle大賽中的丸子(右)

如果觀眾是出於安全考慮,怕他人效仿而否定鴨王的「開酒瓶」,那絕對沒錯。但事實上針對鴨王的輿論,根本沒人是出於安全考慮。否定「開酒瓶」的做法,大部分輿論是出於諷刺的態度。對此,楊成熙的回應還是很客觀的。

在當今的說唱環境下,工整的押韻幾乎已是最基本的門檻,光是會押韻已不能滿足當下觀眾挑剔的眼光了。這也讓Battle MC們開始想盡辦法去博得觀眾們的歡呼。除了上述所謂的「動作流」,還有很多人Battle時會在著裝打扮、道具上尋求創新。

Iron Mic場上有人Cosplay火影忍者

不管你是「動作流」還是「道具流」,我們只要記住,這些都是錦上添花的東西就好了,不必刻意放大。鴨王的自我評價是,95%的部分依舊是由說唱基本功等相關的東西構成,剩下的5%才是他絞盡腦汁去創新出的「動作流」和其他。我很認同鴨王的觀點。如果你沒有前面的基本功,光會劈叉能拿武漢冠軍嗎?

NBA扣籃大賽上,球星們為了創新,除了扣籃動作本身,也會創新各種新花樣。如霍華德穿著超人披風就可以大大加分。而那些實力本身就一般的,就算是他搬汽車、搬摩托玩飛躍,也是拿不到冠軍的。所以,這些外在東西本身是沒問題的,只是和用的人本身有很大關係。只要大家明白了這一道理,就不用在意這些東西是否會讓Battle丟失本質。

5. 為什麼很多人會有現在的Battle不如從前的感覺?當今的Battle MC需要把Battle進一步突破嗎?

我們已經聽過太多太多遍關於當代Battle不如從前的聲音。從說唱圈OG前輩,到電腦前的普通觀眾,包括很多選手自己也如此感慨。但有多少人思考過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呢?

Luis客觀的呈現了一些現狀

我再拿NBA扣籃大賽為例。30年前,喬丹罰球線起跳扣籃就是經典。20年前,科比普通的胯下扣籃就可以奪冠。

多年後,當今的NBA球員再這麼干,根本就無法獲得認可。近年來,大家同樣都會覺得當今的扣籃大賽不如從前了。

審美疲勞是人的正常精神反應。扣籃大賽如此,中文Battle亦是如此。中文Battle發展這麼多年,對於當今年輕一代來說。尤其是押韻這個單項技巧方面幾乎已經做到了極限。再要有提高,真的已經太難太難了。

鴨王說出了年輕一代的心聲

不過,撇開押韻不談的話,在Flow方面,在對伴奏理解方面,我個人認為整體還是有很大提高空間的。並且這會是當代Battle高手與普通選手,拉開差距的重要環節。我們仔細回顧下這兩年的Battle,大部分都是靠抓對手內容上的點,進行常規的內容對內容上的爆點反擊。

在派克特之後,當今Battle賽場的高手對決,在膠著的關鍵時刻,靠Flow取勝的不多。即便強如派克特,他的Flow大招也不是時刻準備秀出的。Flow的引爆效果,一定程度上不會亞於文字,但這點不太會被當今重視韻腳爆點的Battle MC所重視。還有一點,一段炫酷的Flow就好比前面說的「動作流」,用了一次就不好用第二次了。想出一段與眾不同的Flow,絕對比想出幾個與眾不同的韻腳的難度,大太多太多了。

高手之間的差距都是毫釐之間的。前面就提到了,在這個韻腳滿天飛的年代,大家為了提高,除了有鴨王的「動作流」誕生,還有很多細節,是可以突破的地方。情緒、表情、語氣都是可以大作文章的部分,小丑就是這方面的優秀代表。

小丑在今天這四位Battle MC中是年紀最小、比賽經驗較少的一位。如果單比基本功,小丑不佔優勢,但小丑的Battle給我的感覺是楊成熙和Luis沒有的,那就是一個字:騷。小丑會把表情、神態、語氣在比賽中發揮得淋漓盡致。不同對手,不同的攻擊,他的情緒表現都非常豐富,感染力極強。這一點也是當今Battle MC們想需求突破的一個好方法。但我認為這是小丑自帶的一種天賦屬性,可能刻意學也學不成。

6. 靠Battle走進人們視野到底有多難?

Luis現在生活在海南,有著體面的正式工作,是一位拿著五險一金的Rapper。但在工作之餘,他在2018年的三個月不到,連續比了地下8英里的四個賽區,都遺憾而歸。福州敗於殭屍,海口敗於97,武漢敗於鴨王,南昌敗於Double G。我問他今年還會堅持比下去嗎?他的回復很簡單:「當然!三月賽場見!」。

Luis在我眼中,至少是具備地下8英里分站冠軍實力的Battle MC。不得不說,當今的比賽真的殘酷,選手們都不容易。在這個實力極度接近,相互研究得都很透徹的大環境下,沒有人有絕對的把握。要想突圍,必然是天時、地利、人和、實力、狀態、運氣都要有的。但這些並沒有阻止年輕一代對於Battle的熱愛。像Luis這樣的不是個例,還大有人在。

Luis 對 殭屍

從2017年開始,全國的Battle MC中這麼有一群人。他們大多是Battle好手,他們願意不惜財力、精力,去往全國各地,征戰好幾個賽區,就為了一個總決賽晉級名額。但由於各種因素,他們的努力時常得不到回報,最終無功而返。

2017年的地下8英里,東北的神秘連續拿下三個賽區的亞軍。2017年地下8英里的全國亞軍書生,實力早已毋庸置疑,但2018年的書生依舊征戰多地,至今沒有突圍。而小丑和楊成熙,作為2018年鐵麥的全國冠亞軍,也是同樣情況。

2018年地下8英里南京站,書生(右)敗於「黑馬」鴨王

這種情況已經有種當年高考時,擠破頭過獨木橋的感覺。一方面說明比賽水準高、賽事有價值,另一方面也體現了當代年輕Battle MC不服輸的精神。冷靜地看,即便你是大型Battle賽事的全國總冠軍,你的知名度,也只會局限於說唱圈內的Battle小圈子。小青龍在2017年《中國有嘻哈

》之前,已經是鐵麥和地下8英里的雙料全國總冠軍了,但當時並沒有多少人關注到他。這些例子都說明,Battle的冠軍頭銜,並不能帶來太大的改變。

當然,靠Battle真正揚名立萬的人還是存在的,那就是貝貝,但這只是個現象級的特例。對於絕大數人,想要真正走進大眾視線,光會Battle,永遠是不夠的。

對於六大問題的看法,我已經結合四位的觀點,全部談完。可能我的很多觀點還是片面的,可能他們的一些觀點也會片面。但我覺得關於當今Battle的現狀,還是比較有代表性的。

明天大家記得繼續觀看我們的推送內容,屆時我們會奉上楊成熙、鴨王、小丑、Luis,四位Battle MC的完整採訪。看看他們對於相同問題的不同理解吧。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