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已經離職兩三個月了,也差不多到了可以客觀記述回憶的階段,

所以來分享一下留學日本為期約一年半的藥妝店打工經驗。

我的工作是負責某日系品牌的翻譯兼販賣員。

但是我是由外面派遣仲介公司招募進入藥妝店的外派打工人員,並不隸屬於該藥妝店。

我工作的店名或當時的服務品牌還有薪水,請容許我不在文中公開,也請不要私下來信詢問嚕。

 

該工作當然是優點缺點皆有,就先從從事這份工作的優點講起好了。

1。工作場所就是台灣旅客來日本一定會失心瘋的藥妝店,隨時可以看到日本最新流行美妝貨品上架。

2。可以看清楚某些商品在日本的真實銷量。

  比如在網路上被部落客炒得紅翻天的商品,有些其實在日本其實賣得不好。

  日本人自己幾乎都不太買的某些平價化妝水和乳液,卻大受觀光客歡迎。

  連日本櫃姐都問我:為什麼大家一進店裡都指名要找這個東西呀?

3。工作對象就是可以遇到好多台灣親切的同鄉,邊幫忙介紹產品還可以邊聊天,其實很愉快。

4。時薪比起一般便利商店打工要高一點點,而且有全額補助交通費,算是已經OK的薪水了。

5。可以和日本櫃姐聊天練習日文,無聊時可以研究商品的日文說明,學一學新單字。

6。不必負責收銀,也不必負責貨品上架,貼標價,不必整理倉庫。

 

美好的部分講完了,再來就是苦無人知的辛酸小故事了,有苦水成分,請海涵嚕。

1。誠如上述,我不是藥妝店本身聘請的員工,只是負責某單一品牌的銷售,

  性質其實和百貨公司的櫃姐很類似,就是要盡力幫忙提高我們家品牌的銷售狀況。

  特別是在心齋橋這以外國旅客為生意來源大宗的地帶,老實說要說藥妝店的業績全靠外國人貢獻也不為過。

  可想而知,品牌之間的銷售競爭不免就就落到了我們小小翻譯打工仔的頭上了。

  其中最辛苦的就是以和其他品牌的日本櫃姐的相處最為艱辛,因為彼此間是競爭對手。

  比方說,原本客人籃子裡原本放有A牌商品,

  之後逛一逛找我幫忙介紹聽完我家牌子的商品後,最後決定改買我家的商品。

  這時候妳會發現,A牌櫃姐其實正默默地站在角落邊,冷冷地用斜眼瞪著妳,因為妳搶了她的生意。

  即使你對天發誓,保證沒有批評A牌商品,慫恿客人改成買妳家的東西,完全是客人自己做的決定。

  但是櫃姐因為聽不懂中文,就會認定妳一定是跟客人說了些什麼,讓客人改變心意,

  完全以結果來判斷妳的行為。

  從此以後,在那小小的店裡,該牌所有的櫃姐就會聯合起來不給妳好臉色看,也不正眼看妳。

 

2。我負責銷售的品牌在中國與台灣旅客間,人氣其實比較不是那麼高,指定購買率比較低。

  特別是中國籍旅遊團客人通常進店之後,通常都指名要買某牌的保養品,一出手都買好多套組合。

  相較之下,像我們家這種在中國知名度還沒打開的牌子,就會呈現一整個賣不動的窘境。

  就算費盡唇舌告訴客人這在日本也是數一數二的大廠牌,旅客只要沒聽過基本上就不願意購買。

  一天下來,能賣出兩三瓶高單價的乳液,就足夠讓我們家的日本櫃姐謝天謝地了。

 

  所以做這份工作,我覺得必須要有主動跟觀光客攀談的膽量,就是要不怕跟陌生人說話。

  靜靜站在那邊等客人來問你問題的話,等於處於被動狀態,幾乎創不出什麼銷售額。

  某種程度來說,雖然我們美其名是當日本櫃姐的翻譯,其實多少還是有一點點銷售壓力。

  因為當觀光客旅遊團陸續進店,卻都不指名要買妳家東西,妳又不主動去介紹的話,

  只能眼巴巴地看著客人狂買別家的商品。(雖然主動介紹被拒絕的機率很大><)

  然後每天下班時,日本櫃姐都會「關心」地問:今天怎麼樣呀?

  如果老是回答「不好意思,今天沒什麼人買。」的話,應該這份工作很快就消失了吧XD

  而且長期下來,其實自己會有很深刻的挫敗感,就是「我們家東西怎麼會這麼難賣呀?」的感嘆。

  通常受不了的人,自己就會默默主動減少排班,或是根本就放棄遞交班表離職了。

 

3。有時候會有很多只比價詢價卻不購買的客人。其實這一點完全OK,因為我在日本買東西也是貨比三家。

  但是我最害怕遇到那種手拿「A4一大疊」紙張,上面列印好滿滿的商品圖片,

  然後抓著妳一項一項指著圖問,這個有沒有?多少錢?放在哪?

  重點是,她跟如來佛一樣站在原地一動也不動,拿著紙跟筆和計算機等妳查完回來跟她報價。

  其實問兩三樣都還可以,問到五樣以上就會讓我感到有點困擾了。

  因為有個大前提是,我只是專屬某品牌的翻譯,我不是藥妝店的員工,

  其實旁邊還有很多真正需要我去幫忙翻譯日文的人在等著。

  化妝品類的東西我還可以應付,藥品類的話我也不精通,強烈建議直接找店裡穿白袍的藥師問最快。

  因為如果你只是想要比價的話,日文不通也無所謂,比手畫腳指圖片給藥師看絕對完全沒問題。

  而且藥妝店的價錢時常有波動,我必須全店跑來跑去幫她看價錢,然後她卻只佔在原地等我報價給她寫下來。

  藥妝店說小是不小,說大也不大,通常稍微繞個店裡一圈就大概知道什麼類的東西放在哪一區。

  如果可以的話,自己稍微慢慢逛一下,自己挖寶的話不是也很有出國血拼的樂趣嗎?

  當然客人可能因為不知道我不是店家聘請的員工,加上我也不好意思當面拒絕,所以才會有上述情形發生。

  當下自己的情緒管理就很重要了,不耐煩或是疲累的表情要好好克制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心裡覺得火大時)

 

這些就是一些小分享,也有一些小苦水,純屬我個人工作體驗,角度自然也偏向主觀。

給想要在日本找打工的朋友一點點參考。如果文章裡有些情緒是你不喜歡的,就請略過吧。

 

打工過程中也因為與客人互動,或被櫃姐誤會等等覺得受了一點委屈,心理和生理上有時覺得很辛苦。

但是也因此養成我自己,要好好對待服務業人員的習慣,可以自己來的就自己先做,

真的遇到困難沒辦法解決的時候,再禮貌地請店員幫忙,最後給予發自心底的感謝。

也許店員拿錢做事本來就是應該的,但是互相尊重的互動也是台灣國民高素質的一種表現。

在店裡看過很多某國籍人民買東西頤指氣使的模樣,乍看之下很吆喝威風,

等到客人走後,其實日本櫃姐一大群都在背後竊竊私語討論說這個國家的人如何如何。

 

如果以後看到台灣留學生在店裡打工,不管是什麼店都好,希望大家都可以給他(她)們鼓勵。

而不是好像終於逮到一個可以利用的工具一樣,沒有節制地瘋狂利用。

當然偶爾會碰到一些很貼心的旅客,在離開店裡時,(特別是四五十歲的爸爸媽媽們)

會特地走來跟我說:「謝謝你!日文不通都不知道怎麼辦,遇到妳幫忙真好!」

然後我都會開心地送她們到店門口,在熙熙攘攘的大街邊,大大地揮手說「掰掰喔!玩得愉快!」

因為這樣溫暖帶有感謝的短短一句話,就可以讓我當天忙得烏煙瘴氣的心情大大好轉。

 

總而言之,這是一份單純也不算太勞累的打工。

但是要有一定日文程度,抗壓性,售貨能力,和與日本人和平共處的生存智慧。

最後,祝以後要來日本找打工的朋友一切順利喔!!

相关文章