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過3個孩子,最終發現,姥姥帶娃和奶奶帶娃,真的不一樣。”

前幾天刷朋友圈,看到大學同學小菲說起了姥姥和奶奶帶娃的不同,忍不住跟她聊了起來。

小菲坦言:“姥姥和奶奶都幫我帶過娃,這件事我最有發言權。”

結婚第二年,小菲第一次懷孕,全家人都很高興,可六個多月做四維彩超時,查出了胎兒心臟有問題,醫生建議她放棄。

六個月,孩子已經成型了,再引產非常可惜,小菲悲痛欲絕,天天以淚洗面。

婆婆知道了,給小菲打了個電話:“別太傷心了,多大點事,休息幾個月,咱接着生!”

媽媽也聽說了小菲的事,二話不說,坐上火車就來到了女兒家。

媽媽先是抱着小菲安慰她,等她心情好點了,親自陪她去醫院做手術,手術回家後,更是24小時寸步不離,精心照顧女兒。

1年以後,小菲又一次懷孕了,這次孩子很健康,預產期就在7月份。

聽說兒媳快生了,婆婆高興極了,給小菲打電話說:“7月生真好,我大孫子不會着涼,日後上學還不耽誤。”

媽媽知道小菲7月生產,非常擔心:“這麼熱的天,坐月子又不能吹空調,你得多受罪呀!”

生產時,小菲從產房出來,婆婆第一個衝上來抱孫子,臉上笑開了花:“快看我大孫子,多胖乎!”

媽媽卻第一個衝上來安慰小菲,眼裏還噙着淚:“受累了閨女,快回去好好休息吧!”

出院回家後,婆婆只伺候了幾天月子就叫苦不迭:

“這麼熱的天,不開空調悶死了,哎喲我這腰病又犯了,讓你媽看吧,我回家去了!”

就這樣,婆婆只待了10天,就回自己家的空調房裏享福去了。

而媽媽幫小菲帶孩子,一帶就是3年,腿也疼,腰也疼,累出一身病,從來沒說過半句怨言。

生二胎時,小菲心疼自己親媽,不想再讓她這麼辛苦,特意讓老公去協調,讓婆婆過來帶孩子。

婆婆來是來了,可幫忙帶娃的效果,跟媽媽是大相徑庭。

媽媽伺候月子,最惦記如何給閨女補身體,變着花樣做營養餐。

婆婆伺候月子,弄幾個豬蹄,加點水,往高壓鍋一悶,天天讓小菲喝湯下奶。

媽媽帶孩子,小菲下班回家,飯做好了,衣服洗乾淨了,所有的家務姥姥全包。

婆婆帶孩子,小菲下班回到家,要先買菜,再做飯,一堆髒衣服還在等着她。

吃完飯婆婆跳廣場舞去了,小菲再自己抱着孩子做家務,經常忙到深夜,疲憊不堪。

累點還好,最頭疼的是婆婆帶娃,別人還不敢提意見。

媽媽帶孩子時,如果育兒觀念有分歧,小菲就直接說,娘倆一起商量着來,誰對聽誰的。

婆婆帶孩子,如果小菲提出不同意見,婆婆立刻會拉下臉:真難伺候!

一次,婆婆給孩子吃水果又沒洗,小菲說了兩句,婆婆竟然哭了起來,還跑去跟兒子告狀:我用手擦了,挺乾淨的,你家孩子咋這麼嬌貴?

婆媳終究不是母女,天長日久相處,矛盾越來越多。

這時小菲才發現:媽媽帶娃,特別省心,給自己減輕了不少負擔。

而婆婆帶娃,她天天小心翼翼,唯恐惹老人不高興,身體累,心也累,負擔反而比以前更重了。

就這樣,二寶勉強帶到了1歲,小菲老公也看不下去了,索性把自己媽送回了老家,讓丈母孃繼續過來幫忙帶孩子。

如今,小菲結婚10年了,老大7歲了,老二也快2歲了,婆婆只幫她帶了1年多孩子,其他都是媽媽在幫忙。

“媽媽生,姥姥養,爺爺奶奶來觀賞,爸爸回家就上網!”,是小菲家的帶娃模式,也是許多二胎家庭的真實寫照。

如今最流行的c位姥姥,既帶娃又做家務,既出錢又出力,說的就是小菲媽媽這種。

@楊姣jocelyn

小菲說,她對媽媽,有太多愧疚,一直無法彌補。

其實媽媽也有自己的難處,小菲爸爸身體不好,奶奶還癱瘓在牀,都需要照顧。

媽媽退休以後,本是享清福的時候,卻撇下自己的小家,去幫女兒帶孩子。

姥姥願意幫忙帶娃,她圖什麼?不就是心疼自己的女兒嗎?!

@@Aimee 蕾

有人採訪過幫忙帶娃的姥姥:爲什麼會選擇幫女兒帶孩子,帶孩子這麼辛苦,後悔過嗎?

結果姥姥們紛紛說出了心裏話:心疼女兒唄,想給孩子減輕點壓力,不想讓自己閨女太委屈!

爲了幫女兒帶娃,許多姥姥累出一身病,可她們從來沒有後悔過:只要孩子過得幸福,付出再多也值!

@哆哆

孩子誰帶大就親誰,那些被姥姥帶大的孩子,長大後也都親姥姥。

網友“小拇指幸福”說,她兒子小時候也是姥姥帶大的,如今最喜歡姥姥。

因爲兩家離得遠,平時見面也不多,孩子放了假就吵着要去看姥姥。

一次姥姥來看他,天不亮就要起來趕路回家,兒子立刻爬起來,一邊哭一邊抱着姥姥不讓走。

“姥姥你別走,我要姥姥,我想姥姥……”

@小拇指幸福

無論姥姥還是奶奶,幫兒女帶孩子,都不容易。

她們背井離鄉來到陌生城市,忍着孤獨默默付出,再苦再累,都不願意給兒女添麻煩。

據調查,我國現有“隨遷老人”近1800萬人,其中有將近一半的老人,是專程來照顧孫輩的。

2歲半以下的兒童中,由祖輩照顧的比例已經高達60-70%!

不知不覺,老人已經成了帶娃的主力軍。

其實,我們的父母養大了我們,再去養大我們的孩子,這不是理所當然,這是額外的恩情和付出。

無論是姥姥還是奶奶,幫你是情分,不幫你是本分。

養娃不易,倘若遇上能幫忙的老人,一定記得多感恩、多關心、多孝順。

別忘了對幫忙的姥姥和奶奶說一句:媽媽辛苦了!謝謝您幫我帶孩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