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樹在《奇遇人生》中展現的彷彿是一個又喪又熱愛地球的形象,很矛盾,很有反差,彷彿是經歷過大風大浪,有了很多感悟之後,又突然看淡了一切的一個人。

奇遇人生第5期:重獲新生!朴樹動情彈唱《平凡之路》字字戳心,阿雅眼眶泛紅_綜藝_高清1080P在線觀看平台_騰訊視頻?

v.qq.com圖標


左手慾望,右手天真

「 音樂對於有一種人類來說,是酒,喝了終身不醒」

朴樹畫的小象和大海,是他養的兩條狗。筆觸天真有愛,特別喜歡。

在《奇遇人生》里看到朴樹,就會想起他《我去2000年》的專輯,勾起很多關於2000年左右的記憶。

大概所有人都會覺得只有自己經歷青春的時代,才是最好的時代,我也這麼覺得。不像現在的年輕人,人手一部手機、電腦,精神獨立,形單影隻。我們那會兒是群居動物,一寢室十個女生,可以進出同影,大學幾年彼此都沒吵一句嘴,紅過半邊臉。沒有男女和年級的界限,常常一群人和另一群人就混成一片。看《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鄭微坐在男寢里,吆五喝六地和一群男生摔撲克牌的樣兒,我直拍大腿,那不就我嘛!那時的人單純,很少成熟到拿著生活費去尋找旅行的意義,不過都灑向飯局交心,看球聽歌那裡了。交到了很多一輩子的朋友,有時候也會想,如果真有個時間門硬要回到某個時刻,我想我會選擇那個時候吧。快畢業的時候更和現在不同,也和朋友感嘆現在孩子們的成熟實際有想法,早早把這輩子的奮鬥目標都鋪好紅毯了,我們那時真的像個傻子一樣,沒在校園裡活夠,畢業前一年就開始為要到社會上過生活感到恐慌。那些年網路剛開了頭兒,信息量沒有多到把世界拉得這麼大,只拉近了一些興趣相投的人群。網易里有個類別的聊天室叫「音樂無限」,常混跡於此,發現大部分的人是來自我們城市的一些小音樂圈子的,時常會有一些演出可以看。

於是畢業前精神和物質都無處安放的時間裡,便約好友一起去看演出。也是對音樂人從那時候有了認識,開始他們還都叫「搞音樂的」。

所以看到朴樹上《奇遇人生》,非要花錢從正在垂釣人手裡,買回被他們置之不理扔在岸邊的兩條魚,再扔回水裡時,真是倍感親切啊。

樹先生說的話準確字幕是:「把錢給丫的」。 大多愛音樂的人都極其尊重生命,愛平等,心裡是受不了這個的。

朴樹的這種「神經」是烙在「搞音樂的」骨頭裡的東西,因為他走到了地上,有了名氣,為大眾所喜歡,才得以讓人見到這種人類身上單純到不可理喻的氣質。

常想起那時遇到的單純怪的癖好讓人忍俊不禁:

有想不起來吃飯的,可以一連幾天窩在自己一個人租的房子里聽歌發獃,家人過幾天就得過來看看他,不然也許就此餓死也未可知;

有喜歡見人就給人彈琴唱歌的,雖說搞音樂這點也正常,可彈了就不停,還不讓人走,非要彈幾天幾夜的,真也不多見;有喜歡用眼睛喝酒的,有喜歡把繩子咽進去再從嗓子眼裡抽出來練嗓兒的,有喜歡把自己埋在大白菜堆里思考人生的……他們大多幾乎不說話,可以探求到音樂本質的很多東西,樂器在手裡更像是心愛的玩具。非常有愛心,講義氣,喜歡小動物,酒量好,尊重女性。

只要碰到和音樂相關的事情,眼睛就會發光。

我們常人只見音樂人舞颱風光,其實更多時候他們更享受在破落的民房裡排練時對音樂的精神碰撞。

因為那幾年對這種地下小音樂圈子裡音樂人的了解,就很少對屏幕里唱歌的人留幾分驚嘆了。常常會覺得,現在為大眾所熟識的歌星是何等幸運?真的才華橫溢到讓人掉下巴的,太多太多了。唱、彈,創作俱佳的音樂人,真的太多太多了。只不過有才情的,恃才傲物,太天真,是那種別和我談錢,兜里超過兩塊錢,都覺得辱沒了朋克精神的物種。有慾望的用心不鑽,更多喜歡遊走在挖樂隊牆角,找經紀攀藤,有點銀子,卻得不到圈內人的尊重,舉步維艱。

於是他們中的大部分都沉沒在地下了。

看著朴樹對著節目的攝製組綳不住說我這人沒有故事性,人多自己不自在,就想一個人呆著,就呼吸,不喜歡到哪兒都很大陣仗……我信。也許對這種人類來說,世界真的太大了,不想得到的訊息,能把站著的單純癌們迎面撲倒,一蹶不振。只要能做想做的音樂,有飯吃有人愛有個院子有條狗,對他們來說這輩子也就夠了。而這又何嘗不是對生活的巨大慾望之一呢……樹村沒拆掉的時候,北京的天空還沒有霾,村裡一批批外表怪誕內心純良,因為愛音樂想扎堆在這裡走出一條路的人們,如今已是不知離處。很多理想不是說說堅持就可以的,單純的本性和欲流橫飛的現實,會讓走在這條路上的人體味到最簡單快樂的同時,也品嘗到最極端的痛苦。可我認識的「搞音樂的」一般不講遺憾,他們常說,這輩子有音樂愛著,醉著,值了。

****************************************

關注微信公眾號,請掃二維碼

http://weixin.qq.com/r/JXXo7LPE5HuYKfePbyCh (二維碼自動識別)

豆瓣也有家,歡迎同關注

豆瓣主頁:https://www.douban.com/people/kongting111/

豆瓣小站:https://site.douban.com/301292/

工作需求請留言或私信

微信ID:liuyunyun1979

郵箱:[email protected]


文章首發於公眾號【愛電影的比目魚】。


每個人的心底都種著一棵朴樹----《奇遇人生》E5

世間只有兩個悲劇,一個是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另一個是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王爾德

人潮之中的我們,習慣於規則的善誘,移動在不屬於自己的樓宇之間,被動地選擇著方向,應付著不知所以然的大小事情。所謂嚮往,也不過是鋼筋水泥打造的叢林里假想出的一瞬湍流,在飛濺的的浪花中尋找那折射著的夢幻的遠方。

進行一次旅行時,我們習慣將內容填滿。填滿在喧鬧的景點、填滿在朋友圈的相冊,彷彿只有此生不再來的流連忘返,才能安慰那往返的車票;花時間選擇一檔節目時,心態則大不一樣,因為節目好壞往往再其次,更重要的是讓我爽、讓我哭或讓我笑;如果都做不到,至少要讓我罵。

我們並不麻木,只是微塵中漂浮著的銅臭落滿了肩膀,看不見,也摸不著。走萬里路的旅行,變成了日常升級打怪後的支線任務,在這樣的模式下,可以穿越一天的時差,卻聆聽不到內心的感觸。畢竟,我們還在心心念念著下一個任務。

迷人的哈瓦那,遠在天邊,卻朝辭夕至。感受不到風,也感受不到心,古巴人熱情的鶯歌燕舞下,是夜晚海灘上麻木的疲憊。節目組標準化的私人訂製行程,各色人等如走馬燈般的在眼前過,這就是世人想要的旅行?

有代溝的語言造就了簡單禮貌式的回覆,無數人心心念念的遠方,帶給人卻是舟車勞頓的疲憊。無法融入的我們,還能期待怎樣的奇遇?

天然宅的我不懂,將時間留給了綜藝節目;做音樂的朴樹不懂,所以將熱情留在了錄音室。

還好,我們對旅行有著同樣的抱怨!

去年生日,多年的朋友送了我一件禮物,價值兩百元的高曉松老師的脫口秀。他不知道的是,現在的我已經對高曉松老師粉轉路了。這與矮大緊本人無關,而是現在的我,已經不需要在網上通過獵奇的方式來滿足自己膨脹的求知慾。

想到此,我也就理解了對遠方沒有期待的朴樹,這並不是對世界沒有了好奇,只是對自己有著更透徹的了解。

之所以說道高曉松老師的脫口秀,是因為在其中有關於一段朴樹的軼事。

故事中講到當年負責聯絡朴樹與高的女朋友。

高問朴樹:「當年在小樹林外像地下工作者一樣和我聯絡的你的女朋友呢?」

朴樹:「分手了。」

「為什麼呀?」

朴樹:「我女朋友抱怨我,給我寫了一封信。」「書不念,琴不練,把你的女朋友丟在一邊。夢想何時才能實現。」

「聽著就像薛寶釵在勸寶玉讀書考功名一樣,你想想如果他每天看書練琴,每天和女朋友膩在一塊兒,追逐慾望和夢想,他還是朴樹嗎?」

在脫口秀中,高老師只需說明朴樹不是凡夫俗子即可。那麼,他是誰?

昔日當紅的朴樹,通告跑完了,累了,便在中途下了車,背著吉他,手裡拎著一大壺水,獨自坐在路旁看夕陽。

蛇在脫皮的時候,它可能要在一個連光線都沒有的地方。

成名、放縱、抑鬱、蛻變。

他自己說,三十六歲那年,他變成了另一個人。

我覺得不是,他只是在三十六歲那年,找到了一個更好地自己。

那個能更好的看夕陽的自己。

這個鏡頭,對於朴樹,對於我們,都彌足珍貴。

I』m just sitting here watching the wheels go round and round,I really love to watch them roll.No longger riding on the merry-go-round.I just had to let it go.

----John Lennon

約翰列儂曾把這種狀態寫進了歌里。靜靜地坐下來,方能感受到時間似沙漏般的流過。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接受信息,掌握技能,安身立命,探索世界。

在人類世世代代的繁衍中,誕生出一套極具唯物主義色彩的方法論。

更多知識,更多能量,更多規則,讓我們成為更好的人。

這樣的道路不適用於像John Lennon、朴樹這樣的的天才!

他們天才之處在於對內心有著敏銳的感知,這種感知成為了他們生命的主體。而外界的一切對於他們而言,無論是悲憫、憤怒還是歡喜,只會產生出不同的情緒,而無助於對自我內心的探索。因此也註定了與常人南轅北轍的認知道路。

常人之間的理解與尊重起源於人與人的交互。在彼此的摩擦碰撞中產生規則,我們也在日常生活中學習規則,利用規則。看著路旁快要乾涸而死的魚兒,因為與魚缺乏交互,大多會選擇無動於衷。

而對於朴樹而言,經歷沉浮與傷痛的內心對於生命、苦痛有著更為真切的理解。只有讓魚兒回歸大海,這種切膚之痛才得以解脫。了解內心的軟弱,所以懂得悲憫。

幸好這個世界上有音樂,給了這些乖戾的天才們有了向世界表達自我的方式。即使只用著沙啞的嗓音咿咿呀呀,只有著少一根弦的吉他來回撥弄,也阻擋不了他們展現在心底對靈魂最真誠的叩問。

這種真誠超越了知識,超越了價值觀。我們之所以喜愛朴樹,是因為在琴弦響起的那一刻,內心最純凈的那一部分發出的共鳴。

原來,朴樹,就種在我們每個人的心底。

至此,《奇遇人生》也完成了一次蛻變,從邀請大S、春夏、竇驍這樣的表演者去遠方尋找奇遇,到作為創作者的毛不易真誠的表達自己的感受(詳見我上一篇關於毛不易的文章,下方傳送門),

Ukam-ming:話不多的毛不易,看得最讓人感動----《奇遇人生》E4?

zhuanlan.zhihu.com圖標

再到本期主角完全變成嘉賓本身,去探索藝術家朴樹的內心。

也感謝朴樹,在節目中毫不隱藏的表現自己的情緒,真誠地向觀眾分享了閉鎖已久的內心。他會為自己疲憊的狀態而修整;會為無意義又禮貌性的交談而抱怨;也會因接觸陌生的事物感到焦躁與不安。

除此之外,當感受到風與速度時,會表現出他的愉悅,縱使他不會表演。

至於觀眾會感知到什麼,隨他去吧!

(部分內容摘自脫口秀《矮大緊指北》,侵刪)


關注公眾號【愛電影的比目魚】,讓我們一起尋找更多奇遇。

http://weixin.qq.com/r/6y2qsunEf7QAra3R93j5 (二維碼自動識別)


寫在前面:

我不是朴樹的歌迷, 沒有聽過他的很多歌,可能聽過的只有那一首滿大街都在放的《平凡之路》,但對這首歌有著說不出的喜愛。我對朴樹的了解是淺而片面的,他的一些經歷,一些故事。

在偶然看到朴樹參加這個節目的消息以後,一些微妙的想法出現在腦子裡,「朴樹、抑鬱、蛻變、奇遇……」。抱著好奇的心態搜尋了《奇遇人生》,卻發現這是一個低調卻甚受讚譽的綜藝。

俯仰天地,縱察人生。十位行者,十段旅程,從非洲到極地,用世界丈量心靈維度。

突然覺得這個節目和朴樹的特質有些契合——低調、質樸,但成熟、深刻。

看過各種介紹以後,心情開始慢慢舒緩,跟著朴樹一起前往哈瓦那。


朴樹一開始像是靦腆害羞的大男孩,在最開始與阿雅相見的時候甚至說突然後悔了,不想參加。

在到達哈瓦那以後,朴樹談到自己去哪都不重要,不會再有很深的感觸。

他也不斷地認為各種東西很無聊,像是只關心自己的玩具汽車的孩子。

朴樹像是活在自己的世界裡,是自己行星的王,有著自己的一套運轉規則。他還說到自己曾經就像是蛻皮的蛇。

在語言不通的情況下,音樂似乎成了朴樹和外界交流的方式——一如他用音樂與世人對話。這也是他到哈瓦那以後第一次感興趣的東西。

在參觀馬里奧的家時,馬里奧邀請朴樹與他的樂隊一起排練,朴樹在稍稍猶豫了一陣以後,答應嘗試,像是開始願意接納外界的信息,開始慢慢融入哈瓦那。

在坐上摩托車前,朴樹發了一通牢騷,說自己實在是不喜歡。

但隨後……233

最後,朴樹像是放下了自己心中的負擔,放下了負能量。

節目到這裡,朴樹主動給他的哈瓦那朋友們唱了他那首在中國廣為人知的《平凡之路》

我曾經跨過山和大海

也穿過人山人海我曾經擁有著的一切轉眼都飄散如煙我曾經失落失望失掉所有方向直到看見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就如同朴樹所說的,他在經歷過那麼多以後,試著去把自己內心的複雜的情感和東西,招尋一個平衡,找到一個答案。

我們常人或許很難、甚至無法去理解像朴樹這樣的人,他們內心敏銳,有著與我們不同的想法,他們的思想發自靈魂深處,有著自己最直接的看法,卻因為與世俗的格格不入而被束縛,顯得痛苦。

節目中有一個片段打動了我——朴樹把當地垂釣者的魚扔回了海里,留下一臉懵逼的垂釣者,而阿雅則在旁邊儘力向垂釣者解釋朴樹的行為。我們或許很難接受像朴樹這樣的人的思想和做法,但我們可以嘗試著用包容和耐心去理解——他們不是什麼異類怪胎,他們是與我們一樣的同胞,只是思想與我們不太一樣。

這個節目片首的獨白我很喜歡:

地球 五億一千萬平方公里

人類 七十四億七千萬人口當我們在凝視世界時世界也在凝視我們當我們遇見他們時我們也遇見了自己只有出發才是一切的開始

向著世界,從心出發吧!


不多說了,這個節目太圈粉了,我要去把前面4期都補上! 233


彈幕上很多diss朴樹的話,大家都吐槽那些有劇本的真人秀里的不真實,現在有這麼一個完全沒有雜質的節目,又開始diss他們的真實性格。

朴老師追求真實的自己,生命中更多的是悲傷的色彩,他覺得的真實充滿悲傷,世界上的很多東西值得我們去同情,也值得我們欣賞。

他會親吻路邊的小狗,跟樂隊剛見面的時候給別人聽CD,後面的感染,讓他開始熟悉,說要幫忙做混音,給他們支持。剛開始見到摩托車隊的沒興趣,到後面請別人和啤酒,唱自己的歌,給自己的電話號碼。

別的節目里或多或少的紛紛擾擾,覺得朴老師來這個節目是正確的。他的心裡住著兩個人(或者更多),他明確的感受到,為了達到自己的真實,想把自己心裡的另一個人放出來。想跟朴老師說,冥冥中,我們要接受,也要順其自然。不能刻意的排斥外部的世界。放鬆自己。

也很佩服阿雅,足足的外交家,不管是那一期,都給人很舒服。主持的境界吧,讓嘉賓都輕鬆自如的展現自己真實的一面,不用害怕什麼,不用偽裝什麼。

剛看完這一期綜藝過來,想看看影評(不自然的就稱之為影評,真的如同看一個電影)。沒有看到回答,那我就先說說自己的感受了,寫的比較雜亂,想到哪裡就寫哪裡。


一開始知道朴樹是13歲是音樂老師偶然教的白樺林,什麼都不懂得的年紀,迷惘中淚流滿面。

後來隔了很多年,跨界歌手裡他說為了錢才會參加這個節目,真實又任性,很喜歡。但是他還是於我來說太遠,又喜歡那種陌生感和不了解。我覺得他應該是不喜歡被打擾的。

看奇遇人生的時候,看到一半,就很想和全世界分享,這是我喜歡的。難得可以看到這麼完整的朴樹,當然不夠完整,只是他的一小部分,但是相對來說,你懂那種感覺么,期待,哪怕他總說自己什麼都沒有。

坦誠無法融入這個城市/和後來禮貌性的不告知玩音樂的黑人小哥。很多時候我們看到的是那樣的美景,但是看不進眼底,更想安靜的自己待一會,卻不得不與人溝通時的必須回應,靈魂走失。

彷彿越長大,越難以做一些事情,比如看到河岸邊瀕死的小魚,他會第一時間去選擇幫助放生,好像看到小時候那個勇於表達的自己。想到9歲左右那個歸家途中花很多時間把一個瀕死的鴿子放在磚頭上,努力運回家想讓母親救救它,結果被臭罵,鴿子也直接被扔出門的那個自己,那時拚命想長大,以為長大了就能幫助它了,後來才知道,長大並不美好,包括自己。

機車那一段,感受到是那種/與其一群人尬聊/不如讓我真正感受那個對方喜歡熱愛的事情

自然的和陌生人打招呼,發泄情緒後努力配合然後又感受到這件事情的美好,他說今天是最好的一天。坦誠自己的不喜歡也坦誠了自己的喜歡。

他有談論到別人的時候的那份敬畏感,他說作為這麼著名人物的兒子卻做著這麼普通的生活,我很喜歡。

無論是一開始撿垃圾,想扔掉又發現根本沒有垃圾桶放在樹邊或者是抱著小狗一個人安靜的看夕陽,與小狗告別時自然的親吻它。還是一口一個必須嗶掉的詞語告訴製作組,自己其實什麼都沒有,你們找錯人了,然後一通發泄後努力做一件不喜歡但是答應的事情。

在朴樹身上,能看到他面對鏡頭的不自然,也能看到努力想要做到真實自己的感受,一度感受到他的壓抑,於我也是 一種救贖。


分割線,因為下面有一些無關朴樹而是他於我的影響。大家可以 直接忽略。

看這期視頻的時候是外公離世的第四天,這段時間我其實狀態一直非常差,作為一個28歲的大齡未婚女性,你能感覺到全世界,都在預設你的人生,彷彿我再不結婚不生小孩我的人生會有多麼悲慘,看著他們貌似關心為了我好的苦口婆心,中間有很多不美好的小故事,就不說了,導致的結果是很多時候真的想去死一死。他們真的是為我好么,所謂的為我好讓我越來越不快樂真的是為我好嗎?我不理解。看這期視頻的時候突然想起朴樹說過的,他為什麼不要小孩,大致意思是他說這個世界這麼痛苦,那麼多苦難,為什麼我要把他生下來讓他承受,我還沒有準備我做不到之類的。就和當初我不想結婚一樣,在最好的年紀遇到適合的人我卻沒有準備好,我又不能強求他等一等,只能錯過。其實如果沒有其他的反覆告知我他現在過得多好有多幸福,一臉為我好卻帶一些看戲的內心,我其實並不後悔,只是略有一些遺憾。遺憾這麼好的人,卻因為那麼不懂事的我,那段時間把彼此都過得那麼壓抑,而他能幸福, 我卻是快樂的。我明明是那麼希望他幸福,卻因為其他人,漸漸忘記自己的初衷,很感謝朴樹,讓我想起最初的自己,不再因為別人所謂的美好人生而感到焦慮,我知道也許結婚生子是人生很重要的時候,但請讓我順其自然,我知道在那個我並沒有那麼喜歡的城市做生意因為家裡的本身資源,收入很大概率可以比此刻高很多,但請讓我順其自然,按照此刻的機遇開始房車旅行,開始流浪,這在你們看來在這個年紀是揮霍人生,但於我是人生的新的啟程,我愛錢,希望很有錢,但請讓我用自己的方式去努力,也許會有驚喜。

寫下這段話的時候覺得之後可能會羞恥心爆棚,但是也是難得的,我開始直面自己。雖然我的人生一直過得很真實,隨心而走,到之後,我想內心會變得堅定起來,不那麼容易被影響。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