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看寶釵在元宵佳節出的七言律詩燈謎:

  朝罷誰攜兩袖煙,琴邊衾里總無緣。

  曉籌不用雞人報,五夜無煩侍女添。

  焦首朝朝還暮暮,煎心日日復年年。

  光陰荏苒須當惜,風雨陰晴任變遷。

  謎底是:更香(就是一支香,燃盡約需一更的時間)

賈政是一個有憂患意識的人,前面猜了探春姐妹等的燈謎,已是憂心忡忡:元春的爆竹,乃一響而散之物;迎春所做算盤,是打動亂如麻;探春所作風箏,是飄飄浮蕩之物;惜春所做海燈,更顯清凈孤獨。所以他認為元宵佳節,本該熱鬧,但燈謎皆是不詳之物!

所以看了寶釵的燈謎,更添鬱悶:此物還倒有限,只是小小之人作此詞句,更覺不詳,皆非永遠福壽之輩。

也是,在元宵佳節,花燈高掛,富貴之家,應該是歌舞昇平,一團喜氣,偏偏這些十三四歲的孩子,所思所想,竟是離散、漂浮、孤單之物!全然沒有明亮和燦爛的未來想像!此時,賈政的悲戚不光是這些後輩的淪陷,而是賈府沒有未來的悲慘了!

何以獨獨將寶釵的燈謎亮出,昭示出其與寶玉短暫的婚姻,如更香一般,雖有形有色但是短暫!


賈政是賈家成年男性中唯一還有靈性的人,在本書的開端,元春剛加封賢德妃,烈火烹油繁花似錦的元宵佳節,姐妹們做的燈謎具有宿命性的預言,這或許也是作者的一個暗示,月滿則虧,水滿則溢,誰都逃脫不了宿命。開到荼靡花事了,巍巍赫赫的四大家族是這樣,而成長在溫柔富貴鄉的女兒們何嘗不是這樣,寶釵作為花中之王牡丹,作為美好的女兒的代表,作為賈府未來的兒媳婦,她的命運或許更代表了賈家的命運吧 。我覺得這裡寶釵的燈謎怎麼樣且不說,作者只是為了烘託人生悲中帶喜,樂極生悲的宿命吧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