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女人在職場上的流動率很高, 經過這些年的體驗跟見識, 將來要是我創業也不想聘請韓國女人. 抗壓性真的遠輸台灣女人, 就算天天打扮的光鮮亮麗又怎樣, 腦袋裡有裝知識的真的少之又少. 我在台灣工作大大小小公司有快十年了, 見證了不少有能力的女人, 既自主又有想法. 我在韓國社會也四五年了, 還沒見到有能力又有想法的韓國女人. 或許是我認識的還不夠多, 但很多商學院畢業的韓國女人交談後也不過如此而且. 反到是我在韓國到是見識到了有能力的港女, 大陸妹, 日本妞, 黑妞與金髮妹. 我覺得很多韓國女生並沒有多大的野心, 也沒有想要好好在職場上提升自己的想法. 雖然說很多韓妞們婚後不工作, 或是懷孕在家帶小孩, 但現在組織家庭的費用很高, 很多年輕女生結了婚也上班. 

 

這些上班的韓妻們只能稱為working women而不是career women. 幾乎就是安穩的領一份薪水, 做著份內的事情, 每天日覆一日的這樣過日子. 我們公司裡的working wives也是這種, 整天與其他同類們八掛著也沒有自己的判斷能力. 她們的特質就是對外面的市界沒有求知欲望, 不了解市場的潮流, 不在意處理事情中的價值, 唯一了解的就是公司中不同人的一些內幕跟小道消息. 我們公司需要輔導新創的科技企業, 科技是千變萬化的, 每天市場上有各式各樣的新創公司興起也有些突然被併購或是關門. 現在的科技很多原: AR/VR, e-commerce, AI, big data, healthcare, edutech, automation, IoT, social, fintech, security/safety, advertising etc. 每天都有不同的新資訊, 有不同的產品/app新上市. 每次跟這些working wives講到這個, 這些女人們的反應無感, 也不在意. 甚至還有很無知的井底之蛙不知道airbnb跟netflix. 天啊~ 我花了快半小時用很簡單的英文解釋, 看著他們沒反應, 我也是昏了!

 

說真的沒買過Louis Vuitton也應該認得出來吧, 這道理一樣, 自己沒創過業, 應該也知道市面上一些成功的創業者吧. 漸漸地我發覺大多的韓國人都這樣, 生活在這個什麼都可以自給自足的社會中, 了解韓國的政治變動卻不了解世界上發生的事件. (突然想到台灣也差不多這樣, 很多人知道土豪哥或是豆花妹, 卻不知道昨天在矽谷發生了什麼重大事件....) 回到我的同事們, 雖然不能要求他們每個都知道上週Amazon又收購了誰, 但這個Startup ecosystem也應該去了解一下吧! 我在還沒加入這公司前也不是說多了解, 但在這裡工作有些基本的常識跟知識也是應該有吧. 很多字眼須要知道: unicorn, pitch, series A funding, pre-seed stage, venture capitalists, raise funds 等等. 每次開會都要解釋一次, 也沒幾個人願意去牢記. 每個working wife倒是很計較這個東西花了多少錢, 什麼工作是誰該負責和今天誰跟誰一起去吃飯了. 

 

這些working wives真的很難往上發展, 沒有任何跟著上市場趨勢的價值. 只能做些拍馬屁跟搞小圈圈的技倆, 加上不夠心胸寬擴的想法, 就愛挑撥人跟選邊站. 也難怪經常聽說, 韓國有三種類的人: 韓國男人, 韓國女人跟韓國大媽們. 這些working wives真的是往大媽們邁進.......為什麼不好好工作? 來這裡是交朋友的? 還是創造自己價值的? 唉~ 每個人真的很不一樣, 不知道是生活價值觀的不同? 還是自我認可的能力不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