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9/10

【記者李威儀/台北報導】

政大講座教授、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教授錢致榕昨天指出,目前大學教育的最大危機,是學生修課太多,讀書時間太少,加上老師「失職」管得鬆,97%的修課學生都能過關,質量控制完全喪失,造成就業市場人才難尋,學生畢業即面臨失業的情形。

錢致榕在政大以「念大學做什麼?」為題對大一新生演講時指出,他在美國任教數十年,美國大學每年淘汰約1/3以上大學生,但在台灣,政大、台大、清大等校學生因課業表現不佳而被淘汰的比率大約只有3%,不少私立大學更是0%,若非老師教得太好,就是在「質量控制」上嚴重失靈。

他說,學生每修一學分,理應花2到3小時自習,因此美國學生很少修超過15學分,但台灣學生選課動輒20、30學分,不可能有足夠自習時間,然而期末成績竟然還個個拿80、90分,代表老師「失職」,讓學生太好混,「教不嚴,師之惰」,現在就算大學畢業也找不到工作,正顯示教育品質出問題。

錢致榕批評,不少大學急功近利,例如台大花上千萬辦「領導學程」,帶學生去喜馬拉雅山做一星期志工,就期待能培養出「總統人才」,這種人才培育實在「太便宜」,他叮囑學生,能力靠累積,「所有短線的東西都不要碰。」

錢致榕並提醒在場450名政大新生,社會納稅資助國立大學生讀4年的平均花費,大約是每人100萬元,學生自然需要負起社會責任,「4年畢業後要自問,值不值這100萬?」如果不值,就「還錢來!」

※延伸閱讀》

.5.39%大學退學率 志趣不合居冠

.大學輕鬆讀 被退學卻怪老師…

 

王道生活工作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